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的生活進化論 從樸素懷舊到摩登多變
竹子,一直是東方文化的重要符碼。通體翠綠的竹子,清勁有節,含蓄內斂,猶若翩翩君子,它不爭豔,不搶眼,是讓人二見鍾情的物種,愛竹子的人都這麼說,「竹子,越看越有韻味。」
即便咱們沒有古人「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的閑情,也嚐過竹筍的滋味,蘇東坡「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這番話,自有道理,甚至小時頑皮,爸媽也會嚴加恫嚇,再不聽話,就請吃一頓「竹筍炒肉絲」。
來自天堂的恩物
除了餐桌上的印象,竹子也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鄉野隨處可見的竹子,過去被取來製作「竹籠仔厝」,日常坐臥的竹凳、竹椅、竹床,生活中的竹竿、竹掃帚、竹斗笠,農家婦女以竹葉包粽子,孩子玩竹蜻蜓、竹槍……。
直到更耐用的塑膠、不鏽鋼崛起,漸漸取代了傳統素材。如今說到對竹子的印象,也許只剩溪頭、京都嵐山等觀光景點的竹林小徑,或者是《臥虎藏龍》,武林高手在竹林裡過招、比劃的場景,雖然空靈飄逸,與生活卻不太相關。
倒是近年,不產竹子的歐洲卻吹起竹子熱,舉凡竹製的家具家飾、裝置藝術,大受歡迎,再加上氣候變異,溫度節節攀高,人們才發覺,竹子不僅輕盈堅韌、耐震抗候,還有生長速度快的優勢,一天生長可達30公分,三、四年即可成材,遠勝至少得30年才能使用的木料,論固碳能力,竹子優於樹木,既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也是具有發展潛力的綠建材。
因此,擁有多項優點的竹子,被歐洲人稱作是「天堂來的植物」,而台灣作為竹子的主要產地,若不曉得善加利用,豈非暴殄天物?
重振台灣竹藝之名
烈日當頭的夏日,我們乘著高鐵前往台南,預備前往竹子的重要產區。才從月台步行到大廳,就看到近期當紅的複合式餐廳「深緣及水」,店內的矮牆、隔板,包覆著綿密錯綜的竹材,在復古中帶有幾分優雅,似乎暗示著再來的采竹之鄉的旅程。
約20分鐘車程,一行人抵達龍崎。這兒的竹業發展甚早,可追溯到明清,因著獨特的丘陵地形與砂質土壤,適宜竹子生長,加上鄰近府城,讓早年龍崎、關廟便以竹產業因應興盛,主要供應台南府城所需的民生物資。
百竹園的主人、台南竹會理事長張永旺,已是竹藝世家的第五代傳人,笑說「從小竹子就是我們的噩夢」的他,不僅掌上的老繭、疤痕無數,指尖的關節也格外明顯。
當我們跟著張永旺穿梭在八甲大的園區,上百種竹子婆娑颯響,張永旺細數每種竹子的特性與觀察的結果,顯得一往情深。
見證過產業的興衰起落,張永旺對1960~1980年代竹產業鼎盛的榮景仍記憶猶新,竹編養活了許多家庭,也外銷賺取外匯,帶動台灣經濟起飛,直到石化產品的大舉入侵,舉例來說,在過去人拿竹子蓋房子、做家具,搭棚架和蚵架,甚至拿來造紙;現在不僅被塑膠家具取代,像是蚵架,為了增加浮力,也開始加入使用保麗龍,加上工資上漲等因素,再度衰退。
雖然沉寂多年,但近十年來,因環保意識的提升,竹材因著有機的優點重新被重視,產業才又有從谷底緩緩回升。幾年前LV登門拜訪,向張永旺洽談尋找合適作為精品包的竹提把原料,雖然合作未果,倒是點燃他復振竹藝的使命感。
雖然如今台灣的竹藝,終究得面對人工成本高的難題,但台灣的工藝精湛,仍遠勝中國與東南亞量產的產品,因此,甚至有歐洲設計師在完成設計圖以後,特別商請代客打樣。
張永旺說,竹編是一門需要反覆練習、不斷累積技術的工藝,基礎學得紮實,才能不斷變化,乃至創新,挑戰各式各樣的變化。
