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地方策展 北投×鳳甲美術館
在晴天時踏上鳳甲美術館的頂樓,丹鳳山、七星山、大屯山與軍艦岩,稜線鮮明,甚至連在地藝術重鎮的北藝大也盡收眼底。美術館所在的關渡平原,大馬路分割出截然不同的地景,一邊是一望無際的田野,一邊是櫛次鱗比的鐵皮工廠與民宅。
目睹此景,依稀明白,坐擁人文與自然薈萃之地,鳳甲美術館為何選擇以北投之名,發揚美學於民間。
鳳甲,並不是一間容易親近的美術館,藏在大樓裡的11樓,若沒留心,太容易錯過。連館長蘇珀琪也自嘲,鳳甲既沒有美麗的外觀,吸引遊客打卡拍照;也沒有開闊的空間,用以舉辦大型活動。
像這樣一間低調到不行的美術館,除了謹守「本份」,策劃一場又一場的展覽,還有什麼方法,能吸引人走入?
遇見行動美術館
冬日的某一天,我們尾隨鳳甲美術館策展人葉佳蓉,來到位於苗栗山區的「八窩窯」,親躬「開窯」儀式。蜿蜒山徑上,她領著北投大屯國小兩個班級的師生,一大群人吱吱喳喳地往前。
在這一日前,學生先歷經六週的陶藝課洗禮,最後由授課的陶藝家彭春榮協助,將學生的創作送入柴窯燒製。
不似工廠的機械化生產,成品總是整齊劃一,柴燒的獨特性在於燒窯過程中,木料產生的落灰與作品隨機結合,產生猶如釉藥一般的古拙顏色,美麗非常。燒窯是大工程,動輒兩、三天不能間斷,但漫長的等待,絕對值得。
走進窯場,只見彭春榮在比人還高的磚窯內忙著搬磚、取件,作品陸續出窯,換來師生的一陣陣驚嘆。
北投車站前送往迎來的人們、公園中泡腳的遊客(池中還有小魚群)、種菜的居民……從生活中拾掇的點點滴滴,在陶作中一一定格,樸拙的陶作正是他們所熟悉的日常。
當北投有了鳳甲
談鳳甲,必須從企業家邱再興說起。成立超過廿年的鳳甲美術館,便是由他創辦,命名的來由,是為了紀念其父親──邱鳳甲。
喜好文藝的邱再興,在本業以外,也是知名的收藏家,因著與藝文界互動熱絡,才決定開闢空間,共饗藝術愛好者,早年沙龍形式的空間,成了鳳甲美術館的前身。
雖然名字肖似鳳山,鳳甲經常被誤認在高雄,但創辦初始,因希望臨近邱再興的私人寓所,故選擇設點北投,這一無心插柳,恰好彌補北投沒有大型、公立美術館的缺憾。
電子業起家的邱再興,格外關注藝術中的科技運用,因此鳳甲積極舉辦錄像藝術的展覽,每兩年舉辦一次的國際錄像藝術雙年展,是藝術圈知名的盛會。
不過,從一般觀眾的角度來說,相較普及性較高的油畫、雕塑,錄像藝術仍是小眾,吸引力不足。
館長蘇珀琪回憶,過去館方為了吸引更多人前往,想盡方法,甚至還動員到早餐店發傳單,成效卻相當有限。
深蹲校園,累積長期觀眾
不過,要請人走進美術館很難,主動走出去,卻容易得多。
打從創辦初始便自詡「社區型美術館」的鳳甲,秉具美學教育的使命,嘗試連結在地資源,為民眾創造出各種拜訪美術館的理由。
好比最早與北投文化基金會合作舉辦「市民美展」,不限媒材、主題,廣邀在地素人藝術家參與,由此打開知名度。
接著,以北投為主線的理念不變,但改為計劃性,三年為一期的展覽,同時邀請獨立策展人加入,讓展覽主題、目標更明確。
2014年推動的「社區藝術培力計畫」可視為代表,鳳甲美術館與北投文化基金會共同出資,由當地國小自主提案、執行,待作品進入美術館,再經由策展人統一配置、策劃。
因國小採學區制,家庭都在鄰近區域,學童的作品展出,自然吸引到了不少家長前往。
就這樣,從藝術愛好者到一般觀眾,逐漸為美術館打開了知名度。
但很快的,下一階段的問題相繼衍生,「學校老師會調派,即便合作得很好,老師被調走就等於又失去了窗口;另外,跟國小合作,觀眾性質較單一,以家長為主,他們雖然會來,但來了一次以後,也就不會再來了。」葉佳蓉觀察到。
