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台灣

近年,各地聘請「駐縣作家」書寫地方蔚為風潮。作家生花妙筆下的「新地方誌」,有如一塊塊拼圖,慢慢完整了台灣的新樣貌。
東莒,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島,經苦苓的描繪,已然成為許多人夢想與期待的「島嶼情人」;雪隧開通後人潮日多的宜蘭,還能不能繼續保有舒國治眼中「最寶貝的鄉下」特質?
透過作家觀察細微之眼、生動到位之筆,重新認識這塊你我以為熟悉、其實陌生的土地。

苦苓的島嶼情人──東莒
「台灣,是亞洲大陸的離島。馬祖,是台灣的離島。東莒,是馬祖的離島。」2013年,苦苓在他心中的離離離島──東莒,居住、生活、書寫。
苦苓說,身處離離離島東莒,心卻與人很近、很近……(林格立攝)

找一個島嶼當情人
從初春4月到盛夏9月,來來回回,苦苓在東莒合計住了兩個多月。「跳過7、8月暑假人滿為患期;10月以後風浪太大,走在陸上都會被風吹著跑,也不適合。」苦苓說,9月最後去那趟差點回不來,因為風浪太大,船不開。而島上的冬天除了釣客之外,沒有遊客,兩百多位居民也只能躲在屋子裡上網、看電視,宛如「冬眠」。
何以要到小島上離群索居呢?對苦苓來說,這是他從山上重返人間的過渡。
「山上沒有人,很自在,沒有與人相處的問題。重新回到社會時,覺得和社會人相處有困難,選擇先來到一個人口稀少的小島,島上的人跟我沒有任何利害關係,我來這裡重新交朋友,有點重新做人的意思吧!」
苦苓規劃找一個沒有7-11、星巴克、麥當勞,夠小、夠遠的小島居住,因緣巧合,馬祖文化局邀請他去馬祖演講,也促成他隔年的駐島計畫。
來到東莒後,苦苓發現它雖然只是一個2.6平方公里的小島,卻有美麗的海岸、漂亮的岩石、豐富的生態,廟宇文化、傳統古老的祭典豐富,有線電視、網路也很發達,並非與世隔絕之地。
雖然去過六十幾個國家、五百多個城市,但有些值得迷戀的地方,苦苓卻一去再去,東莒就是。

和東莒談戀愛
「要long stay才能跟它談戀愛,」苦苓說:「旅遊好比相親,但人不能一輩子在相親,必須選中喜歡的地方,跟它交往,才有機會跟它戀愛,才可能愛上它。愛上它,才可能描寫它。否則只是蜻蜓點水、浮光掠影罷了。」
苦苓表示,東莒的氣氛與台灣不同,建築的型態、宗教信仰、文化習俗也有差異,又講福州話,很像在外國,非常有趣。
東莒人一開始以為苦苓只是來沾個醬油就走,沒想到他會如此投入、一次一次地造訪。因為苦苓寫的文章陸續在馬祖資訊網發表,居民發現苦苓是玩真的,非常感動。「最感動的是撿垃圾那次吧!」,苦苓說,第二次造訪東莒返台前,心想自己不曾為這個島做過什麼,於是他繞行全島撿拾垃圾。
突出的封火山牆,形成一道美麗的天際線。(時報出版提供)
一開始,苦苓住在人口較密集的福正村,後來乾脆搬到空無一人的大埔村居住。一時傳說紛紛,有人說,藝術家、文學家都與眾不同;也有人懷疑他是不是受刺激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