他率領著一群有志復興竹藝的子弟兵,朝高端客製化的訂作服務邁進,除了同樣發跡於那一帶的「深緣及水」,還有在小琉球的民宿「尊順祿」,以及長榮大學行政大樓等代表作。輕巧的竹篾經過藝師的巧手,以其柔韌的質地,交錯成網,從平面然後立體,以有別以往的形式,再度豐富了人們的日常,知識與技術也能傳承不熄。
以竹代木的「竹構築」
台灣的排碳量在全球排名始終居高不下,工業、建築、交通的排碳更屬「名列前茅」。當人們汲汲營營追求經濟發展,無視於生態破壞殆盡的同時,也有像甘銘源、李綠枝這對建築師夫妻檔,反其道而行。他們離開水泥叢林的台北家鄉,選擇回到親近自然的環境,想實踐天人合一的生活方式。
面對鋼材的價格,甚至比礦泉水還低的今日,「那是因為沒有把環境成本、社會成本算進去。」甘銘源這樣認為。作為建築師,因著了解燒製水泥、煉鋼過程中的排碳耗能,讓他有意識地在自己的作品降低混凝土的使用比例,轉向開發固碳、低耗能的天然材料。
過去,先在木業發達的宜蘭開業,木材自然成了他的首選素材,十多年前來到雲林落腳,也發現到了台灣竹的存在。竹子生長速度快,俗語說「存三去四不留七」,四年最好伐除,七年竹材就已太老不堪用,竹子甚至還能取代需以遙遠航運送來的進口木材,也因此開啟了他們「以竹代木」的想像。
由於傳統產業斷鏈已久,想將竹材重新使用在現代建築,只能從源頭開始。他們踏入產地重新尋覓合適的原料,也用科學的方法探索竹材的特性與理想的使用方式,並結合鋼纜、螺桿等現代材料,開發出標準化的接頭設計,可兼顧建築的強度與施工上的便利性。
甘銘源提到,竹材因纖維的澱粉質含量高,故傳統竹屋常發生蟲蛀的問題,但他觀察到,竹子長出竹筍後的三個月,因養分都供給了竹筍,澱粉質含量降到最低,便是砍伐的最佳時機,他們與竹山的加工廠合作,將剛砍下來的竹子用天然的方式殺菁、乾燥,讓含水率降到10%以下,乾燥後的竹材呈現出深淺不一的黃褐色,不僅韻味足,也是耐久堅固的良材。
近年,甘銘源在雲林農博、故宮南院、台中華德福大地實驗學校等案,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這些作品,符合他對建築輕盈、開放、融於自然的偏好與旖旎想像。倘若,遠在峇里島的竹構旅店Bambu Indah,都能以其親近大地、連結風土的特點,而成為全世界遊客爭相慕名前往的景點,近在台灣,萬分困難才誕生的竹構建築,亦是值得我們珍視的文化資產。
科技創造竹業商機
根據研究統計,國內的竹林面積約18萬3,000公頃,粗估有15億支,當政府近來喊出國產材政策,也觸動了人們開始關注竹材潛在的利用價值。
在台灣竹產業重鎮的竹山,除了藝師的創作,專做日本人生意,指名非得要以台灣桂竹做成的竹劍,更是當地人引以為豪的「台灣之光」。然而,由於成本考量,目前僅前半段在台灣生產,後半段均已外移至中國大陸或東南亞。
自九二一大地震重創中部,危機繼而帶來轉機,農委會便結合工研院,以復甦在地產業為由,致力推動國內竹產業發展,也為了提高國內的竹產業競爭力,以期根留台灣,確立下不採大宗量產,而改以高技術含量的民生精品的路線,不僅主張「全竹利用」,也成立技術諮詢平台協助民間廠商。
「這些年來,我們已經開發出三百多種產品,產值達數十億元。」工業技術研究院資深研究員黃盈賓,向我們展示以竹子做成的各式產品。
經過高溫燒製的竹稈,成為生物炭,可除臭、淨化水質,還有遠紅外線的功能;在炭化過程,所產生的煙霧與水氣,經蒐集後則是竹醋液,可用來驅蟲防蚊,還可以泡澡,甚至拿來製作清潔用品或化妝品。
民間也有業者如元宇生技,近年才從海外回流設廠,主力產品便是以台灣竹加工成板材,再製作成家具,瞄準的就是未來看好的國際綠建材市場;坊間近來也有以竹子做成的牙刷、眼鏡為主的文創雜貨,正以其獨特性、客製化的特點,搶攻小眾市場。
竹子,從過去的素樸到現今的時尚,它多工與容易親切的特點不曾改變,即便時代更迭,物換星移,依舊能再與人們相伴,長長久久。
