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IP翅膀,讓創作起飛 台灣內容產業推手──奇異果文創
數百年前,印刷術透過具有邏輯、線性特質的文字,建立「紙本閱讀」型態,讀寫文化因此誕生,並從基礎教育開始,構築人們的生活與世界觀;接著網路與聯網裝置出現,對文創產業來說,這些媒介革命、資訊革命,徹底翻轉了該型態,閱讀形式再也不受到紙張拘束,打破過去矗立在文字間的高牆,也開啟大眾除紙本外,另一種「閱讀」模式。這一巨變,讓承載知識、文化與娛樂的「內容IP(智慧財產權,Intellectual Property,以下簡稱IP)」成為主角,衝擊全球各大產業。
越來越龐大的創作及資訊內容,越來越便利的獲取途徑,宣告著以IP為(閱讀)核心的全球文創競爭時代來臨。
各產業中以出版產業首當其衝,紛紛進行多角化經營,透過轉譯IP將出版業轉型成文化產業,其中有家異軍突起的獨立出版社「奇異果文創」(以下簡稱奇異果),另闢蹊徑,用獨特的方式開發、產製,推動台灣在地的、原創的IP,他們不只關注自家的文創產品,而是認為台灣文創產業是生命共同體,只要將選手(文創者)、教練(文創產業經營者)及投資方(政府力量)這支國家隊都準備好,擬定良好經營策略和商業模式,台灣就能加入這場IP世界盃,一爭天下。
全球IP競爭,比內容更比題材
文化部文化內容策進院於去(2020)年底公布一份「文化內容消費趨勢調查」報告,透露出國人未來的「閱讀」輪廓。
奇異果經常受邀參與文策院的諮詢會議提供意見,「只要是文創IP,」奇異果創意總監劉定綱說,「無論是否經由奇異果出版,都是我們想推動的。」奇異果同時也觀察到國家機構已經在出力,例如延續CCC(Creative Comic Collection)創作集數位平台;而國內相關業者也意識到IP產業要走向國際。
「現在的IP產業是,內容可以直接變產業。不管要用什麼方式消費販賣,要賣的都是裡面的內容,這就是現在所稱的IP。」劉定綱解釋為何IP產業範圍廣大,並指出了很重要的一點:「壯大IP產業要有數位平台,且IP經濟要靠複數作品形式,以保持市場熱度。」
IP已然成為全球級現象,它透過手機、頻道、平台、APP……席捲著影視、音樂、文學、圖片及社交群體,用難以想像的廣大範圍,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要拍個YouTube影片,從腳本到呈現畫面,同時存在著影片、圖像、文字(字幕或嵌合在畫面上的關鍵字)和聲音。」劉定綱舉了這個現今經濟效益巨大的IP平台為例,「在資訊革命之後,誕生了多元複合的媒介形式,其中部分創作者採取了IP經營策略,使之成功。」
全球IP最龐大最成功的,非漫威電影宇宙(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以下簡稱漫威)莫屬。其原創漫畫中有54個英雄,每個都能各別獨立成為龐大的IP產業。「儘管大眾仍然最習慣文字,但已然不夠,還要有別的媒介,要有更多的內容串聯。漫威的『復仇者聯盟』就是非常好的示範。」劉定綱說,「在『復仇者聯盟』系列之後,仍持續產出『IP系列作品的新作』,讓大眾保持關心劇中所有角色的前傳、番外故事等。甚至還有IP衍生品,藉此讓『創作內容』得以產生更高價值且能延續下去。」
IP競爭至今,除了內容重要,題材更是重要。「人們的閱讀口味不再侷限於經典,好的IP,能用大眾娛樂形式,讓閱讀者感動、省思、產生共鳴,進而檢視人生和關注社會現象。」奇異果總編輯廖之韻認為,閱讀口味的演變,是資訊爆炸時代的必然現象,卻也讓IP創作與文化思想、生活議題等產生強大連結。
台灣IP不輸國際
IP產業為創作打造了強而有力的翅膀,並連動全世界。那麼台灣呢?「台灣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文化內容。」劉定綱說:「台灣民間社會各種本土在地文化消費意識的興起,成為台灣IP創作的養分。」
除了社會學,也是資深漫畫研究者,劉定綱認為漫畫具有很高的閱讀價值:「漫畫本來就有圖有文,而且漫畫裡的文字其實很多,只是它多了圖像或分鏡的輔助,成了連環圖像,讓媒介的形式,正在逐漸被顛覆與突破。」
