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上高處的視角 為樹服務的攀樹師
早已習慣生活在水泥叢林,對於山野難免有幾分疏離,即便市景裡有不少行道樹日日相伴,對於樹並不覺得陌生,但談到爬上一棵大樹?這樣的念頭,倒是少之又少。
隆冬的早晨,難得的晴光朗朗,這一日採訪團隊來到了苗栗通霄的荒僻郊野,透過GPS的定位,才找到了位在苗48鄉道旁的一處私有地,也許將規劃為露營區,目前裡頭正在進行零星的小規模施工。
這裡的植物被放任生長了多時,除了野草叢生以外,還有高高低低、枝葉茂密的大樹,仔細觀察,除了枯枝夾雜,還有不少附生植物緊緊攀附在枝椏上,只見團團的樹影之中,幾抹人影矯健地穿梭。
修剪樹木作為一種職業
年紀稍長的一輩,也許還有爬到樹上玩樂的經驗,但對於這群樹上的七、八年級生來說,想爬到動輒離地一、二十公尺的高度,雖然起心動念並沒有太大差別,不同的是,他們都是通過國際樹藝協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Arboriculture,簡稱ISA)考試,並授予專業證照的攀樹師。
當筆者站在樹下,好奇地觀察攀樹師翁恒斌的工作。在工作時極度專注的他,甚至要求不得與他閒談。原來,修剪樹木可是相當高風險的工作,若不留神,動輒摔落地面、被斷枝砸到或壓傷,甚至還可能被機械割傷,因此,他們必須聚精會神地隨時注意現場狀況。
只見翁恒斌對著其中一棵苦楝反覆打量。原來,這株大樹看似亭亭高聳,仔細一看,其中的一個側枝卻已經枯死,死去的枝幹像是心有未甘,依舊試圖一搏,從與主幹的分岔處另長出一株新分枝。
不過,依照樹勢生長的常態判斷,即便新枝能保命一時,若持續長大,仍會與主幹競爭生存空間,對整株樹來說並非好事。經過一番勘查與評估,翁恒斌與他的夥伴──同時也是攀樹師的杜裕昌,果斷地決定要將整個側枝砍掉。
只見他身手俐落地將投擲袋丟到椏杈上,再將後頭連接的投擲繩換成正式的攀樹繩。重裝上陣的他戴著頭盔,身上纏著繩索,另外還有吊帶、鉤環、手套、護目鏡,乍看令人眼花撩亂。而這一切進行地相當快速,不消一會兒,就已經站上了高處。
踏穩步伐的他,呼喚著樹下的夥伴,杜裕昌將小型鏈鋸藉繩索運到樹上,只見他手執機械,穩健地下刀,粗大的側枝節節地斷裂,掉落至地面,最後順利完成工作,回到地下。
全台灣僅有10人的新興職業
被暱稱為「鴨子」的翁恒斌,身材精悍、在樹上來去自如,根本更適合被稱作猴子。全台灣第一個取得攀樹師證照的他,小時在雲林長大,他坦率地笑稱自己是一名鄉下人。
這個喜歡自然懷抱的野孩子似乎從來沒長大過。長大後雖然念了土木系,卻花了大把時間在童軍社團,「應該說念土木社、童軍系啦!」翁恒斌自我調侃著。
也因此,他順理成章地讀了環境教育研究所,擔任荒野保護協會的解說志工,並曾在推廣體驗戶外活動的公司工作。
「當初學攀樹,只是因為想玩。」翁恒斌說得理所當然。
隆冬的早晨,難得的晴光朗朗,這一日採訪團隊來到了苗栗通霄的荒僻郊野,透過GPS的定位,才找到了位在苗48鄉道旁的一處私有地,也許將規劃為露營區,目前裡頭正在進行零星的小規模施工。
這裡的植物被放任生長了多時,除了野草叢生以外,還有高高低低、枝葉茂密的大樹,仔細觀察,除了枯枝夾雜,還有不少附生植物緊緊攀附在枝椏上,只見團團的樹影之中,幾抹人影矯健地穿梭。
攀樹師深入大樹之中,為樹木作細部修剪。
修剪樹木作為一種職業
年紀稍長的一輩,也許還有爬到樹上玩樂的經驗,但對於這群樹上的七、八年級生來說,想爬到動輒離地一、二十公尺的高度,雖然起心動念並沒有太大差別,不同的是,他們都是通過國際樹藝協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Arboriculture,簡稱ISA)考試,並授予專業證照的攀樹師。
當筆者站在樹下,好奇地觀察攀樹師翁恒斌的工作。在工作時極度專注的他,甚至要求不得與他閒談。原來,修剪樹木可是相當高風險的工作,若不留神,動輒摔落地面、被斷枝砸到或壓傷,甚至還可能被機械割傷,因此,他們必須聚精會神地隨時注意現場狀況。
只見翁恒斌對著其中一棵苦楝反覆打量。原來,這株大樹看似亭亭高聳,仔細一看,其中的一個側枝卻已經枯死,死去的枝幹像是心有未甘,依舊試圖一搏,從與主幹的分岔處另長出一株新分枝。
不過,依照樹勢生長的常態判斷,即便新枝能保命一時,若持續長大,仍會與主幹競爭生存空間,對整株樹來說並非好事。經過一番勘查與評估,翁恒斌與他的夥伴──同時也是攀樹師的杜裕昌,果斷地決定要將整個側枝砍掉。
只見他身手俐落地將投擲袋丟到椏杈上,再將後頭連接的投擲繩換成正式的攀樹繩。重裝上陣的他戴著頭盔,身上纏著繩索,另外還有吊帶、鉤環、手套、護目鏡,乍看令人眼花撩亂。而這一切進行地相當快速,不消一會兒,就已經站上了高處。
踏穩步伐的他,呼喚著樹下的夥伴,杜裕昌將小型鏈鋸藉繩索運到樹上,只見他手執機械,穩健地下刀,粗大的側枝節節地斷裂,掉落至地面,最後順利完成工作,回到地下。
修樹工作猶如消防員救火,不僅耗體力,更務求專注。
全台灣僅有10人的新興職業
被暱稱為「鴨子」的翁恒斌,身材精悍、在樹上來去自如,根本更適合被稱作猴子。全台灣第一個取得攀樹師證照的他,小時在雲林長大,他坦率地笑稱自己是一名鄉下人。
這個喜歡自然懷抱的野孩子似乎從來沒長大過。長大後雖然念了土木系,卻花了大把時間在童軍社團,「應該說念土木社、童軍系啦!」翁恒斌自我調侃著。
也因此,他順理成章地讀了環境教育研究所,擔任荒野保護協會的解說志工,並曾在推廣體驗戶外活動的公司工作。
「當初學攀樹,只是因為想玩。」翁恒斌說得理所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