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文化遇見科技 啟動想像力的新戰場

科技的躍進,翻轉了習以為常的觀念。當理性與感性相濡以沫,創意、技術、知識、娛樂的分野漸次模糊,文化在科技裡激盪出絢爛的火花,前所未見,任憑想像力馳騁的新戰場,正向所有人開放。

猶記得,兩年前令全民共榮的世大運,聖火一路由玉山傳遞到會場,陳金鋒的一記強力揮棒,瞬間點燃了巨大的機械聖火台,這個結合了體育與藝術展演的魔幻時刻,就連在電視機前觀賞的觀眾,也為此激動不已。
打造這個巨型裝置的「豪華朗機工」,即是台灣當前以跨界聞名的多媒體藝術團隊。這個整合藝術、機械、科技、建築、哲學等不同領域的組合,乍聞之下雖令人匪夷所思,實際上卻是當前最具潛力的發展模式,他們向世人作出宣示,單打獨鬥的時代已是過去。

新方法,新公眾

(何理互動設計有限公司提供)

豪華朗機工之外,這幾年新媒體藝術團隊簡直如雨後春筍,作品形式往往不拘陳格,常常就出現在你我的身邊。而返溯這樣的風潮,估計醞釀期逾二十年,科技的發展是核心關鍵,當大數據、雲端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等各項技術趨於成熟,使用門檻也隨之下降,不僅藝術家嗅聞到新機,文武百業也因應發生質變。
就連作風相較保守的博物館群也靜極思動。2018年的世界博物館日,國際博物館協會便提出「新方法、新公眾」的口號,好似正與之呼應。
台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教授,同時也是教育部智慧博物館專辦主持人林詠能便解釋,由於博物館的硬體設備維持時間較長,因此通常會等待科技成熟後才採用,一來出於成本考量,二來故障率也較低;不過,隨著近年不僅技術臻於純熟,甚至有許多免費資源,今之博物館也正與時俱進地演化。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博物館科技的演進全民雨露均霑。以民眾來說,運用App協尋特定的展品、藏書;展覽資訊的主動推播通知;館所周邊的餐飲、旅遊景點等資訊的串聯;不同館所之間的館藏資訊整合等,好處多多。
於館方而言,主要用於學術研究與博物館管理,林詠能舉例,近年由Apple所推出的iBeacon(低功率藍芽的微型定位技術)便是一項利器,台北科教館已率先在館內建置474個服務點,當民眾使用科教館的行動導覽App,軟體除了提供數位學習服務,同時能以去識別化的方式分析到每位民眾的參觀動線、停留時間、情緒反應等大數據,除了可依據民眾需求,客製化參觀路徑,疏解人潮壓力,館方同時也能針對人流與民眾的回饋,進一步優化展覽的動線與內容。

跨域時代,混種新生

歸功於北藝大鼓勵多元學習的環境,由此畢業的莊杰霖(左)、葉彥伯(右)共同創業。

對於媒材最敏感的藝術家,尤其勇於嘗試。正如豪華朗機工一般,民間現已有不少成軍不滿十年的年輕團隊,創辦元老均相當年輕,平均落在三十歲上下。
他們擅長的領域、技術各有不同,發展的進路也大異其趣;但相同的是,核心成員多擁有跨域的學養背景,藝術、設計之外,不乏資工、機械、數學等理工領域,他們儘管擁有科學素養,但本於對創作的熱情,讓他們在畢業以後自然而然重新回歸創意工作。
「現在沒有一個職業可以那麼好玩。」在去年底由文化部主辦的文化科技論壇上,受邀與談的何理互動設計執行副總葉彥伯在座談會上這樣說。
「科技藝術有特殊的迷人之處,擁有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可以看到以前從來沒有看過的事情。」同一場活動上,參與對談的叁式有限公司總監曾煒傑也有所共鳴。
由3位台北藝術大學數位藝術研究所(現已改為新媒體藝術學系碩士班)同學所共同創辦的何理,致力於電子造景藝術創作,主要作為豪宅公共空間的藝術品、商業性地標。這些作品與傳統靜態大型雕塑截然不同,團隊除了針對場域的背景文化作設計,同時經常用上燈光、機械結構等元素,透過光影、機械動力的效果,創造出根生土長、動靜皆宜的作品。
至於擅長於數位體驗設計的叁式,在展覽、活動、品牌行銷等場合,都有發揮的空間。叁式的強項在於運用設計、程式打造出一套客製化的數位體驗,這與純粹的藝術創作不同,由於每個案子的背後,都有著明確的需求,承接任務的他們,就像要依業主指示的命題,完成解題任務,由於沒有前例可循,「就連業主也不知道會買到什麼東西。」曾煒傑說。
以品牌行銷為例,傳統方法不外乎刊登戶外看板廣告、發送傳單、邀請民眾玩小遊戲送贈品等,但時髦的多媒體體驗遊戲,不僅更容易吸引到消費者主動參與,在遊戲中融合品牌形象訴求,效果事半功倍。