五年前以in-house策展人身分加入團隊的她,重擬策略,讓策展權從校方回歸館方,策展人掌握主題,再依主題,媒合不同的藝術家進入校園,學生也擴大到學齡前的幼童、國中小學的學生、樂齡班的銀髮族。
經過二十餘年的努力,「不論是在發展過程中的反省與改變,或者是跟社區互動的方法,如今都已經有了大大的開展。」蘇珀琪以此作結。
挖掘北投生活肌理
鳳甲美術館專注發展的「北投學」,正呼應近年各地興起的「地方學」風潮。藉文獻史料、田野踏查、遊戲體驗等不同方法,看見地方生活的肌理美感,喚起大眾對於地方的關切。
再加上私人、小型美術館有其優勢,一來不須像大型的公立美術館,受限於政策方向,二來不須顧及展覽的普及性,務求雨露均霑地照顧到所有媒材。方向清晰,致力發展「北投學」的鳳甲,透過展覽主題,一步步挖掘、載記與發揚北投生活的精神與風貌。
好比去(2019)年展出的「藝遊味境─北投在地風味採集計畫」,策展主題定調於「風味」。策展人邀請到「胭脂食品社」,以北投物產製作出三種發酵食品,藝術團隊「雜草稍慢」則以19種野地雜草製作成複方的雜草茶,以大鍋熬煮成的「女巫湯」,正與北投平埔族的女巫傳說遙相呼應。
至於今年,則鎖定在「身體」的主題,除了靜態展覽,也有動態的舞蹈、戲劇,交錯呼應。陶藝家彭春榮在大屯國小的陶藝課程,即是一例,藉由觀察生活中的肢體動作,化成陶藝創作的能量,也隱隱回應北投曾經存在的陶藝產業。
去年,為展覽提供作物的農友,也踏進了美術館,透過玻璃窗景,指向遠方,告訴館方:「我的田就在哪裡,我的菜都是聽農禪寺誦經聲長大的。」
「前期推廣,是我們邀請居民來美術館,中後期,是自己走出去。」葉佳蓉總結這十餘年來的策展核心概念,「走出美術館以後,反而有更多人再走進來。」她的語氣不無滿足。
再說一段平埔族故事
因著北投與美術館的聯繫之深,「北投」開始成為大眾認識美術館的重要符碼。換言之,想了解不一樣的北投?不妨就走一趟鳳甲。
譬如近期正展出的「尋找刺桐的家─平埔族群在哪裡?」,這是以北投平埔族為主題所策畫,三年期展覽中的第二檔。
作為北投最早的主人──平埔族,因著多次的遷徙、土地徵收,加上漢化等緣故,文化資產逐漸在歷史洪流裡流失。
辦展的契機,源於若干年前,作為凱達格蘭族北投社族人公墓的場域,被強行徵收轉換成為「22號公園」,北投社後代不滿歷史被粗暴地抹去,開始一連串的抗爭行動,後來公園處雖然將之更名為「北投社三層崎公園」,但包括園內長達50公尺的歷史文化走廊,居然沒有任何的平埔族紀錄。
為弭平族人的憤怒,在文化局的委託之下,鳳甲承接下計畫,透過展覽、工作坊、講座等方式,重新講述平埔族在北投歷史上的歷史痕跡。
從失落到復振,尤其需要不厭其煩的溝通。以「保德宮」為例,這是北投社族人在漢化以後重要的信仰中心,但恰如族人公墓的命運一般,為了興建捷運,被迫拆遷,讓廟方倍覺委屈,「一開始接觸的時候,保德宮裡的大哥很退縮,不管問什麼都不想多說。」蘇珀琪回憶。
經過策展人、藝術家鍥而不捨的蹲點、搏感情,與廟方建立起情誼,保德宮不僅成了文獻史料的重要核心,也是鳳甲推廣藝術教育的重要據點。
藝術家梁廷毓在此舉辦工作坊,藉大哥們的口述,邀請民眾一起用陶土捏出「心目中的保德宮」,並計畫將作品數位化,利用3D掃瞄,重新合成到保德宮原址所在的位置。原本難以平復的傷,逐漸從中得到慰藉。
美學為本,地方學為路徑,扎根在地,厚實文化,鳳甲的存在,已然成為北投生活幸福的理由。
目睹此景,依稀明白,坐擁人文與自然薈萃之地,鳳甲美術館為何選擇以北投之名,發揚美學於民間。
鳳甲,並不是一間容易親近的美術館,藏在大樓裡的11樓,若沒留心,太容易錯過。連館長蘇珀琪也自嘲,鳳甲既沒有美麗的外觀,吸引遊客打卡拍照;也沒有開闊的空間,用以舉辦大型活動。
像這樣一間低調到不行的美術館,除了謹守「本份」,策劃一場又一場的展覽,還有什麼方法,能吸引人走入?
