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現代雕塑的命題 郭清治的藝術人生
郭清治,台灣戰後第一代本土雕塑家,他的作品《娑婆之門》獲日本《朝日新聞》高度評價;《太陽之門》也被列入1999 Forjar El Espacio 世界鐵雕回顧文獻,與世界級大師Eduardo Chillida同列。窮盡一生,他追求獨創性、國際肯定的藝術生命,解答現代雕塑的命題。
「你是要錢,還是要理想?」
「當然是理想,錢對我沒有吸引力。」
「既然你也不愛錢,那我們就來追求理想吧!」
郭清治夫人引述當年夫婦倆的對話。
當時,郭清治同妻子說,他的夢想是要自己的創作有獨創性,上得了國際舞台。
經過數十年的努力,他都做到了。
現代雕塑先驅
1939年出生於台中大甲的郭清治,從省立台北師範學校藝術科畢業後任職國小美術老師,因為一回北上訪友的機緣,看到雕塑石膏翻模的技巧,他心想著這容易呀,便開始研究把玩。朋友邀他參加中部美展,他拿了一件雕塑作品參加,意外得到二獎,索性辭職考上國立藝專(今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組。在學期間,又一舉奪下全省美展第一獎、全國美展金樽獎、台陽美展首獎。三十而立的郭清治,更曾為已故陳誠副總統鑄像,他的藝術天分在年輕時即嶄露無遺。
當時台灣雕塑界除了承襲傳統的寫實風格外,另一批受西方現代主義影響的藝術家,正進行一場雕塑的實驗革命,他們從寫實出走,思索著「什麼是現代雕塑?」前仆後繼的嘗試中,郭清治也是其中兢兢業業、不懈實驗的一員。
在資訊匱乏的時代,一切都靠摸索,為了創造屬於自己的風格語彙,郭清治做過許多實驗,從鐵雕、泥塑到抽象造型等等。1960年代,他與同好籌組「形向雕塑會」,1970年代,台灣現代雕塑的先鋒團體「五行雕塑小集」,郭清治也是發起者之一。
現代雕塑,往哪裡走?
「從世界雕塑史來看,18世紀以前是石雕的歷史,……真正以塑造為主流則起於羅丹後的50年間,到了20世紀以後,現代雕塑的發展更多元了,有了青銅、黃銅、不銹鋼等複合媒材出現。」郭清治簡單地勾勒雕塑的發展脈絡。
六○年代的台灣,石雕多見於傳統廟宇中,「現代雕塑還沒有人做」,但台灣不能沒有現代石雕創作,因著這份使命感,讓郭清治決定以石頭為素材,抽象造型為實驗路徑,探尋現代雕塑的解答。
他常騎著機車到盛產觀音山石(學名「安山岩」)的觀音山下,當地是台灣北部石匠匯集的聚落,觀摩傳統石匠如何製作石雕。他買了工具,從小件作品練習,觀音山石因質地均勻,硬度適中,上手容易,是他主要練習的石材。但不僅止於觀音石,在他手下琢磨的石材從雲石、玄武岩、花崗石、大理石不下數十種。
1969年,美商花旗銀行來台灣設點,委請郭清治設計石雕,他以貝殼是錢幣最早的雛型為發想設計了《貝之歌》,這是他第一件大型石雕作品,高度約有一米六。
爾後二十年間他藉由不斷創作,投身在石雕造型研究,期間也走訪各國,追溯各古文明的藝術遺跡,從原始的創作中汲取靈感,一邊思索何謂自我特色?自己的語彙?
在複合媒材中找到解答
「我在造型上下的功夫太久了,做複合媒材作品已經是50歲以後的事情了。」郭清治語帶感慨地說。
曾任中華民國雕塑協會會長,帶團到國外研習參展,卻曾碰到外國的朋友提問:台灣許多藝術家習得了外國的技法,但在創作中卻未見屬於東方人新意。郭清治聽聞此言十分難過,但卻是一針見血的點出事實。
在基本造型中找不到專屬的風格,郭清治改採其他途徑,實驗複合媒材。他曾試著把石頭跟黃銅、青銅和不銹鋼等素材結合,但都沒有成功。「如果不能清楚地區隔材料對比及互相襯托的效果,那就是失敗。」郭清治嚴格地說。
直到1993年,使用花崗石和不銹鋼結合的作品《新視界》,他以兩座高矮不一的花崗石為基底,較高的石柱上刻有眼睛的符號,另一石柱上以不銹鋼塑成纏繞線條,有人解讀為髮絲,郭清治則解釋為腦部思緒的活動。簡單數刀雕刻出的眼睛,代表「往前看」的意涵,意味著看到一個嶄新的世界;結合了具象與抽象的元素,作品陰影和明亮的地方互相對比映襯,算是他較滿意的作品。
1994年,郭清治受邀參加日本第三屆「亞細亞現代雕刻會國內展」,展出的作品《娑婆之門》被《朝日新聞》特別提出報導:「把兩個『眼睛』刻進紅色的大理石,左右邊的金屬翅膀再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反射『眼睛』。隨著太陽移動,時時刻刻都產生變化的畫面,如同異次元一般。」利用不銹鋼如同鏡面的效果,使這件作品從不同角度看都有驚奇的景象,在當時實屬創舉。
