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腳全台散播正能量 來自土耳其的吳鳳

吳鳳來自土耳其,本名吳承鳳,曾獲金鐘獎最佳行腳節目主持人。從外國留學生、臨時演員、外景主持、台灣女婿,如今是領有身分證的台灣人,吳鳳用自己的力量,勇闖台灣演藝圈。他說要把自己這顆鑽石,放在對的地方。透過吳鳳的詮釋,讓台灣人更了解台灣,共同挖掘這塊土地的美好。

初夏的午後,我們來到與吳鳳約好的咖啡廳,剛結束上一個採訪的他,禮貌地起身招呼:「朋友,不好意思讓你們久等了。難得有空檔,所以一次排了兩個採訪,一石二鳥嘛!」成語就這麼自然地從異國面孔說了出來。

積極敲門,來台築夢
吳鳳的流利中文,源自於2002年在土耳其安卡拉大學修讀漢學系,中華的歷史文化令他著迷不已。吳鳳大一就下定決心,要拿台灣教育部獎學金來台留學。為更深入了解台灣,吳鳳主動到我國駐土耳其代表處表達想認識台灣人的意願。在代表處安排的飯局裡,吳鳳結識了幾位來自台灣的好朋友,彼此除了交換語言,還常常一起出遊。過新曆年時,吳鳳也盡地主之誼邀請台灣朋友到自己家過節,撫慰遊子的思鄉之情。
大學四年都保持優異成績的吳鳳,2006年8月順利申請到獎學金,搭上他人生第一次的飛機,來到相距8,000多公里的台灣。熱!是吳鳳下飛機的第一印象,「熱情」則是他在課本裡沒有感受到的台灣。
來台先學了一年的中文後,吳鳳申請進入師大政治學研究所就讀。吳鳳的論文題目《自強運動背景下中國的軍事現代化與李鴻章的影響》,令人好奇為何要選擇對外國人來說頗有難度的題材,他說:「要了解清朝末年的歷史,才能進而了解現在的台灣。」有鑑於自己在安卡拉就讀時,土耳其很缺乏這方面的資料,吳鳳將研究所兩年所學,再自己鑽研兩年,看了上百份的書籍文獻,不斷地向老師請教,將論文內容以土耳其語擴寫成《中國現代化的歷史》在土耳其出版。

吳鳳來自土耳其,本名吳承鳳,曾獲金鐘獎最佳行腳節目主持人。

堅持勇闖演藝圈
就讀研究所期間,吳鳳學到更深刻的台灣歷史與文化,課堂之外,台灣的美食小吃、治安好、環境佳,所有他對台灣的想像全化為真實。越了解台灣社會,吳鳳越愛這塊土地,再加上他偶然被找去公視客串演出,初嘗舞台滋味,吳鳳看到外國人在台灣演藝圈的發展潛力。於是他繼續申請就讀師大的教育所博士,為自己爭取留在台灣的時間,同時向各家經紀公司毛遂自薦,但語言文化不同,面試時總被主觀認定不適合亞洲市場,兩年下來,不斷被拒。
即使一個月頂多一、兩個零星的通告機會,工作斷斷續續、酬勞微薄,但吳鳳仍繼續堅持。「當時只要接到通告電話就很開心,也遇過拍兩天外景只拿到500元。」吳鳳表示,「找機會的過程很辛苦,被拒絕很苦,但沒有人相信你,才是真的辛苦。」在台灣找不到發揮的舞台,朋友心疼他像小丑般做著無意義的演出,紛紛勸他回土耳其。但吳鳳不甘心放棄,在土耳其擁有雙學位,會中、英、德、土多種語言,「我知道回土耳其當導遊,賺十幾萬沒問題,可是那太容易了,我想試試看自己可以在台灣做到什麼程度。」於是他將存款妥善分配,租頂樓加蓋的房間,他告訴自己,直到口袋最後一毛錢花完之前,絕不輕易放棄。

多年前吳鳳來台留學,愛上這塊土地,如今在此成家立業,台灣已是他另一個故鄉。(林格立攝)

金鐘主持在地風土
終於他在2011年9月接到了外景旅遊節目「愛玩客」的主持機會,與經紀公司簽下五年合約。吳鳳成了台灣電視史上第一位,在晚間十點黃金時段主持節目的外國人。吳鳳坦言,演藝圈的汰換率很高,當初製作單位也是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如果觀眾反應不佳,兩到三個月失去新鮮感就換掉。
然而吳鳳過去在土耳其擔任導遊的經驗,讓他很自然地帶著電視機前的觀眾遊覽大街小巷,加上吳鳳對台灣文史的涉略,讓他懂得適時提問,觀眾看節目不單純只看到台灣哪裡好吃、好玩,更藉由吳鳳的主持了解飲食文化與當地的歷史脈絡。雖然中文不若台灣人流利,吳鳳略帶口音的中文,偶爾穿插幾句台語,以外國人的視角提出逗趣的問題,自然不造作的主持方式,深受大眾喜愛。不僅在2012年獲得金鐘獎最佳行腳節目主持人的肯定,也是愛玩客節目自2011年開播至今,唯一一位還在的第一代主持人。
旁人看來出外景很輕鬆,好像邊玩樂還能邊賺錢,但其中的辛苦真的只有當事人知道。幾年前,電影《賽德克‧巴萊》正紅,愛玩客搭上風潮,吳鳳和製作團隊前進南投霧社山區,帶觀眾一探莫那魯道撤退的最後一個戰場──馬赫坡岩窟。這段山路崎嶇難走,沿途不只有高達2,500米、無柵欄遮蔽的斷崖,還有崩塌地、迷霧森林、下切溪谷,吳鳳說難走指數破表,若沒有熟悉路線的原住民帶路,一下子就迷失在山林中。當時他在岩窟裡聽到奇怪聲響,一問之下才知道附近發生土石流,吳鳳說:「不開玩笑,就差300公尺的距離,差點連骨頭都找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