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港山城憶舊年 歷史再造新市界

4-1.jpg
海鷗成群飛過,巨大的貨輪群集港口,紛紛卸下色彩斑斕的貨櫃,堆疊如積木城堡,頗富童趣;郵輪亦在此聚首,如海上宮殿般氣勢萬千,遊人俯瞰這座特別的城市,海洋環繞山城,老屋沿著山稜前進,豐富的色彩與樸實的建築交疊,讓人恍惚以為身在巴塞隆納;在氤氳水氣裡,略一定睛,前方山頭亮閃閃的矗立著「KEELUNG」牌座……
這是基隆,美麗的早晨正式啟航,文化底蘊豐富的港城,不只適合旅行,也適合定錨。
海港山城環繞擁抱,基隆市舊存、新建交疊, 各具城市風采特色。(莊坤儒攝)

百年歷史,舊港新城
近一百年,基隆逐漸發展為台灣北部最重要的港口都市,北朝東海、三面環山,形成一灣岸的腹地,貿易與旅遊興盛不絕,如台灣北部的一顆璀璨明珠。自清朝光緒年間建港,基隆港一躍成為台灣第一商港,憑依港務而生的各式買賣風生水起,搭配大量的碼頭搬運工人興起的交通運輸、餐飲文化,還有茶室風情,另有正濱漁港、崁仔頂魚市場的叫賣聲此起彼落……;撤退來台的國軍、客家族群、原住民族群、台灣本地移民……,淘金、尋夢的人在此打拚,他們深信「水流東,吃不空」,在先民心中,這是一個富裕的美樂地,與其說是海港帶來繁榮,不如說是夢想跟所有人的努力,造就了這座城市的基地富隆,百年風華。
圖為基隆火車站手繪圖, 老建築裡盡藏雞籠身世。
林右昌市長(圖中)在基隆全市模型前,暢談即將推動的「大基隆歷史場景再造計畫」,與文化局長彭俊亨(圖右)共同全力推動,重現基隆的往日風華。(莊坤儒攝)
基隆舊車站內展示的台灣古地圖,重要地名、山脈水流 逐一標註,是見證台灣昔時風光的縮影。(莊坤儒攝)
這顆耀眼的島上明珠,有時更像一隻凝視海洋的眼睛,跟著港口的興盛而笑,也跟著其沒落而含淚。隨著各地港口興起,基隆港的貨運量逐年下降,加上近海漁源枯竭、礦產凋敝,讓原本每天「加人」(基隆的台語發音)的城市,人口慢慢流失;如何善用多元的自然景觀資源、超越一世紀的豐富歷史,讓基隆從舊港的失落走出,蛻變新生,創建一座在地認同強烈的「心港」,一座讓人眼睛一亮的「新城」,是當前基隆市政府的重要挑戰。

大基隆歷史場景再造
西班牙、葡萄牙、英、法、日各國均曾進出過基隆港口,基隆港鳥瞰圖即是日據時期所繪,市長辦公室外,就懸掛著一張巨大的基隆地圖,浮凸基隆的身形;以手指拂過,順著沙灣溪流,遙望和平島,走著走著,經過二沙灣砲台、大沙灣石圍遺構……,那座古遠的舊城,捲著海風,就在眼前展開來。
「歷史特色是港口,而港口正是面向世界的起點。」基隆市長林右昌微笑地說。戴著細框眼鏡、粉色襯衫,顯得年輕又斯文,時而抿嘴,專注傾聽與思考,然而談起心愛的基隆,眼神轉為銳利,口吻穩健自信:「基隆港建港一百三十周年了,我們也舉辦很多相關的活動,比如之前的台灣八景暨古地圖特展,就是期許透過古地圖去談歷史建構,重建國民記憶庫,讓大家重新認識基隆,因為港口的歷史,永遠是基隆成長的基石。」


基隆濱海臨港,崁仔頂魚市場總是 燈火通明、人聲鼎沸。
這次獲選為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計畫」,獲選示範案例的「大基隆歷史場景再造計畫」,即是以文化資產為核心,以空間治理為本,「由點而面,再擴大為廊帶」的概念發展,盼望能連結與再現土地、歷史與人民之間的關係;透過整合國家與地方空間發展規劃,把歷史文化景「點」的資產連結成「線」,再經由統整各部門的相關計畫,進行全「面」的保存。
經由有意義的歷史地景串聯,再造一個歷史場景,敘述時代背景與故事,跳脫以往單一時間軸的敘述,以開放的視角,邀請民眾來參與,期能激發更多想像,並建立在地認同與情感。也就是說,「大基隆計畫」是全城盤點計畫,對文化、歷史進行全面盤整,並非只是整修城市內老舊建物,而是建設大空間,讓空間跟時間對話,人們也可以走入歷史,感受當時生活情境,並從歷史出發,從過去通往未來。
基隆為台灣北部最重要的港口都市,北朝東海、三面環山,形成一灣岸的腹地,貿易與旅遊興盛不絕。(圖為正濱漁港)
基隆為台灣北部最重要的港口都市,北朝東海、三面環山,形成一灣岸的腹地,貿易與旅遊興盛不絕。(圖為基隆港邊的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

