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最幻美的 紫光舞者─ 搶救紫斑蝶大行動

千千萬萬隻斑蝶
拍擊強韌的翅翼
連綿成三天三夜的空中蝶道
凝視成一寸又一寸島國的山戀和波濤……
──曾貴海〈紫斑蝶的越冬慶典〉

這是知名詩人曾貴海勾勒紫斑蝶生態的詩作,不但書寫天際流動驚人的紫色光河奇景,更描述紫斑蝶遷移活動,從北到南,從西向東,最末飛越中央山脈,飛繞整個台灣,成為島國之內最盛大的生態慶典。
這應該是從空中所能窺見島國最美麗的景致了。只不過,在這個多變年代,氣候異常的巨掌,已悄然伸向紫斑蝶。
2015年12月初,雖然時序已經進入冬天,但南台灣茂林山區異常炎熱,艷陽當空,沒人感受到冬季的寒冷。我們與一群遊客一同走入賞蝶
園區,看到翩翩飛舞的紫斑蝶,紛紛讚嘆這大自然的美景。
興奮遊客無法了解的是,這群紫色嬌客正面臨命運轉變的關鍵時刻。而一批又一批的有心人,近十年投入保育蝶群的活動。
一場搶救紫斑蝶的大行動,正與時間用力拔河中。
茂林紫斑蝶最盛期可達上百萬隻,十分壯觀。(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提供)

山林裡的紫色微光
茂林區位於高雄市中心東北方58公里處,周邊多為未開發的原始山林,濁口溪穿流全區,形成高山峻嶺、瀑布、峽谷等豐富地景。全區大多為魯凱族人,著名的文化資產為石板屋,而被視為世界級生態景觀的紫斑蝶幽谷,每年冬季至隔年春天,蝶群都會大量飛來茂林過冬。
「我們魯凱族人稱紫斑蝶為Svongvong,蝶群很早就陪伴在族人身邊,或許太常看到而習以為常。直到這幾年,發現牠們數量減少,我們才知道牠們如此珍貴……」陳亦蓁說道。她正是茂林第一批投入友善環境栽種芒果的魯凱族人。
紫斑蝶隸屬斑蝶亞科;紫斑蝶屬,展翅可達4~8公分,為中大型蝶種。牠們從春天到夏季,在各地繁殖,冬天會集體飛到溫暖的南台灣過冬,高雄茂林區就是蝶群主要棲息地之一。高雄市茂林區紫斑蝶生態保育促進會總幹事湯雄勁說,另一處更大規模的蝶群過冬處在屏東縣春日鄉山林深處,比較無法入山貼近觀察。
知名蝴蝶學者詹家龍表示,台灣有4種紫斑蝶,分別為端紫斑蝶、圓翅紫斑蝶、斯氏紫斑蝶與小紫斑蝶。牠們有著神奇結構鱗片的雙翼,在陽光照射下,隨著各種映射光線的角度,呈現不同深淺的紫色,彷如一陣流動穿流的紫光,十分奇幻瑰麗,日本昆蟲學家稱此種如同幻境裡的光芒為「幻光」。
每年紫斑蝶北返時刻,公路單位在國道三號252公里處架設防護網。(台灣紫斑蝶生態保育協會提供)
目前學界歸納出紫斑蝶全年遷移模式,每年至少有3次大規模遷移。最早發生每年三、四月清明節前後,即所謂的「初春北返」。五月中至六月初,新羽化的第一代紫斑蝶展開「二次遷移」。每年十月國慶日前後,蝶群開始最重要的「南遷度冬」。這樣綿延台灣南北一百多公里的大遷移,被稱為天空中的壯觀「蝶道」。
茂林的賞蝶活動,從蝶群南遷過冬之後的十一月至隔年的三月。在蝶群遷移的高峰時期,每分鐘約有一萬隻紫斑蝶,以極為飛快的速度飛掠,如同紫光之河,穿流過觀看者的眼前,成為難得一見的生態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