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初衷‧布衣回歸

《左傳‧定公十年》疏中云:「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短短幾個字,展現漢民族服飾,縈繞華麗浪漫的意境。
時空回至現代,熱愛織品的鄭惠中,轉身尋找人類著衣的初衷,以棉、麻織品製作簡約布衣,堅持手染精神,有別於傳統中國服飾的華麗感,呈現出東方文化中,另一種輕鬆、內斂的生活態度。
一如往常,新北市中和區中山路三段,車水馬龍熱鬧非常,舉步轉進巷弄之間,竟有一方禪意空間隱身於木質門扉之後,古意幽靜。
由鄭惠中一手打造,鬧中取靜的布衣工作室,希望與鄰里創造「共好」的經濟模式。
這裡是一間布衣工作室,負責人鄭惠中自十幾歲開始進入紡織產業歷練,經歷台灣紡織產業曾有過的一段榮景,接受了完整的織品設計與紡織教育訓練。
親身參與了台灣紡織業從家庭代工的手工製程,進步成為高轉速機械化的大規模生產;布料生產的選擇,也從天然材質演變成大量的化學纖維,逐漸隔離了人體與自然環境的關係,熱愛織品的鄭惠中於是開始思考,我們人類所要追尋的衣著精神,難道是24小時血汗工廠不間斷生產的產物?生產者在三班制的工作上得被迫犧牲生活?能不能不要使用化纖布料?
以上種種的反思,讓鄭惠中在30年前立下大願,要做出一個品牌,回歸人類穿衣的原始初衷。

共好服裝經濟學
鄭惠中以織布機產能的RPM(每一分鐘轉速)單位做為舉例,他說最早期的手工紡織時代,RPM大約是45,人類織布非常辛苦;而後學習運用獸力、風力與蒸汽機,形成RPM150的階段,人類與機械生產交互合作,產程不至於太累,是很舒服的階段;工業革命之後大量生產,RPM超越800時,人被機器帶著跑,許多思想慢慢消逝,這也是產業辛苦的開始。
鄭惠中設計的每一塊布,皆源自於其人文品味的積累以及素樸雅典的堅持。
最後RPM發展至兩千、三千,鄭惠中笑說那是一個裝神弄鬼的時代,台灣紡織業追著西方工業跑,最後只有遭受淘汰的命運,因此他所創立的生產模式,希望在製程上,找回以人為本的出發點,「我自己將夢想訂在RPM150,那個階段大家彼此合作,機器生產布料,家庭代工合作裁縫,與左鄰右舍一起努力的模式,是最美的『共好』時代,這成為我經營的理念,不完全手工,也不完全機械,而是共好的模式,期待延伸出一種感恩型態的經濟模式。」

紡紗織布親自設計
Coco Chanel曾經讚美六十年代重量級法國服裝設計師Cristobal Balenciaga,說他是「真正的裁縫師,他不但能裁剪布材、打版,而且親自手工縫製。」
Cristobal Balenciaga的執著已夠讓人感動,但鄭惠中除了親自裁剪布料、打版、手工縫製,甚至連使用的布料,都是自己織、自己染出來的。
堅持原創精神的布衣製作,提供衣裝更自覺的可能。
鄭惠中認為,化學纖維布料是戰爭需求下的產物,人類不應該一天24小時被非天然的衣著所包覆。而參與蠶絲紡織製造過程中,他感受到許多動物的生命因此犧牲,於是也捨棄了蠶絲與羊毛原料,最後,決定選擇棉、麻做為布材,雖然自己織布沒有太高的利潤,卻符合環保的理念。
「台灣沒有生產棉、麻的纖維材料,我就從國外買進,自己畫設計圖,找到適合的工廠生產線紡紗織布,完成的布料再回到我自己的工作室,打版、裁剪、社區分工縫紉,回到以前那個年代,很多歐巴桑在家做衣服,我把裁縫的工作分給左鄰右舍,形成一個互助型態,最後做完衣服才開始染色。」鄭惠中說明自己的生產理念。

原民文化汲取靈感
翻開學生時代的筆記,鄭惠中鉅細靡遺記錄了布材的組成比例及紡織產程細節,就連機器型式,也在他生動的筆觸之下躍然紙上。他說,當年上海紗廠隨國民黨來台,一批老師傅將紡織技術帶到台灣,從他們身上學習到布料紡織,研究布材成為他的興趣,時到今日,他仍習慣於親自「開處方」配置比例,除了自己的布料自己做,還經常研發新的布料纖維。幾年前從原民文化汲取靈感製作出的一批斜紋布設計,就曾被電影《賽德克‧巴萊》劇組選擇,做為戲服製作之用。