以50歲為分界,郭清治說之後的作品在國際上才有立足之地。鑽研基本造型20年,才知道造型不是創作,只是技巧的一部分。但花費的基本功不會白費,這段時期打磨了郭清治雕刻的技術力,而複合媒材則為他開啟了嶄新的世界。
已開創出獨創性語彙的郭清治,自此才真正解脫材料的限制,遊走在抽象與具象間,利用虛實、光影等對比方式,組合衝突性的材質,產生交融的調性,任何媒材都能從心所欲地創作,並傳達他的概念。
灌注在雕塑上的情感
2016年,郭清治受邀參與東和鋼鐵文化基金會的「東鋼藝術家駐廠創作專案」,其實早在2012年東和鋼鐵即徵詢過郭清治的意願,直到第4屆他才點頭答應,期間他已醞釀了好久,有把握創作好的作品後,他才放手一搏。
創作的過程一如他多年來的程序,強調手作、注重感覺。儘管現在科技進步,許多藝術家創作都借助電腦繪圖了,但郭清治還是執著手繪草圖,再用紙板做成小模型,從各個角度細細審視,幾番打量後,微調至完美。
駐廠創作的作品《王者》,郭清治在鐵板上設計數個三角形的孔洞。施工時,工人搭設將近五米的鷹架,年已八十多歲的郭清治仍堅持親自攀上鷹架,確認作品開洞的位置、大小、鐵板上掀的角度……,任何細節他都斤斤計較不肯讓步。
不僅是創作的態度,在創作思惟上郭清治仍不改實驗精神。以往雕塑多是封閉的實體,郭清治這回像是拿了一把刀,把作品劈開,他讓雕塑有了可穿透的空間,探究原本被封閉的空間是怎麼一回事,雕塑是否還有其他的可能?過往雕塑都是靜態的存在,他在《王者》中設計了一個圓形的轉盤,會隨風而轉動,讓雕塑由靜態轉而動態,更是他近年思索的議題。
雕塑是一件頗為累人的活,已白髮蒼蒼的郭清治這幾年創作的時間少了,但他對藝術的思考未曾停止過。從年輕時在鮮少人跡的現代石雕領域拓荒,一路走來,獨創性與國際肯定仍是他所追求,以藝術創作當一生志業,仍是他不變的堅持。
「你是要錢,還是要理想?」
「當然是理想,錢對我沒有吸引力。」
「既然你也不愛錢,那我們就來追求理想吧!」
郭清治夫人引述當年夫婦倆的對話。
當時,郭清治同妻子說,他的夢想是要自己的創作有獨創性,上得了國際舞台。
經過數十年的努力,他都做到了。
郭清治,台灣戰後第一代本土雕塑家。
現代雕塑先驅
1939年出生於台中大甲的郭清治,從省立台北師範學校藝術科畢業後任職國小美術老師,因為一回北上訪友的機緣,看到雕塑石膏翻模的技巧,他心想著這容易呀,便開始研究把玩。朋友邀他參加中部美展,他拿了一件雕塑作品參加,意外得到二獎,索性辭職考上國立藝專(今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組。在學期間,又一舉奪下全省美展第一獎、全國美展金樽獎、台陽美展首獎。三十而立的郭清治,更曾為已故陳誠副總統鑄像,他的藝術天分在年輕時即嶄露無遺。
當時台灣雕塑界除了承襲傳統的寫實風格外,另一批受西方現代主義影響的藝術家,正進行一場雕塑的實驗革命,他們從寫實出走,思索著「什麼是現代雕塑?」前仆後繼的嘗試中,郭清治也是其中兢兢業業、不懈實驗的一員。
在資訊匱乏的時代,一切都靠摸索,為了創造屬於自己的風格語彙,郭清治做過許多實驗,從鐵雕、泥塑到抽象造型等等。1960年代,他與同好籌組「形向雕塑會」,1970年代,台灣現代雕塑的先鋒團體「五行雕塑小集」,郭清治也是發起者之一。
被收錄在1999 Forjar El Espacio 世界鐵雕回顧文獻的作品《太陽之門》。
現代雕塑,往哪裡走?
「從世界雕塑史來看,18世紀以前是石雕的歷史,……真正以塑造為主流則起於羅丹後的50年間,到了20世紀以後,現代雕塑的發展更多元了,有了青銅、黃銅、不銹鋼等複合媒材出現。」郭清治簡單地勾勒雕塑的發展脈絡。
六○年代的台灣,石雕多見於傳統廟宇中,「現代雕塑還沒有人做」,但台灣不能沒有現代石雕創作,因著這份使命感,讓郭清治決定以石頭為素材,抽象造型為實驗路徑,探尋現代雕塑的解答。
他常騎著機車到盛產觀音山石(學名「安山岩」)的觀音山下,當地是台灣北部石匠匯集的聚落,觀摩傳統石匠如何製作石雕。他買了工具,從小件作品練習,觀音山石因質地均勻,硬度適中,上手容易,是他主要練習的石材。但不僅止於觀音石,在他手下琢磨的石材從雲石、玄武岩、花崗石、大理石不下數十種。
1969年,美商花旗銀行來台灣設點,委請郭清治設計石雕,他以貝殼是錢幣最早的雛型為發想設計了《貝之歌》,這是他第一件大型石雕作品,高度約有一米六。
爾後二十年間他藉由不斷創作,投身在石雕造型研究,期間也走訪各國,追溯各古文明的藝術遺跡,從原始的創作中汲取靈感,一邊思索何謂自我特色?自己的語彙?