插旗全球,MIT的飛行劇院

即便創業多年,面對新的合作案,曾煒傑仍保有躍躍欲試的玩心。

作為舉世聞名的科技島,台灣在科技藝術的發展潛力,也許遠比你我的想像都來得大。
讓我們把鏡頭拉回到今年才剛開幕的微風南山,在這個各大品牌的兵家必爭之地,由智崴集團所營運的i-Ride Taipei飛行劇院,在以零售、餐飲服務為主的商場中一枝獨秀。
具有太空科幻感的情境吸引著遊客一步步踏入劇院,當燈光驟暗,座椅被緩緩抬升,推入巨大球幕前,像被投入天際一般,一段結合視覺、風動、水氣、香味,必須全神投入的飛行旅程,就此展開。
而這套高度整合軟硬體,甚至奪得歐洲地區主題樂園最佳新設備獎的高科技設備,包含:擁有獨家專利,享有6個自由度,可輕鬆前後、上下、左右移動的飛行椅;專門供給高級跑車使用,可隨時將人緊緊縛住沒有空隙的安全帶;可輕鬆將人托住不會搖晃的網布座椅;由本來是製作鋼雕藝術的廠商,跨界出手打造的曲線投影螢幕……竟是道道地地的made in Taiwan。
而這一切,除了源於敢夢敢想的心,還得要擁有懂得跨域妙用的靈活腦袋,同時能將計畫不斷推進、糾錯、解決問題的實踐力;而藉著這一套飛行劇院,將全台各地製造業的隱形冠軍相互串聯、重新擦亮使之熠熠發光的幕後推手,正是智崴集團執行長歐陽志宏。
「台灣有很多厲害的小工廠,專門生產零件在高級產品上。」、「台灣不是我們想像中那麼貧乏的地方,只是都各做各的。」歐陽志宏觀察到。
本業是工程師的他,公司最早由手機軟體起家,當10年前,義大世界想仿效迪士尼樂園建置飛行劇院,才發現重要的專利被迪士尼壟斷,難以突破,在多數人不看好的情況下,他自告奮勇地投入千萬重本,自行研發,才成就了今日娛樂設備製造商的龍頭地位。
如今這一套設備,不僅可與迪士尼獨家的飛行劇院匹敵,在世界上各大遊樂園插旗無數,市佔率高達六成,更被許多歐美老牌的娛樂設備廠商視為可敬的對手。
歐陽志宏回憶,當他8歲時第一次踏入電影院,看的就是科幻電影《星際大戰》,一個井底之蛙的鄉下孩子猶如看見了另一扇窗景,自此決定走上理工之路,雖然長大後才了解到,電影裡的星際旅程難以實現,但虛擬體驗足以彌補遺憾。如今從科技領域大膽跨足到可天馬行空的娛樂產業,「大概是潛意識裡的驅動。」他開玩笑地說。
而這個異軍突起的案例,似乎在告訴我們,科技與文化,從來都不相違。

共融╱榮新世代

叁式與表演藝術家合作,打造出可配合人體動作變化的劇場特效。(叁式有限公司提供)

文科、理科逕渭分明,轉眼已成舊世代的思維,重視跨領域的整合與合作的新世代驟降。許多因循已久的觀念逐漸在鬆動,好比歐陽志宏便談到,除了進軍各大遊樂園,他們也進一步思考將這一套設備結合教育內容,為娛樂事業的意義更上一層樓。
葉彥伯則提及,因商業地標的大型電子藝術裝置,往往能吸引人潮回流,因此他們的作品,不只被列入藝術預算,甚至也被涵納行銷費用的範疇。曾煒傑則分享,民眾參與多媒體互動裝置的現場,再透過攝影、錄像,重新剪輯成短片,於業主而言也是由設備衍伸的一套行銷利器。
若從政策面來看,近年連同文化部、科技部,甚至故宮,首開先例向科技部等部會爭取科技與前瞻計畫預算,每年的總額高達5~6億之譜。
文化部政務次長丁曉菁指出,當文化與科技匯流,也許多數人僅懵懵懂懂感覺到趨勢變化,但站在公部門的高度,「要解決什麼問題?達到什麼效果?過去也許很模糊,但這幾年在戰略上的位置,都已被釐清。」
除了有意識地梳理產業趨勢發展的背景脈絡,政府部門也積極以國家資源建制良好的發展環境,「台灣數位模型庫」為國家資源建置出共享的高階3D模型平台;「國定古蹟3D掃描計畫」針對國定文化資產建置模型,確保文化資產能在雲端永存,降低因天災人禍造成的損失,更為內容產業好比小說、電影等,提供創意發揮的舞台。
是以,當文化遇見科技,文化產業同時亦是科技產業;娛樂的同時,也能兼顧教育;經由科技的轉譯,藝術品紆尊降貴,不再高處不勝寒,反倒因通俗的魅力,能為商業行銷所用;透過科技的普及,甚至能弭平階級差異,落實文化平權……種種革新正在同時間發生,恰如電影《一級玩家》所講述的,一個吸引所有人前仆後繼地前往的新綠洲,正在形成。

i-Ride飛行劇院九成以上均是在地製造,智崴集團執行長歐陽志宏擦亮MIT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