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華》名人座談:新南向文化沙龍 以人為本的新住民雙向交流

在一個又是艷陽、又打著響雷的午后,《台灣光華雜誌》與臺灣亞洲交流基金會共同在思劇場進行「移動中的東南亞──從新住民看新南向」座談,與會人士不約而同提到,新住民在台灣,不只豐富了台灣文化的多元,也展現了無窮的生命力!

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董事長蕭新煌:「新南向政策」是政府重要的經濟戰略目標,在1994年李登輝總統任內就開始,可以說是南向政策1.0,帶領政府、國營與黨營事業的資金到東南亞國家;2003年陳水扁總統的南向政策可以說是第二版,但成效仍有限,沒有民間的參與。
2016年的「新南向政策」,「新」在那裡?第一就是以人為本;第二是豐富化、多樣化,還有民間的投入。既是以人為本,不要只談錢,新南向政策不管在教育、農業、醫療等面向,受益的不只財團與企業,而是兩地的人。我相信,把人際做好,錢自然就會進來。尤其在台灣就可以做新南向政策,透過工作、留學、婚姻來到台灣的國際移民,尤其是落地生根的新住民,是我們的人,要好好照顧,新南向政策可以從台灣做起。
外交部國際傳播司副司長黃志揚:《台灣光華雜誌》對於新南向文化與新住民議題,有很多的關照與報導。外交部身為支持《光華》的單位,每次出版前,我作為第一個看到的讀者,都看得津津有味。中英版出版後,也會做成東南亞語版,這是正確的方向,希望各位給予input;與台亞會的交流互動,給了我們更強的助力。各位新住民在台灣,不只帶來文化的交流與交融,豐富了台灣文化的多元性,也展現源源不斷的生命力,在座的各位都是參與的人。從文化的層面,《光華》走遍全台各角落,尤其在新住民文化議題上,所報導的精采人情故事,所累積的溫暖點滴,都是希望多介紹這個議題給台灣的人民,增加更多的了解,激盪出美麗的文化互動。

從右至左依序為《光華》總編輯陳亮君、行政院經貿辦助理談判代表黃中兆、文化臺灣基金會計畫主持人孫平、外交部國傳司副司長黃志揚、台亞會董事長蕭新煌,以及南洋台灣姐妹會理事長李佩香。

主持人/陳亮君(台灣光華雜誌總編輯):
政府在新南向政策上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可是政策的推動,也需要各個平台與基金會的支持,接下來請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與台亞會,針對2016年新南向政策推出以來,所推動的面向與具體成果,跟大家分享。

黃中兆(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助理談判代表):
我們辦公室負責台灣對外談判業務與新南向政策,不只以錢為本,也有以人為本(笑聲)。以新冠肺炎疫情來說,醫衛是新南向非常重要的元素。根據衛福部統計,即便在疫情時代,今年一至三月台灣出口至東南亞的醫療產品成長超過10%,數據超過歐美。
就貿易、投資而言,受到新冠肺炎的影響,台灣在東南亞最大的競爭對手──日本、南韓的衰退數字超過二位數,但台灣卻還有些許成長,證明新南向的正確。
在教育方面,過去從東南亞來台灣念書的學生,以馬來西亞為最多數,主要是受馬來西亞國情的影響與華僑的支持。在新南向政策的推動下,從去年開始,來自越南的學生已突破二萬人,超過馬來西亞,台灣學生去東南亞留學的人數也在增加。
至於新住民文化交流,移民署已有計劃地在推動,我們也會列為未來推動的方向。

陳定良(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助理研究員):
我從大學與研究所時期開始研究東南亞與太平洋的文學與紀錄片,常被人問到:東南亞有文學嗎?太平洋有藝術嗎?我因此想反問,我們心中衡量東南亞藝術與文化的一把尺,是不是建制化與典律化的標準?如果進而拆解這樣的標準,可以看到東南亞十分多元、交雜、繁華的文化,這是我所相信的文化價值,也帶入台亞會在新南向政策中文化交流的實踐。
台亞會目前正在進行的文化交流計劃,有四個主要方向,包括與《光華》合作的新住民文化沙龍,可以從新住民的角度,涵蓋新南向政策很多的面向。還有台亞會與越南國家文化藝術研究院、湄公河文化中心的合作,藉由藝術家與策展人的互訪,建立制度性的交流機制。未來也會著重在後疫情時代的東南亞文化交流,是否可以讓藝文工作者扮演重要的角色,成為創傷之後提供療癒的可能,打開更多的可能性。

南洋台灣姐妹會理事長李佩香分享新住民參與社區活動的點點滴滴。

主持人:
由行政院經貿辦與台亞會的分享,我們可以知道新南向政策的推動,包含的層面既深且廣,如果我們再聚焦「教育」、「人權」、「文化」與「培力」的層面來做探討(並分別舉出《光華》歷年報導為例……),接著請第一線的實務工作者分享相關工作的內容,以及提供了哪些面向與服務給新住民或東南亞人士。