奇異果出版漫畫並不是為了圖像本身的價值,而是為了揭露IP裡的深度議題。「台灣有許多漫畫家的作品都是關於台灣歷史、在地文化或民俗風情。這些都是非常珍貴的、專屬台灣的且可以走向國際的IP。」劉定綱說。
越來越龐大的創作及資訊內容,越來越便利的獲取途徑,宣告著以IP為(閱讀)核心的全球文創競爭時代來臨。
各產業中以出版產業首當其衝,紛紛進行多角化經營,透過轉譯IP將出版業轉型成文化產業,其中有家異軍突起的獨立出版社「奇異果文創」(以下簡稱奇異果),另闢蹊徑,用獨特的方式開發、產製,推動台灣在地的、原創的IP,他們不只關注自家的文創產品,而是認為台灣文創產業是生命共同體,只要將選手(文創者)、教練(文創產業經營者)及投資方(政府力量)這支國家隊都準備好,擬定良好經營策略和商業模式,台灣就能加入這場IP世界盃,一爭天下。
不像一家出版社的奇異果文創,定期開立不同頻道,探討「別人家的內容IP」。異業結合、跨界合作,對奇異果來說,能結好果的就是好樹。
全球IP競爭,比內容更比題材
文化部文化內容策進院於去(2020)年底公布一份「文化內容消費趨勢調查」報告,透露出國人未來的「閱讀」輪廓。
奇異果經常受邀參與文策院的諮詢會議提供意見,「只要是文創IP,」奇異果創意總監劉定綱說,「無論是否經由奇異果出版,都是我們想推動的。」奇異果同時也觀察到國家機構已經在出力,例如延續CCC(Creative Comic Collection)創作集數位平台;而國內相關業者也意識到IP產業要走向國際。
「現在的IP產業是,內容可以直接變產業。不管要用什麼方式消費販賣,要賣的都是裡面的內容,這就是現在所稱的IP。」劉定綱解釋為何IP產業範圍廣大,並指出了很重要的一點:「壯大IP產業要有數位平台,且IP經濟要靠複數作品形式,以保持市場熱度。」
IP已然成為全球級現象,它透過手機、頻道、平台、APP……席捲著影視、音樂、文學、圖片及社交群體,用難以想像的廣大範圍,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要拍個YouTube影片,從腳本到呈現畫面,同時存在著影片、圖像、文字(字幕或嵌合在畫面上的關鍵字)和聲音。」劉定綱舉了這個現今經濟效益巨大的IP平台為例,「在資訊革命之後,誕生了多元複合的媒介形式,其中部分創作者採取了IP經營策略,使之成功。」
全球IP最龐大最成功的,非漫威電影宇宙(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以下簡稱漫威)莫屬。其原創漫畫中有54個英雄,每個都能各別獨立成為龐大的IP產業。「儘管大眾仍然最習慣文字,但已然不夠,還要有別的媒介,要有更多的內容串聯。漫威的『復仇者聯盟』就是非常好的示範。」劉定綱說,「在『復仇者聯盟』系列之後,仍持續產出『IP系列作品的新作』,讓大眾保持關心劇中所有角色的前傳、番外故事等。甚至還有IP衍生品,藉此讓『創作內容』得以產生更高價值且能延續下去。」
IP競爭至今,除了內容重要,題材更是重要。「人們的閱讀口味不再侷限於經典,好的IP,能用大眾娛樂形式,讓閱讀者感動、省思、產生共鳴,進而檢視人生和關注社會現象。」奇異果總編輯廖之韻認為,閱讀口味的演變,是資訊爆炸時代的必然現象,卻也讓IP創作與文化思想、生活議題等產生強大連結。
奇異果版普通高中課本,透過全面的內容形式改革和插畫配圖後,不僅帶動高中學生思辨行為,更被譽為「史上最美高中課本」。
台灣IP不輸國際
IP產業為創作打造了強而有力的翅膀,並連動全世界。那麼台灣呢?「台灣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文化內容。」劉定綱說:「台灣民間社會各種本土在地文化消費意識的興起,成為台灣IP創作的養分。」
除了社會學,也是資深漫畫研究者,劉定綱認為漫畫具有很高的閱讀價值:「漫畫本來就有圖有文,而且漫畫裡的文字其實很多,只是它多了圖像或分鏡的輔助,成了連環圖像,讓媒介的形式,正在逐漸被顛覆與突破。」
奇異果出版漫畫並不是為了圖像本身的價值,而是為了揭露IP裡的深度議題。「台灣有許多漫畫家的作品都是關於台灣歷史、在地文化或民俗風情。這些都是非常珍貴的、專屬台灣的且可以走向國際的IP。」劉定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