學生時期手繪布材製作細節,可看見鄭惠中對於紡織業的熱愛。
「原住民的祖靈思想是很美好的,部落文化對於人類完整生命的珍視就是共好精神,我喜歡到部落去,部落讓我看到織品手作完整的人文呈現。他們認為織布機上經緯交錯出的織品,經線是老天爺準備好的,緯線才是人類自己創造的。」鄭惠中說,原住民對於織品的堅持與傳承,影響他自己選擇布材的態度。
鄭惠中特別說道,他很喜歡台灣原住民彼此見面時的一句問候語「你現在有正常呼吸嗎」,他說自己做出的衣服,最在意的是布料剪裁在穿上之後,能否讓身體有自由呼吸的感覺。

有能量的環保染色
顏色,是鄭惠中布衣的另一個特色。走進工作室的染房,鈕扣、線材、手染布,顏色款式多達數十種,或深或淺,或鮮艷或素雅,就連染布所使用的機器,都由鄭惠中親自設計,功能上注重減少廢水的排放,「染色時,我希望找到生產導向與市場導向之間的平衡,就是環保導向。在屬於實的表相上,選擇穩定度高的染料,以健康加工方式染出各種色彩。在虛的抽象層面上,顏色不只反映人的性格,也是調和個性的一種能量。」
鄭惠中建議浪漫感性的人,可以多穿藍色或綠色,增強理性的那一面;對於個性內向的人,則建議他們選擇黃或橘色,他說:「這是照耀別人的顏色,也能讓自己更主動積極!」
從鈕扣、線材到布料染整,鄭惠中堅持環保原則。
「零排碳」是鄭惠中的大願,目前設計中的新式染布機,希望以最少的水量,為布料反覆上色,他說自己做衣服時的心情可以「料理」二字形容,「做衣服和做菜或蓋房子是一樣的,第一是如何選材,二是如何料理。以回到傳統的方式,選擇天然的素材,健康的加工。」例如布料在染色褪漿時,現在大部分採用強酸或強鹼,但鄭惠中用的是傳統酵素。

設計內斂、配搭自由
「生活禪」是鄭惠中布衣的設計基調。有別於傳統服裝給人的華麗感,鄭惠中更希望呈現出輕鬆、內斂的另一面。
穿上鄭惠中布衣,身體毫無拘束感,前襟交合的上衣,寬大的袖子,褲子又長又寬鬆,身體與衣服之間流動著充分的空氣,無論什麼季節穿著,都讓人身心舒適。
鄭惠中認為穿衣也是內心的呈現,人可以透過服裝來調整自己的內心,出自鄭惠中之手的任何一件布衣,都是可以任意組合的單品,也可以和其他服飾混搭。
一條簡單的棉布長巾,可以披掛成為高雅的上衣、手繞成為亮眼的花朵腰帶或時尚前衛的頭巾,可以穿出隨興自在的風格品味,也同時展現個性時尚,鄭惠中布衣不依循市場流行導向,讓穿衣成為一種無限想像的趣味。
布衣製作真切走過歷史傳統,尋回著衣初衷。(鄭惠中提供)

行為藝術、國民外交
這樣的布衣精神受到許多人喜愛,甚至有一群來自日本、中國的追隨者,鄭惠中認為身體是最低限度的劇場,服裝本身就是一種行為藝術,遇上懂得欣賞的文人雅士,他樂意分享布衣的生活態度,甚至以作品交換布衣的方式,間接贊助了許多藝術團體的演出。
優表演藝術劇團、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江之翠南管劇團、台北市立國樂團、琴園國樂團、樂興之時管弦樂團、海馬劇團、身聲劇場……等藝術團體,都曾經穿過鄭惠中的布衣,近年來他也為表演團隊設計舞台裝置,進而賦予布衣更豐沛的演繹空間。
穿衣是一種行為藝術,布衣提供表演藝術演出,圖為「樂興之時」交響樂團在桃園大溪田間的演出。(鄭惠中提供)
「協助設計表演舞台與服裝的過程,我更了解人體活動時的需求,製作出更貼近運動機能的剪裁,讓肢體有更多可呼吸的空間……,這些都讓我對服裝本身有更多的思考。」與藝術團體的合作,激發出鄭惠中更深層的設計靈感。
2015義大利米蘭世博會,在米蘭大教堂附近200公尺的不遠處,就能看見被百年的古老建築所包圍的世博台灣館,館內志工服務員穿著台灣農民的傳統布衣,顏色和義大利國旗色調呼應,服裝就是由鄭惠中義務提供。鮮明的視覺吸引當地媒體的報導,他說,我們用建築、服裝、台灣美食一起向國際發聲,展現了台灣人的生命力。
2005至2009年間,鄭惠中與其贊助的非營利團隊「台灣土狗工作室」(To Go),曾三度遠赴德國,以不同的展演方式,宣傳台灣文化,只有要有機會在國際發聲,鄭惠中總是一馬當先,不落人後,他說,「布衣的設計落實台灣人的生活文化,我的選擇,是從纖維到銷售的都全然了解,藉此知道生命的整體是什麼,也藉由這樣的製作傳承,希望這股精神能夠被世界看見。」
2015年米蘭世博會,台灣館志工身著布衣,受到外國媒體關注。(鄭惠中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