鳳甲美術館。
遇見行動美術館
冬日的某一天,我們尾隨鳳甲美術館策展人葉佳蓉,來到位於苗栗山區的「八窩窯」,親躬「開窯」儀式。蜿蜒山徑上,她領著北投大屯國小兩個班級的師生,一大群人吱吱喳喳地往前。
在這一日前,學生先歷經六週的陶藝課洗禮,最後由授課的陶藝家彭春榮協助,將學生的創作送入柴窯燒製。
不似工廠的機械化生產,成品總是整齊劃一,柴燒的獨特性在於燒窯過程中,木料產生的落灰與作品隨機結合,產生猶如釉藥一般的古拙顏色,美麗非常。燒窯是大工程,動輒兩、三天不能間斷,但漫長的等待,絕對值得。
走進窯場,只見彭春榮在比人還高的磚窯內忙著搬磚、取件,作品陸續出窯,換來師生的一陣陣驚嘆。
北投車站前送往迎來的人們、公園中泡腳的遊客(池中還有小魚群)、種菜的居民……從生活中拾掇的點點滴滴,在陶作中一一定格,樸拙的陶作正是他們所熟悉的日常。
館長蘇珀琪,期待鳳甲是一間容易親近的地方美術館。
當北投有了鳳甲
談鳳甲,必須從企業家邱再興說起。成立超過廿年的鳳甲美術館,便是由他創辦,命名的來由,是為了紀念其父親──邱鳳甲。
喜好文藝的邱再興,在本業以外,也是知名的收藏家,因著與藝文界互動熱絡,才決定開闢空間,共饗藝術愛好者,早年沙龍形式的空間,成了鳳甲美術館的前身。
雖然名字肖似鳳山,鳳甲經常被誤認在高雄,但創辦初始,因希望臨近邱再興的私人寓所,故選擇設點北投,這一無心插柳,恰好彌補北投沒有大型、公立美術館的缺憾。
電子業起家的邱再興,格外關注藝術中的科技運用,因此鳳甲積極舉辦錄像藝術的展覽,每兩年舉辦一次的國際錄像藝術雙年展,是藝術圈知名的盛會。
不過,從一般觀眾的角度來說,相較普及性較高的油畫、雕塑,錄像藝術仍是小眾,吸引力不足。
館長蘇珀琪回憶,過去館方為了吸引更多人前往,想盡方法,甚至還動員到早餐店發傳單,成效卻相當有限。
生活經驗化作創作動機,為期六週的陶藝課在學生心中留下深刻的一頁。
深蹲校園,累積長期觀眾
不過,要請人走進美術館很難,主動走出去,卻容易得多。
打從創辦初始便自詡「社區型美術館」的鳳甲,秉具美學教育的使命,嘗試連結在地資源,為民眾創造出各種拜訪美術館的理由。
好比最早與北投文化基金會合作舉辦「市民美展」,不限媒材、主題,廣邀在地素人藝術家參與,由此打開知名度。
接著,以北投為主線的理念不變,但改為計劃性,三年為一期的展覽,同時邀請獨立策展人加入,讓展覽主題、目標更明確。
2014年推動的「社區藝術培力計畫」可視為代表,鳳甲美術館與北投文化基金會共同出資,由當地國小自主提案、執行,待作品進入美術館,再經由策展人統一配置、策劃。
因國小採學區制,家庭都在鄰近區域,學童的作品展出,自然吸引到了不少家長前往。
就這樣,從藝術愛好者到一般觀眾,逐漸為美術館打開了知名度。
但很快的,下一階段的問題相繼衍生,「學校老師會調派,即便合作得很好,老師被調走就等於又失去了窗口;另外,跟國小合作,觀眾性質較單一,以家長為主,他們雖然會來,但來了一次以後,也就不會再來了。」葉佳蓉觀察到。
五年前以in-house策展人身分加入團隊的她,重擬策略,讓策展權從校方回歸館方,策展人掌握主題,再依主題,媒合不同的藝術家進入校園,學生也擴大到學齡前的幼童、國中小學的學生、樂齡班的銀髮族。
經過二十餘年的努力,「不論是在發展過程中的反省與改變,或者是跟社區互動的方法,如今都已經有了大大的開展。」蘇珀琪以此作結。