即便咱們沒有古人「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的閑情,也嚐過竹筍的滋味,蘇東坡「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這番話,自有道理,甚至小時頑皮,爸媽也會嚴加恫嚇,再不聽話,就請吃一頓「竹筍炒肉絲」。
竹子,一直是東方文化的重要符碼。
來自天堂的恩物
除了餐桌上的印象,竹子也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鄉野隨處可見的竹子,過去被取來製作「竹籠仔厝」,日常坐臥的竹凳、竹椅、竹床,生活中的竹竿、竹掃帚、竹斗笠,農家婦女以竹葉包粽子,孩子玩竹蜻蜓、竹槍……。
直到更耐用的塑膠、不鏽鋼崛起,漸漸取代了傳統素材。如今說到對竹子的印象,也許只剩溪頭、京都嵐山等觀光景點的竹林小徑,或者是《臥虎藏龍》,武林高手在竹林裡過招、比劃的場景,雖然空靈飄逸,與生活卻不太相關。
倒是近年,不產竹子的歐洲卻吹起竹子熱,舉凡竹製的家具家飾、裝置藝術,大受歡迎,再加上氣候變異,溫度節節攀高,人們才發覺,竹子不僅輕盈堅韌、耐震抗候,還有生長速度快的優勢,一天生長可達30公分,三、四年即可成材,遠勝至少得30年才能使用的木料,論固碳能力,竹子優於樹木,既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也是具有發展潛力的綠建材。
因此,擁有多項優點的竹子,被歐洲人稱作是「天堂來的植物」,而台灣作為竹子的主要產地,若不曉得善加利用,豈非暴殄天物?
輕盈柔韌的竹篾交錯編織,實用外兼具樸實親民的美感。
重振台灣竹藝之名
烈日當頭的夏日,我們乘著高鐵前往台南,預備前往竹子的重要產區。才從月台步行到大廳,就看到近期當紅的複合式餐廳「深緣及水」,店內的矮牆、隔板,包覆著綿密錯綜的竹材,在復古中帶有幾分優雅,似乎暗示著再來的采竹之鄉的旅程。
約20分鐘車程,一行人抵達龍崎。這兒的竹業發展甚早,可追溯到明清,因著獨特的丘陵地形與砂質土壤,適宜竹子生長,加上鄰近府城,讓早年龍崎、關廟便以竹產業因應興盛,主要供應台南府城所需的民生物資。
百竹園的主人、台南竹會理事長張永旺,已是竹藝世家的第五代傳人,笑說「從小竹子就是我們的噩夢」的他,不僅掌上的老繭、疤痕無數,指尖的關節也格外明顯。
當我們跟著張永旺穿梭在八甲大的園區,上百種竹子婆娑颯響,張永旺細數每種竹子的特性與觀察的結果,顯得一往情深。
見證過產業的興衰起落,張永旺對1960~1980年代竹產業鼎盛的榮景仍記憶猶新,竹編養活了許多家庭,也外銷賺取外匯,帶動台灣經濟起飛,直到石化產品的大舉入侵,舉例來說,在過去人拿竹子蓋房子、做家具,搭棚架和蚵架,甚至拿來造紙;現在不僅被塑膠家具取代,像是蚵架,為了增加浮力,也開始加入使用保麗龍,加上工資上漲等因素,再度衰退。
雖然沉寂多年,但近十年來,因環保意識的提升,竹材因著有機的優點重新被重視,產業才又有從谷底緩緩回升。幾年前LV登門拜訪,向張永旺洽談尋找合適作為精品包的竹提把原料,雖然合作未果,倒是點燃他復振竹藝的使命感。
雖然如今台灣的竹藝,終究得面對人工成本高的難題,但台灣的工藝精湛,仍遠勝中國與東南亞量產的產品,因此,甚至有歐洲設計師在完成設計圖以後,特別商請代客打樣。
張永旺說,竹編是一門需要反覆練習、不斷累積技術的工藝,基礎學得紮實,才能不斷變化,乃至創新,挑戰各式各樣的變化。
他率領著一群有志復興竹藝的子弟兵,朝高端客製化的訂作服務邁進,除了同樣發跡於那一帶的「深緣及水」,還有在小琉球的民宿「尊順祿」,以及長榮大學行政大樓等代表作。輕巧的竹篾經過藝師的巧手,以其柔韌的質地,交錯成網,從平面然後立體,以有別以往的形式,再度豐富了人們的日常,知識與技術也能傳承不熄。
竹藝師張永旺將自家土地規劃成「百竹園」,在此種植、研究,實踐自己的竹子夢。
