看比玩更有趣!電玩實況熱

把興趣當成工作是許多人的夢想,但在眾多興趣當中,「玩電動」似乎是與工作最不相干的一項,過往,即使是職業電競選手,也始終沒能成為一個穩定的職業。
不過這樣的情況正在改變,根據YouTube資料統計,2014年廣告收益最高的前100個頻道中,就有16個是遊戲頻道,而他們的年收入都超過百萬美金。
你還認為「玩遊戲」不能養活自己嗎?

談到青少年偶像,第一個想到的不外乎是當紅藝人或是體育明星,但在網路時代可不一定。隨著網路速度的提升與資訊設備的進步,任何人都可以輕鬆地錄製影片上傳到網路上,一夕成名。以YouTube的頻道訂閱數來看,2014年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歌手林俊傑從2006年至今,共有36萬訂閱人數;而一位大學畢業兩年、網路暱稱叫做「魚乾」的女性遊戲實況玩家,她在3年內就獲得超過50萬人訂閱。
就在最近兩年,台灣已經有不少像魚乾這樣的年輕人,全職投入遊戲實況,他們不僅能養活自己,甚至還成為網路上的意見領袖,更重要的是,他們都樂在其中。畢竟,在家打電動就能賺錢,還有什麼能抱怨的呢?
然而,這些所謂的「實況主」(網路實況主持人),是否真的這麼輕鬆就能賺進大把鈔票?又是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把打電動當職業呢?
遊戲實況主在玩遊戲時,也要同時緊盯一旁聊天室的動態,才能保持互動。實況主魚乾(左圖)的人氣很高,不僅有網友替她創作虛擬人像(上圖),連她的愛貓也成為粉絲的最愛。

電玩實況不只是電玩
遊戲實況,顧名思義,便是玩家將自己玩遊戲的畫面,同步在網路上轉播,並且透過攝影機和麥克風與觀眾互動,觀眾則可以透過聊天室,發表意見。
轉播平台則透過觀眾人數與流量,來計算廣告收益的分配比例;簡單來說,越多人收看,實況主賺得就越多。
大學畢業僅兩年的魚乾,在網路上擁有相當高的人氣,更在去年獲得YouTube年度最佳創意獎的肯定。「拿到獎座以後,媽媽比較不會念我要我去找工作了,而且還變成我的粉絲。」魚乾笑著說。
許多人都好奇實況主的經濟狀況,魚乾謙虛地表示,收入雖然算不上豐厚,但是仍然高於目前大學畢業生的平均起薪,也因此她在畢業後才毅然決定全職投入這份工作。
「很多網友都留言給我說,他們以後也想當實況主,但現實並非這麼容易。」魚乾說,實況主的收入來自訂閱數跟流量,如果訂閱數不到10萬,要養活自己會很吃力。
「每個實況主都是從零開始,逐步累積自己的知名度才能換來今天的成就,背後付出的努力,是螢幕前看不到的。」魚乾說,她開台直播,玩遊戲大約2小時,但是後製剪輯常常要花費6~8小時;有時候在遊戲中遇到電腦當機、麥克風沒聲音等等問題,觀眾立刻就離開了。此外,網路上各種謾罵、嘲諷性的留言,一度也讓她難以承受,好幾天不想玩遊戲。
然而要建立自己的名氣,最重要的還是遊戲實況的內容,能不能夠吸引觀眾目光,進而訂閱頻道。
目前台灣最知名的實況主亞洲統神(右),也嘗試跨出電玩領域,轉戰綜藝節目,經營多元的觀眾群。(LIVEhouse.in提供)

遊戲實況看什麼?
早期的遊戲實況,其實和體育賽事轉播沒有太大分別,觀眾多半是抱著學習、觀摩的心態來看實況,內容主要是展示玩家的技術與遊戲通關心得,遊戲的類型多半以競技類為主,例如早期電競比賽的指定遊戲《世紀帝國》、《星海爭霸》,到目前最熱門的《英雄聯盟》、《爐石戰記》等。
而新型態的遊戲實況主則打破「高手才能開台」的傳統,而是透過搞笑的旁白、惡搞遊戲玩法等,在遊戲中創造新的娛樂效果,以吸引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