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框架 客語劇的精彩與亮點

自2008年、第43屆金鐘獎起,每年的戲劇節目獎都有客家電視台(以下簡稱客台)的作品入圍,至今已連續12年。我們這才發現,客語連續劇的題材包羅萬象,台灣文學改編、探討生死、精神疾病、偏鄉廢校、隔代教養等。客台以每年一至二檔的步調,從選材、編劇、選角慢慢打磨,一齣齣深具質量的故事才得以上演。

邀請大家拋開對客族的想像及語言的限制,帶著好奇心,共下看戲(共下:客語的一起之意)。

2019年10月,客台推出台灣第一部探討精神疾病的戲劇──《烏陰天的好日子》。故事以精神療養中心為背景,劇情圍繞在病患、家屬及醫護人員之間的互動而開展;因著各種精神疾病的症狀表徵,家屬面對疾病的各種反應,不管是自責、抗拒,或是包容,交織出一部充滿溫暖與力量的戲劇。

客家電視台盼以《烏陰天的好日子》,讓大眾對精神疾病患者有更多的理解。

用戲劇傳遞能量
每集播出後,《烏陰天的好日子》粉絲專頁就會有網友感性留言,不論是被劇情感動落淚,或是勾起自身回憶,演員們真實且自然的演技,成功引起觀眾的共鳴。而能如此穿透人心,劇本是關鍵。編劇黃靜瑱曾任護理人員,自身也罹患過躁鬱症,深刻理解大眾對於精神病患的汙名化,以及病患給自己貼的標籤。她希望透過戲劇讓社會對精神病患有多一些的理解,更希望病患能明白,罹患精神疾病不是因為自己不夠好,或是做了壞事的報應,而是要撕去貼在身上的標籤,獲得面對疾病的勇氣。
為求對精神疾病有更全面、真實的呈現,製作單位找來身心科醫師當顧問,在開拍前替演員上課,指導有關自閉、躁鬱、思覺失調、人格分裂、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症狀表現、病因,以及醫護人員可能的處置方式。大眾常認為精神疾病是心裡出現問題,但除了壓力、創傷等情緒的因素,精神疾病其實也與腦部組織出現異常有關,例如,憂鬱症是腦內的神經傳導物質分泌失調所致,不是叫病人想開一點就能解決。所以精神疾病與其他疾病一樣,可以透過找出病因,配合藥物及非藥物的治療,讓病患的病情獲得控制。
客家電視台戲劇群召集人黃桂慧表示,這部戲希望讓觀眾知道「病識感」,每個人都會有情緒的問題,必須適時排解,假如真的生病了就要看醫生,尋求專業協助,不要置之不理或聽信偏方。為拉近大眾與精神疾病的距離,粉絲頁上放置了各種精神疾病的介紹、溫馨小語,就像戲劇的宣傳標語:「我們無法把自己裁剪成符合世界的形狀,只要往前走,就算烏陰天也會是好日子。」生活本來就是起起伏伏,不是要把陰天變晴天,而是希望觀眾藉由戲劇的陪伴,獲得前進的力量。

《出境事務所》以戲劇探討死亡,描述每個人必經的人生課題,引起觀眾共鳴。

給大家看的客語劇
細數客台製作的戲劇,其實產量不算大。隨著這幾年台灣電影的復興,影視工作者的數量並未相應增加。電影拍攝經費高、酬勞高,電視台必須以更高的金額吸引優秀的影視從業人員,戲劇製作費便跟著上升。黃桂慧表示,自己剛接戲劇組時一集的製作費大約80萬元,不到十年時間,現在一集已增加到200萬元左右。在預算不變的情況下,連續劇的製作便從早期一年兩檔、兩年三檔,如今約是一年一檔的頻率。
若仔細觀察客台歷年的戲劇作品,除了戲劇製作精緻化,還會發現戲劇取材也有顯著的改變。黃桂慧表示,早期客台戲劇方向以「客家人客家事」為主,希望透過戲劇向大眾介紹台灣這塊土地上有個客家族群,他們有哪些打拚、奮鬥的故事。像是2007年推出的《大將徐傍興》,由演員溫昇豪飾演有「台灣外科第一刀」之稱,也是台灣棒球推手、美和中學創辦人的客家裔醫生徐傍興。或是2009年的《十里桂花香》,描述鼎泰豐創辦人楊秉彝與客家裔的妻子賴盆妹,他們是如何創業奮鬥,打造台灣的小籠包傳奇。
但以宣揚客家成就為主的戲劇做久了,勢必會遇到瓶頸,尤其以真人為藍本的戲劇,必須深入挖掘具有戲劇張力的人生故事,所有的劇本內容都必須取得當事人及家屬的同意,有時候一磨就是一年,其前製準備可能還比原創劇本來的更久。再加上同樣題材做久了,會強化客家的界線,讓觀眾誤以為客台的戲劇只做給客家人看。為打破這樣的刻板印象,電視台轉換戲劇目標,改以議題性的取材,讓客語連續劇能吸引更多非客籍觀眾。像是2010年的青春校園劇《牽紙鷂的手》,是以中輟生遇上教學風格特殊的老師而展開的故事,也是編劇呂蒔媛第一部獲得金鐘獎的作品。客台讓戲劇內容能更面向大眾,試圖以具親和力的連續劇作為民眾認識客台的入門磚。
對於沒接觸過客語連續劇的民眾,黃桂慧推薦可由《出境事務所》入門,劇情以禮儀公司為背景,找來實力派演員吳慷仁、柯淑勤等詮釋生死議題。每個人都會有親友離世的經驗,劇中演員完美詮釋人在歷經生離死別時,可能有的情緒反應及行為表現,「讓觀眾可以套入自己的經驗產生共感,從中得到安慰,是一部蠻療癒的作品。」黃桂慧表示,客台的戲劇,在首播時或許不那麼受注目,但好的題材與堅強的演員陣容,使作品歷久彌新,上檔幾年後仍能受到民眾青睞。以《出境事務所》為例,透過網路影音平台的數據分析,自2015年首播至今,仍是客台最受觀眾歡迎的戲劇作品,不斷有新的觀眾收看。