以竹代木的「竹構築」
台灣的排碳量在全球排名始終居高不下,工業、建築、交通的排碳更屬「名列前茅」。當人們汲汲營營追求經濟發展,無視於生態破壞殆盡的同時,也有像甘銘源、李綠枝這對建築師夫妻檔,反其道而行。他們離開水泥叢林的台北家鄉,選擇回到親近自然的環境,想實踐天人合一的生活方式。
面對鋼材的價格,甚至比礦泉水還低的今日,「那是因為沒有把環境成本、社會成本算進去。」甘銘源這樣認為。作為建築師,因著了解燒製水泥、煉鋼過程中的排碳耗能,讓他有意識地在自己的作品降低混凝土的使用比例,轉向開發固碳、低耗能的天然材料。
過去,先在木業發達的宜蘭開業,木材自然成了他的首選素材,十多年前來到雲林落腳,也發現到了台灣竹的存在。竹子生長速度快,俗語說「存三去四不留七」,四年最好伐除,七年竹材就已太老不堪用,竹子甚至還能取代需以遙遠航運送來的進口木材,也因此開啟了他們「以竹代木」的想像。
由於傳統產業斷鏈已久,想將竹材重新使用在現代建築,只能從源頭開始。他們踏入產地重新尋覓合適的原料,也用科學的方法探索竹材的特性與理想的使用方式,並結合鋼纜、螺桿等現代材料,開發出標準化的接頭設計,可兼顧建築的強度與施工上的便利性。
甘銘源提到,竹材因纖維的澱粉質含量高,故傳統竹屋常發生蟲蛀的問題,但他觀察到,竹子長出竹筍後的三個月,因養分都供給了竹筍,澱粉質含量降到最低,便是砍伐的最佳時機,他們與竹山的加工廠合作,將剛砍下來的竹子用天然的方式殺菁、乾燥,讓含水率降到10%以下,乾燥後的竹材呈現出深淺不一的黃褐色,不僅韻味足,也是耐久堅固的良材。
近年,甘銘源在雲林農博、故宮南院、台中華德福大地實驗學校等案,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這些作品,符合他對建築輕盈、開放、融於自然的偏好與旖旎想像。倘若,遠在峇里島的竹構旅店Bambu Indah,都能以其親近大地、連結風土的特點,而成為全世界遊客爭相慕名前往的景點,近在台灣,萬分困難才誕生的竹構建築,亦是值得我們珍視的文化資產。
位於高鐵台南站的「深緣及水」,店內以竹編作為裝飾材,古樸又不失典雅,別具特色。
科技創造竹業商機
根據研究統計,國內的竹林面積約18萬3,000公頃,粗估有15億支,當政府近來喊出國產材政策,也觸動了人們開始關注竹材潛在的利用價值。
在台灣竹產業重鎮的竹山,除了藝師的創作,專做日本人生意,指名非得要以台灣桂竹做成的竹劍,更是當地人引以為豪的「台灣之光」。然而,由於成本考量,目前僅前半段在台灣生產,後半段均已外移至中國大陸或東南亞。
自九二一大地震重創中部,危機繼而帶來轉機,農委會便結合工研院,以復甦在地產業為由,致力推動國內竹產業發展,也為了提高國內的竹產業競爭力,以期根留台灣,確立下不採大宗量產,而改以高技術含量的民生精品的路線,不僅主張「全竹利用」,也成立技術諮詢平台協助民間廠商。
「這些年來,我們已經開發出三百多種產品,產值達數十億元。」工業技術研究院資深研究員黃盈賓,向我們展示以竹子做成的各式產品。
經過高溫燒製的竹稈,成為生物炭,可除臭、淨化水質,還有遠紅外線的功能;在炭化過程,所產生的煙霧與水氣,經蒐集後則是竹醋液,可用來驅蟲防蚊,還可以泡澡,甚至拿來製作清潔用品或化妝品。
民間也有業者如元宇生技,近年才從海外回流設廠,主力產品便是以台灣竹加工成板材,再製作成家具,瞄準的就是未來看好的國際綠建材市場;坊間近來也有以竹子做成的牙刷、眼鏡為主的文創雜貨,正以其獨特性、客製化的特點,搶攻小眾市場。
竹子,從過去的素樸到現今的時尚,它多工與容易親切的特點不曾改變,即便時代更迭,物換星移,依舊能再與人們相伴,長長久久。
以竹子做成的各樣精品小物,結合了工藝技術與文創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