不銹鋼的鏡面折射出周遭環境,從各角度觀賞都有不同的景致。《飛躍的世代》,2011年。
在複合媒材中找到解答
「我在造型上下的功夫太久了,做複合媒材作品已經是50歲以後的事情了。」郭清治語帶感慨地說。
曾任中華民國雕塑協會會長,帶團到國外研習參展,卻曾碰到外國的朋友提問:台灣許多藝術家習得了外國的技法,但在創作中卻未見屬於東方人新意。郭清治聽聞此言十分難過,但卻是一針見血的點出事實。
在基本造型中找不到專屬的風格,郭清治改採其他途徑,實驗複合媒材。他曾試著把石頭跟黃銅、青銅和不銹鋼等素材結合,但都沒有成功。「如果不能清楚地區隔材料對比及互相襯托的效果,那就是失敗。」郭清治嚴格地說。
直到1993年,使用花崗石和不銹鋼結合的作品《新視界》,他以兩座高矮不一的花崗石為基底,較高的石柱上刻有眼睛的符號,另一石柱上以不銹鋼塑成纏繞線條,有人解讀為髮絲,郭清治則解釋為腦部思緒的活動。簡單數刀雕刻出的眼睛,代表「往前看」的意涵,意味著看到一個嶄新的世界;結合了具象與抽象的元素,作品陰影和明亮的地方互相對比映襯,算是他較滿意的作品。
1994年,郭清治受邀參加日本第三屆「亞細亞現代雕刻會國內展」,展出的作品《娑婆之門》被《朝日新聞》特別提出報導:「把兩個『眼睛』刻進紅色的大理石,左右邊的金屬翅膀再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反射『眼睛』。隨著太陽移動,時時刻刻都產生變化的畫面,如同異次元一般。」利用不銹鋼如同鏡面的效果,使這件作品從不同角度看都有驚奇的景象,在當時實屬創舉。
以50歲為分界,郭清治說之後的作品在國際上才有立足之地。鑽研基本造型20年,才知道造型不是創作,只是技巧的一部分。但花費的基本功不會白費,這段時期打磨了郭清治雕刻的技術力,而複合媒材則為他開啟了嶄新的世界。
已開創出獨創性語彙的郭清治,自此才真正解脫材料的限制,遊走在抽象與具象間,利用虛實、光影等對比方式,組合衝突性的材質,產生交融的調性,任何媒材都能從心所欲地創作,並傳達他的概念。
位於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前的《生命的樂章》,組合白大理石、青銅、黃銅等素材,並使用不同鑲嵌工法。
灌注在雕塑上的情感
2016年,郭清治受邀參與東和鋼鐵文化基金會的「東鋼藝術家駐廠創作專案」,其實早在2012年東和鋼鐵即徵詢過郭清治的意願,直到第4屆他才點頭答應,期間他已醞釀了好久,有把握創作好的作品後,他才放手一搏。
創作的過程一如他多年來的程序,強調手作、注重感覺。儘管現在科技進步,許多藝術家創作都借助電腦繪圖了,但郭清治還是執著手繪草圖,再用紙板做成小模型,從各個角度細細審視,幾番打量後,微調至完美。
駐廠創作的作品《王者》,郭清治在鐵板上設計數個三角形的孔洞。施工時,工人搭設將近五米的鷹架,年已八十多歲的郭清治仍堅持親自攀上鷹架,確認作品開洞的位置、大小、鐵板上掀的角度……,任何細節他都斤斤計較不肯讓步。
不僅是創作的態度,在創作思惟上郭清治仍不改實驗精神。以往雕塑多是封閉的實體,郭清治這回像是拿了一把刀,把作品劈開,他讓雕塑有了可穿透的空間,探究原本被封閉的空間是怎麼一回事,雕塑是否還有其他的可能?過往雕塑都是靜態的存在,他在《王者》中設計了一個圓形的轉盤,會隨風而轉動,讓雕塑由靜態轉而動態,更是他近年思索的議題。
雕塑是一件頗為累人的活,已白髮蒼蒼的郭清治這幾年創作的時間少了,但他對藝術的思考未曾停止過。從年輕時在鮮少人跡的現代石雕領域拓荒,一路走來,獨創性與國際肯定仍是他所追求,以藝術創作當一生志業,仍是他不變的堅持。
位在台中市鐵砧山雕塑廣場的作品《儷人行》,融合具象與抽象元素。(郭清治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