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塑食年代 從產地到餐桌的減塑行動

一直以為,社群媒體上廣傳的海漂塑膠垃圾的照片,只是極罕見的案例,直到親自站上海岸線,滿布的寶特瓶、塑膠袋,數量一次比一次還怵目驚心。

這才讓人警惕,原來,塑膠汙染的問題,離你我那麼近。

後山日先照的花蓮,由於沒有工業汙染,政府借力使力,最早開始推廣無毒農業,經有機認證的土地面積,高居全台之冠。

傳統農業社會所使用的包材,因應減塑再度重現。

淨土在人間
體感溫度飆升到40℃的盛夏,清早,對於都市裡的上班族來說,一日才正展開,然而,對於必須在田裡勞作的莊稼人家,早已辛勤工作過了一輪。
「這個季節,超過十點鐘,就已經不適合在田裡啦。」來到花蓮瑞穗的彌勒果園,黃彥儒熱情地招呼著我們。曾經在精品店上班的他,六年前辭職,告別喧囂台北,回到老家與爸媽一同操持農務。
才九分六的果園,為毗鄰四周的大農戶所包圍,但特別的是,當鄰舍才正開始預備轉作有機,他的父親黃永兼在縣政府的輔導下,早在2010年已率先成為無毒農業的示範戶。
當我們走進採混林農業的農場,除了樟樹、楓樹等大樹交雜掩映,另有芭樂、晚崙西亞橙、木瓜、水蜜桃、火龍果等果樹,還有赤道櫻草、紫蘇、龍鬚菜、芋頭、山蘇等菜蔬散落各處,單一種類的栽種面積都不大,整座農場看上去紛呈多樣,格外有生機。
而此時,剛從田間回來的倆老,正在農舍旁的綠蔭下挑揀剛採收下來的葉菜,只見黃彥儒拾起鐮刀,割下田埂旁的月桃葉,預備當作待會分裝用的包材。
與母親總是鬥嘴當有趣的他,連包裝方式都能你一言、我一語地爭個不停,雖然常常意見相左,唯獨捨塑膠袋改用自然素材,倒是觀點一致。
只見他們就著四處撿拾來的姑婆芋、香蕉葉、月桃葉、香茅,將明日即將帶去市集上銷售的蔬菜逐一包裝,晴光下的一把把綠意,猶如花束一般的耀眼。

農民市集落實生產到銷售的永續之道。

從生產端做起
當「少塑」、「減塑」的呼聲不斷變大,不只是消費者,就連上游的生產者,也有所感應。因著投入有機耕作,這些農友,對於環境友善更具意識,即起即行。
雖然想減塑,付諸行動卻不容易。塑膠,這個發明至今還不過才滿百年的產物,因著便利、便宜,早已與人們的食衣住行密不可分。
超市裡一袋袋、一盒盒光鮮亮麗、裝在透明塑膠包材裡的食材,消費者不假思索地拿起,放入購物籃中,買到了東西,也一併購入了大量的塑膠垃圾。近年開始有支持減塑的朋友,自備容器、購物袋,轉往傳統市場採購。
但採有機耕作、友善農法的農友,受限於法規,產品上必須貼有認證標章,加上為了食材保鮮,也為了銷售上的方便,終究少不了用到一次性包材。
反觀傳統市場裡裸賣的蔬菜,常見一條橡皮筋束起就直接販售,難怪曾聽有機農友私下表示:「有機雖然在生產的時候友善土地,但到了銷售的時候,反而比慣行農法更傷害環境。」
幸好,直接與消費者面對面的農夫市集,為這個問題找到解方。
來到花蓮的翌日,我們前往了在每個周六固定舉辦的花蓮好事集,這個花蓮最早發起的農夫市集,群聚著一群堅持友善土地的農夫。
市集上,不乏如同彌勒果園一樣,響應以天然包材作包裝的農友,即便想採裸賣,通過有機驗證者,只需出示驗證證書即可。市集運作了九年,長年下來也與消費者培養出了默契,多數民眾都曉得自備購物袋或重複使用的塑膠袋,即便忘了帶,直接手拿,或由農友提供重複再使用的袋子。
在這裡,生產到銷售的減塑運動,得以貫徹始終。
雖然跟隨處可見的塑膠包材相比,減少的數量猶如九牛一毛,但生活在這片得天獨厚的土地上,他們依舊保有這份不因善小而不為的堅持。