陶藝家彭春榮小心翼翼地將作品一件件取出,窯場外,師生無不翹首期盼。
挖掘北投生活肌理
鳳甲美術館專注發展的「北投學」,正呼應近年各地興起的「地方學」風潮。藉文獻史料、田野踏查、遊戲體驗等不同方法,看見地方生活的肌理美感,喚起大眾對於地方的關切。
再加上私人、小型美術館有其優勢,一來不須像大型的公立美術館,受限於政策方向,二來不須顧及展覽的普及性,務求雨露均霑地照顧到所有媒材。方向清晰,致力發展「北投學」的鳳甲,透過展覽主題,一步步挖掘、載記與發揚北投生活的精神與風貌。
好比去(2019)年展出的「藝遊味境─北投在地風味採集計畫」,策展主題定調於「風味」。策展人邀請到「胭脂食品社」,以北投物產製作出三種發酵食品,藝術團隊「雜草稍慢」則以19種野地雜草製作成複方的雜草茶,以大鍋熬煮成的「女巫湯」,正與北投平埔族的女巫傳說遙相呼應。
至於今年,則鎖定在「身體」的主題,除了靜態展覽,也有動態的舞蹈、戲劇,交錯呼應。陶藝家彭春榮在大屯國小的陶藝課程,即是一例,藉由觀察生活中的肢體動作,化成陶藝創作的能量,也隱隱回應北投曾經存在的陶藝產業。
去年,為展覽提供作物的農友,也踏進了美術館,透過玻璃窗景,指向遠方,告訴館方:「我的田就在哪裡,我的菜都是聽農禪寺誦經聲長大的。」
「前期推廣,是我們邀請居民來美術館,中後期,是自己走出去。」葉佳蓉總結這十餘年來的策展核心概念,「走出美術館以後,反而有更多人再走進來。」她的語氣不無滿足。
沃野平疇的北投,孕育豐富的景觀資源,踏入鳳甲,便能一探究竟。
再說一段平埔族故事
因著北投與美術館的聯繫之深,「北投」開始成為大眾認識美術館的重要符碼。換言之,想了解不一樣的北投?不妨就走一趟鳳甲。
譬如近期正展出的「尋找刺桐的家─平埔族群在哪裡?」,這是以北投平埔族為主題所策畫,三年期展覽中的第二檔。
作為北投最早的主人──平埔族,因著多次的遷徙、土地徵收,加上漢化等緣故,文化資產逐漸在歷史洪流裡流失。
辦展的契機,源於若干年前,作為凱達格蘭族北投社族人公墓的場域,被強行徵收轉換成為「22號公園」,北投社後代不滿歷史被粗暴地抹去,開始一連串的抗爭行動,後來公園處雖然將之更名為「北投社三層崎公園」,但包括園內長達50公尺的歷史文化走廊,居然沒有任何的平埔族紀錄。
為弭平族人的憤怒,在文化局的委託之下,鳳甲承接下計畫,透過展覽、工作坊、講座等方式,重新講述平埔族在北投歷史上的歷史痕跡。
從失落到復振,尤其需要不厭其煩的溝通。以「保德宮」為例,這是北投社族人在漢化以後重要的信仰中心,但恰如族人公墓的命運一般,為了興建捷運,被迫拆遷,讓廟方倍覺委屈,「一開始接觸的時候,保德宮裡的大哥很退縮,不管問什麼都不想多說。」蘇珀琪回憶。
經過策展人、藝術家鍥而不捨的蹲點、搏感情,與廟方建立起情誼,保德宮不僅成了文獻史料的重要核心,也是鳳甲推廣藝術教育的重要據點。
藝術家梁廷毓在此舉辦工作坊,藉大哥們的口述,邀請民眾一起用陶土捏出「心目中的保德宮」,並計畫將作品數位化,利用3D掃瞄,重新合成到保德宮原址所在的位置。原本難以平復的傷,逐漸從中得到慰藉。
美學為本,地方學為路徑,扎根在地,厚實文化,鳳甲的存在,已然成為北投生活幸福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