孫平(文化臺灣基金會國際交流專案計畫主持人):
文化臺灣基金會從2019年開始專注發展區域性計劃,當我們思考要如何進行「東南亞文化交流」,不只是兩地藝術家的學習與交流,也試著在文化部與國藝會的政策之外,發掘在台灣隱藏的東南亞文化與養分。
尤其是我們規劃的推廣型活動,藉由新住民姐妹一開始即參與計劃的策畫,開發展演的主題,呈現新住民在台灣的文化發展與能量,這其中有許多的面向。例如2019年「打開─當代」與捏麵人Pindy Windy、印尼的藝術社群Lifepatch合作,呈現印尼的文化場景,將歷史的物件與生活的記憶串連,就是共創的活動開發。

李佩香(南洋台灣姐妹會理事長):
南洋台灣姐妹會的成立,最早在1995年,由嫁至美濃的印尼姐妹們發起的中文班開始,2002年我嫁到台灣時,我先生也幫我報名南洋姐妹會在中和的中文班。
目前南洋姐妹會三分之二的理監事都由移民的姐妹擔任,不同母語的人聚在一起開會,或許大家認為開會一個小時已經很沒有效率;但我們開一次會要三、四個小時,這些對大家來說都要練習;但這也象徵姐妹們走出孤立,成為積極的社會議題參與者。
南洋姐妹會至今做了許多文化推廣的工作,例如舉辦美食文化交流的活動,說明為什麼做這道菜背後的故事,認識我們餐桌上的家鄉,移民的生命故事。來參加活動的台灣民眾恍然大悟,原來她們過去聽到移民姐妹們聚在一起學壞的傳聞是錯誤的;聽到我們的故事,了解我們的處境,更認識真正的我們,因此我們出版了《餐桌上的家鄉》這本書。
2009年我們還成立南洋姐妹劇團,拍攝《姐妹賣冬瓜》紀錄片,也出版了「水上市場:波濤中的越南」桌遊,推動越南的文化;還有「我不想流浪」的音樂專輯,都是姐妹們真心的感受。
南洋姐妹會也推動法令政策的倡議,讓台灣在移民法、國籍法有關財力證明的提供、微罪的認定,都有對移工與新住民更友善的規定。我們也希望舉辦更多的藝術節、電影節,不只讓台灣人認識東南亞文化,也讓新移民重新認識自己的國家。

東南亞新住民在台灣食衣育樂各方面,展現多元的文化內涵與生命力。(莊坤儒攝)

主持人:
感謝文化台灣基金會與南洋台灣姐妹會生動的分享介紹,最後我舉《光華》逾40年在東南亞議題報導中,所觀察到的台灣社會演變作結。1980年代的報導,主要偏重於宣揚台灣技術輸出東南亞的成就與馬華文學受台灣影響等層面,例如〈出印尼記〉、〈新馬華文文學溯源〉……1990年代則開始有描述如何克服與適應東南亞異國文化的文章出現,如〈大馬的過埠新娘〉……2000年後則開始有新二代的報導及如何融入台灣社會的文章,如〈叫我資優生─外配之子顏永全〉、〈新移民的台灣年〉……2015年後的文章敘事手法,漸漸由向外、看外國文化的角度,到向內、新住民是台灣多元文化的一份子的轉變,如〈阮金紅用影像紀錄人生〉、〈菜市場裡的南向之路〉等,足見台灣社會正經歷從陌生、衝突、並存至融合的階段。現今新住民已成為台灣文化中的一份子,也相信新南向政策的持續推動,將有助於台灣邁向更美好的未來。

位於嘉義的越在嘉文化棧,展示越南的國服,並提供租用服務。

工作坊:新住民看新南向
在工作坊的討論中,參與者分成三組,由文化台灣基金會與南洋台灣姐妹會帶領討論,讓參與者寫下新南向政策的建議與期許,在此節錄參與者的心聲。

陳玉水(中山大學社區大學越語講師):
過去對「外籍新娘」帶著金錢婚姻、假結婚等負面連結,就像我們不會稱呼看不見的人為「瞎子」,而是稱為「盲人」。其實瞎子這個詞本身沒有問題,而是我們常會對明眼人說:「你瞎了嗎?」導致此詞被汙名化。多年來我才慢慢理解,是因為台灣社會「沒有機會認識,不是故意歧視。」而新住民要求的是平等的對待。
至於目前108課綱有母語教學,即東南語言教學,對新二代來說,光靠一週一小時是不夠的,希望給予新二代更多教材與更多元的學習機會。

劉千萍(南洋台灣姐妹會常務理事):
我是台越混血新二代,我覺得,其實新二代在台灣是存在階級感的,為什麼台灣人與西方國家生的小孩叫混血兒,我們叫新二代?為什麼學日語是第二外語,學東南亞七國語言叫做學母語?我查閱我的戶籍謄本,從我爸爸數來我是第八代,從我媽媽數來是第二代,所以你們要叫我新二代?還是舊八代呢?台灣好似哈利波特念的魔法學校,也有一頂隱形的分類帽,台灣人的分類帽太固定了,文化推廣應該要挑戰這個隱形的分類帽、打破階級感。

李眉君(僑外生在台校友聯誼會籌備委員):
我已來到台灣33年,是來台灣最久的新住民,台灣人對外國人很友善,但常因為不夠了解,不小心問了得罪人的問題,但不是故意的,希望政府或非政府組織應提供台灣有更多的管道、機會來認識新住民。

印度傳統的節慶好麗色彩節,每年在台灣舉辦,已成為不分國籍、宗教,大家都可以一起歡樂的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