雙軸線、三個基地,無數故事
既然企圖再造歷史現場,就不能不從歷史文獻出發,基隆的歷史久遠,從日據時期的臺灣八景便有「基隆旭丘」;而從各階段古地圖便可以看出,不論是西班牙人、日本人、法國人,還是荷蘭人眼中的基隆,都是從一個大灣口開始,所以此計畫以大沙灣為核心。大沙灣,是基隆先民最早的群居之地,曾經擁有基隆唯一的海水浴場,也是台灣目前少數保存如此大量、完整的清代遺蹟之處,如清法戰爭紀念園區、太平輪遇難旅客紀念碑、大沙灣石圍遺構、基隆要塞司令部校官眷舍等重要歷史場景。
基隆市政府期能整合此一古蹟群的歷史敘事空間,並啟動二沙灣與旭丘雙核心歷史雙軸帶,帶動大沙灣、社寮島(和平島)以及白米甕砲台三個基地的空間運作,讓歷史的語彙更加完整、飽滿,除了重現過往歲月以外,也能跟當代的居民進行對話。
「大基隆歷史場景再造計畫」將對文化、歷史進行全面盤整,讓空間跟時間對話,使人們感受當時生活情境,並從歷史出發,從過去通往未來。圖為白米甕砲台。
空間妥適運作,讓歷史的語彙更加完整、飽滿,除了重現過往歲月外,也能跟當代進行對話。圖為舊造船廠。
社寮島,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和平島,曾經是繁華的國際貿易港口,1626年荷蘭人蓋了聖薩爾瓦多城,外國考古團隊曾於2011、2014年來挖探,今年又再度要來台考古;另,西岸的白米甕砲台也是此計畫的發展重點,市府將以此作為基隆西岸的文化發展中心,帶起地方動能。這一帶,舊稱「荷蘭城」,相傳在清廷割讓台灣以前,砲台就已經存在,見證了台灣清末的歷史發展;而位於砲台西側的三支超大型煙囪,是基隆港的另類地標,還有「米甕晚霞」,更是基隆不能錯過的勝景之一。
林右昌市長珍而重之的拿出後人臨摹的古地圖,一邊為我們按圖索驥,追尋基隆身世。市長與我們分享,由於中法戰役之故,基隆有法國公墓、民族英雄紀念墓,每年中元普渡,基隆也會派代表普渡異國魂靈,以告慰這些曾在基隆生活過、努力過的人們,而在越戰時期,基隆也曾為美軍第七艦隊駐紮之地,有過一段星條旗飄、洋人滿街的日子。
除了悲情的歷史外,也不乏笑中帶淚的記憶。二次大戰末,日本神風特攻隊原本要從台灣出征執行任務,不料戰事逆轉直下,日軍戰敗投降而改為遣返回國。當時正值戰後,物資缺乏,一位成員回日本時,恰巧身上帶著一包糖,返抵日本之後,這包普通的糖居然奇貨可居,經濟價值極高,這名特攻隊成員因而大賺一筆,林市長笑言,這簡直是「翻身的一包糖」。
空間妥適運作,讓歷史的語彙更加完整、飽滿,除了重現過往歲月外,也能跟當代進行對話。圖為大沙灣石圍遺構(基隆市文化局提供)。
空間妥適運作,讓歷史的語彙更加完整、飽滿,除了重現過往歲月外,也能跟當代進行對話。圖為旭丘指揮所。(基隆市文化局提供)
當然,這些遙遠的記憶仍有賴於現代科技的協助串連。市府計畫運用包括虛擬實境VR與擴增實境AR等數位技術,跨越文化資產保存因時隔地移而產生的落差;在同一個現場區域,套疊不同時代的老地圖地景,展現不同時期的歷史場景風貌,盼經由虛擬科技,讓文化資產更完整的呈現。

打造人文之都與藝術之城
基隆市文化局長彭俊亨表示,基隆的發展軸線很長,從西、荷來台至今,基隆一直與世界的發展相互連結,現在市府要努力的,就是「把空間的歷史感找回來」,要補綴的不只是零落的歷史故事,更重要的,是居民的在地認同與光榮感,因為有了情感,有了共識,才會更懂得珍惜這一片土地。
當然,重建歷史記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歷史不只是事件的堆疊,教育意義、想像空間與美學層次,每一項都要再三斟酌;同時也如文化部指出,「建築類文化資產」作為實體空間,在國家的空間治理政策上卻無法明確定義,造成運用與保存上的困難;最終仍須回到「以人為本」的起點,以「說故事」的概念,引發現代人對歷史的關懷或好奇,對應當代的處境,兩造進行對話,才能把這些重要的文化資產傳承下去,並且活化歷史。
基隆海岸長年受海浪沖刷侵蝕,奇石嶙峋而壯美, 當是北台灣重要的瑰寶地景。圖為基隆和平島。
彭俊亨局長期盼有朝一日,基隆能成為「人文之都、藝術之城」,整座城市就是我們的美術館,讓基隆變成一座表演的舞台,每個人都是主角,所以除了市府的政策規劃,也有賴於全體居民的共同努力。
林市長也指出,「基隆港好、基隆市才會好,基隆市整體發展起來,才能給予基隆港未來的轉型更大的支持。」市港合一、舊火車站周圍都更,都是為了讓基隆這顆島上明珠再度發光;市長希望區域的整合、歷史的再造都能讓市民參與,甚至於能加入小學課程,從小就讓孩子知道:這是我們的城市、我們的家。
經過一百三十年的周折,基隆從面對海洋,終於轉身面對自己,因為只有徹底理解了自己的故事,才有力量與勇氣,走向全世界;這一次的歷史重建計畫,更像是一次新的出發,陽光明媚,海水正藍,人們向過去的悲情揮手告別,基隆將再次啟航,迎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