裸賣不經包裝的蔬果,更突顯出食材生機的模樣。

塑膠、塑膠,到處都是塑膠!
目光拉回到消費端,在減塑這條路,自發性開始的往往是家裡的婆婆媽媽。
1987年,在塑膠還不如今日普及的年代,林貴瑛就已預見現在的局面,開始帶著購物袋上市場。加入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超過30年,曾擔任過董事長的她,入會的起因也與減塑相關。
「那時候,在電視上看到陳來紅(創會秘書長)拿著購物袋倡議,我心想,這不正是我在擔心的事嗎?」她回想著。
作為踏實的生活者,主婦除了掌管著一家子的三餐,常還得負責家用採購、倒垃圾,剛巧歷經了從傳統到現代社會的蛻變,隨著生活型態轉變,眼看垃圾量逐漸增加,想到過去,阿祖阿嬤還不就是提著菜籃、棉布袋上市場買菜,從沒有用過一次就丟的浪費行徑。
就這樣,傳承下勤儉、惜物等傳統美德的她們,紛紛入會,藉著組織互通聲氣,站上街頭倡議,這群「來真的」的女人除了積極向社會大眾推廣自備餐具、購物袋,甚至協助政府推動資源回收、垃圾隨袋徵收等政策。
然而,當免洗筷、美耐皿等一次性餐具,經過食安問題的辯論,逐漸從餐桌上退場,但塑膠袋、塑膠膜、塑膠盒、塑膠托盤等容器,仍舊氾濫成災。
直到今(2019)年3月,綠色和平環保組織在網路上發起要求超市減塑的連署,才短短三個月,人數就已超過八萬,熱烈的迴響反映了民眾高漲的環保意識。
綠色和平減塑專案主任張凱婷引述世界經濟論壇《新塑膠經濟:反思塑膠未來》的調查報告,原來,全球塑膠產業竟有26%都用在包裝上,而95%都是一次性使用。
即便號稱可回收,但居然只有14%被回收再利用,高達三分之一進入了自然環境,日趨嚴重的海洋塑膠垃圾問題,原來由此而來。
海洋塑膠汙染將是繼氣候變異以後重大的全球危機,刻不容緩的此時,除了民間響應減塑,更仰賴政府、企業界的總動員。