黃桂慧期望客台用心製作的連續劇,能在世界客家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林旻萱攝)

突破語言的侷限
為了跳脫非客籍人士對客家的既定印象,例如客家大院、花布等元素,黃桂慧總是跟劇組強調,「製作客語連續劇的客家元素就是客語。」若場景或劇情裡需要客家元素的地方,客台在劇本討論階段就會給予建議,例如以符合地域的客家宅第來拍攝時代劇,不需要刻意在場景布置大量花布,因為那並非客家人生活的真實樣貌。所以製作客語連續劇的劇組團隊,如導演、編劇,甚至是演員,都不一定要是客籍人士,「處理客家文化的問題,我們來就好。」黃桂慧笑說。
每齣戲的選角,客台都是以製作好看的戲為優先,依角色屬性尋找合適的演員,即使不諳客語也沒關係。只要願意接受挑戰,客台會找來語言指導,幫演員作客語發音的訓練。除此之外,語言指導會將台詞譯成客語並一句句錄音,以一次慢速朗讀、一次正常速度的形式,讓演員在開拍前就能先背好台詞;開拍後,語言指導會依角色性格調整台詞的語氣,並在拍戲現場協助監督台詞發音的正確性。演員同時要兼顧台詞與演技實在不容易,也因此,假如拍攝華語戲一天需要10小時,拍客語就需要16小時,如此給予導演與演員磨合的充足時間。
就黃桂慧長期的觀察,判斷演員對客語是否學得來,有個有趣的分類。通常會講閩南語的人,大概一個月就能學會;但若只會講國語的人就會學得比較吃力。因為客語有七個聲調,而閩南語有八個,國語只有四個聲調,在轉換聲調時就常會遇到困難。所幸台灣演員的學習能力都蠻強,使用不熟悉的語言也不影響演技,能讓劇情詮釋流暢,一般觀眾在看戲時根本不易察覺。面對民眾不懂客語就看不懂客語連續劇的擔憂,黃桂慧表示,近幾年韓劇大量來台,降低了戲劇的語言限制,即使不懂韓語也不影響對劇情的理解,她鼓勵民眾也能以同樣的開放態度來欣賞客語連續劇。

演員溫昇豪(左)飾演的《大將徐傍興》,是客台典型的「客家人客家事」。

立足世界的客家劇
身為公廣集團裡的電視台,客台少了商業電視台的營收考量,多了對社會議題的關注與文化傳承的使命,也因此影響了戲劇選材的深度與廣度。例如《雲頂天很藍》,就演出了偏鄉廢校、新二代、隔代教養等社會現象;這幾年常在新聞裡看見的勞工權益問題,例如保全人員休假制度、過勞認定、勞檢機制等,客台也以比較輕鬆的節奏,拍攝成《勞動之王》,盼能藉由戲劇引起民眾對議題的好奇與關注。
2019年推出的《日據時代的十種生存法則》,則是以戲劇重新詮釋台灣文學,由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畢業、研究賴和的陳南宏擔任製作人,精選賴和的作品編寫成時代劇。將日據時期台灣人的身分認同問題,會社壟斷市場、控制收購價格等當時庶民的生活景況以戲劇重現。即使穿越百年,賴和筆下的台灣人所面臨的種種困難,與當今台灣社會的貧富差距、年輕人對未來的不確定性等,都契合了現代人的鬱悶,也拉近了台灣文學與大眾的距離。
秉持推廣的想法,客台製作的連續劇皆可在官網、YouTube、LINE TV等網路平台免費觀看。「我們敢說全世界也沒有別人在做客語發音的節目。」黃桂慧自信地期盼,「我們想做世界的客家,希望以後不管在哪裡講到客家,大家就會想起台灣有個客家電視台。」透過網路的無遠弗屆,讓客語連續劇在世界的客家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

《醬園生》以萬家香醬油為藍本,加入虛構的戲劇元素,講一部手工釀製醬油的創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