綠色和平以淨灘所收集到的寶特瓶做成的裝置藝術,警示人們海塑問題迫在眉睫。

超市減塑大作戰
終端零售業的消費產品,佔了塑膠垃圾的絕大多數,光鮮亮麗、用過即丟的塑膠包裝,已是現下鼓勵消費的資本主義社會難以割捨的一部分,如何逆勢而為?
在人口稠密的三重開設裸賣商店Unpackaged.U商店的黃尚衍,嘗試了一條不一樣的路。
踏入50餘坪的偌大空間,涵蓋了500種以上的賣店,販售米榖雜糧、油鹽醬醋、堅果果乾、茶葉零食,足以滿足開門七件事。
排滿了一整面牆、盛裝著五穀雜糧的長型貯存罐,最是吸睛,除了白米、胚芽米之外,竟還有罕見的糯麥、扁豆、鷹嘴豆,透明的瓶瓶罐罐與五顏六色的產品,令人有說不出的熟悉,像極了已消逝的柑仔店,也像過去流行一時的小豆苗。
下午五點,向晚時分,寧靜的商店湧入人潮,不少年輕媽媽帶著孩子上門,她們早已熟稔這家店的消費規則,先將自備的容器拿到櫃台秤重,將容器重量扣除後,再開始選購。
廠商能否提供大包裝,是黃尚衍採購的重要準則,進貨動輒從五公斤起跳,再按照食品分類放入不同的保存容器,不再經過包裝,上門的消費者自備容器,要多少買多少。
黃尚衍說:「煮一頓飯的一杯米,20、30克,我們都賣。」忘記帶容器,或者臨時起意購買該怎麼辦呢?不要緊,店內也有販售玻璃罐,無論如何,就是將塑膠的使用量降到最低。
裸賣商品常被質疑的產品標示、保鮮等問題,他在進貨時便要求廠商一併提供SGS檢驗報告,每一項產品的品牌、產地、開封日期、保存期限及營養成分等,都在說明牌上標示得清清楚楚。黃尚衍又說,其實裸賣的商品都流動得很快,會過期的,反倒都是少數有包裝的商品。
始終走在前頭的主婦聯盟是另一例。由於發展得早,1993年便開始了共同購買行動,從剛開始一、兩百人的規模,到現今成立超過50家的取貨站所,有超過七萬名會員支持運作,充分展現出「用消費決定我們所想要的世界」的精神。
生鮮食材難以迴避的包材,合作社也經歷了各式各樣的實驗,從早期嘗試以紙包菜,或者將包材回收重複使用。然而,一來,供貨量隨著社員成長越來越龐大,二來,包材重複使用,難免有交叉汙染的食安疑慮,在運作一陣子以後只好宣告終止。
「我們都曉得,生活裡難免還是會有一些塑膠。」林貴瑛說,但即便如此,還是盡力為之。
寧願選擇成本較高的紙盒、紙盤取代塑膠;又好比火鍋肉片、冷凍包子,只是為了美觀而墊上塑膠托盤,那索性就此割捨;用來裝根莖瓜果類,可回收的網袋,鼓勵社員回收;最後萬萬不得以用上塑膠,原則上也是越薄越好。

裸賣的油品,用多少、買多少,免去囤積、放到過期的問題。

好習慣,再加上一點創意
告別塑膠,意味著對抗時代潮流,起頭總是不容易。
7月開始,政府減塑政策再擴大,限制公部門、百貨公司等四大公共場所內用不得使用塑膠吸管,包含速食業龍頭的麥當勞也積極響應,重新設計杯蓋,以符合將來消費者以口就杯的習慣。
聽林貴瑛、胡雅美、謝璧如一群主婦聯盟志工,談起數十年前就開始自備餐具、杯子,自詡「基本教義派」的她們,早年因著無人理解,一度連家人都不願意跟她們一塊外出吃飯。
但她們不改初心,因為認真生活的主婦最明白,那些日常裡微小的行動,才是扭轉社會的關鍵。
突襲她們的包包,購物袋、餐具袋、保溫杯、便當盒一應俱全,問她們怎樣才不會忘記帶,早已晉升阿嬤的她們,大笑著紛紛表示:「就跟記得帶老花眼鏡出門一樣。要是掉過50雙筷子,就會記得了啦。」
我想起了過去曾造訪的,開在台南藍晒圖文創園區裡的日記商號。這間由圖文作家徐玫怡所經營,致力於推動plastic-free的小賣店,兜售的品項並不多。
記憶猶深的是三種不同尺寸的素色棉布袋,可以用來購買麵包、米穀、菜蔬,圓角的設計不僅可愛,也方便洗滌;另一款三種尺寸的方巾手帕,體現了靈光乍現的創意,綁上兩條皮繩,就成了迷你小提包,不同的打結方式,可當便當的包巾,甚至飲料杯的提袋。
減塑,也許不如想像裡困難,只需要好習慣,以及一點願意經營生活、巧手慧心的創意,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