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福爾摩沙 馬偕牽成的台加情緣

在與加拿大安大略省左拉鎮相距超過一萬一千公里的台灣淡水,有一條街被命名為「馬偕街」,每年6月2日是淡水公定的「馬偕日」。走訪淡水,在老街上一定會遇到蓄著大鬍的馬偕銅像;近年來古道健走日盛,許多人走踏淡蘭古道,重訪馬偕當年的宣教之路。這位來自加拿大的宣教師George Leslie Mackay(漢名偕叡理,台灣人暱稱「馬偕博士」),他是加拿大長老教會首位海外宣教師,在傳教、醫療、教育各方面,留給台灣無價的珍寶。

因為他的到來,台灣自此有位大鬍子的「偕牧師」,他娶了在地女子張聰明,加拿大因此有了一位說著一口流利台語的「台灣女婿」,加拿大也多了位充滿自信的「福爾摩沙新娘」。隔著太平洋相望的兩個國家——台灣與加拿大,因著馬偕,有了特殊的連結。

「我聽到一個聲音對我說:『就是這個地方。』」馬偕在《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以下簡稱「回憶錄」)寫下這句話,就像是《舊約》聖經裡,上帝許諾給亞伯拉罕的應許之地,但那非神賜的迦南美地,馬偕來台灣是拓荒,面對的是考驗。

淡水真理大學內的「理學堂大書院」是台灣首見的新式學校。(林格立攝)

融入在地
1844年出生加拿大安大略省左拉鎮,馬偕從小便立下要往海外宣教的志向。他在27歲那年受封立為牧師,隨之啟程前往東方,先到日本橫濱、香港、汕頭等地,經過打狗(今高雄),1872年3月9日,他從海路登陸淡水。
1858年,淡水依據《天津條約》開港,北台灣自此打開門戶迎向世界;但另一方面,社會尚未開化,族群衝突、械鬥頻繁,台灣神學研究學院助理教授鄭仰恩描述了馬偕所遭遇的台灣。但,險惡的環境阻絕不了馬偕的心志,馬偕的先祖是蘇格蘭高地人,移民至加拿大拓荒,其血液裡流淌的是強悍與不屈,他早期在台灣的生活艱困,卻不以為苦,行動派的他,為了傳教更是奮不顧身。
語言是融入在地的關卡,馬偕在回憶錄中寫下,在前往東方的旅程中,閱讀了許多講述中國的書籍,了解東方的文化習俗;之後更利用各種機會學漢字,練習台語語調,他還向放牛的牧童學習最在地的用語。《馬偕日記》裡寫道:「這個語言擋在我和住民的中間,如不將它移開就是死亡。」馬偕在三月初登陸淡水,不到五個月他已經能用台語講道了。
雖是外國人的長相,但馬偕能夠說著一口流利的台語,總引人好奇,想聽聽他說什麼。從事宗教研究的真理大學校牧王榮昌則指出,馬偕總是頻繁地走入地方,接觸人群,一馬當先的行動,大家能感受到他真心地關心人民的苦痛,讓人感覺「這個鬍鬚番,是跟我們在一起的」,也因此人民願意聽他說話,進而信教成為信徒。
而他徒步佈道的形式,在台灣走透透,走訪宜蘭就有28次之多,甚至登上龜山島、彭佳嶼,這更是他融入台灣的例證。

馬偕之子偕叡廉創設的淡江中學,其八角塔校舍培育了無數台籍菁英。(林格立攝)

醫療先行
「與早期來台的宣教士一樣,他們必須藉助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事物作連結,突破在地人敵視的心防,所以最常見的就是醫療。」鄭仰恩說。
馬偕來台之前受過基礎的醫療訓練,他在日記中記錄著,3月在淡水一找到落腳處,6月即開始醫療工作。除了用奎寧劑治療瘧疾,並且會要求病人吃流質食物、做運動,並呼吸新鮮空氣。此外,回憶錄中曾寫著,「在地人對牙病懷有許多迷信,當時的人相信牙痛是因為牙齒裡面黑頭蟲在作怪。」馬偕藉由拔牙幫居民解除疼痛,得到紓解,也因此一手聖經、一手鉗子是馬偕留給人最深刻的印象。根據他自述,他親自拔了兩萬一千顆以上的牙齒,一個小時可以拔超過100顆牙齒,許多老相片中,都留下他拔牙的經典畫面。
此外,淡水做為國際通商口岸,有多國洋商進駐,洋商們會共同聘僱公醫,馬偕即與公醫合作,救治病弱的人。1880年,馬偕成立「滬尾偕醫館」,經費是來自美國底特律的馬偕夫人為紀念亡夫馬偕船長的捐款,偕醫館在清法戰爭時救助了許多傷患,亦是北台灣最早的西醫院。
馬偕過世後,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北中會在今中山北路籌設醫療中心,為紀念北台灣的醫療先驅,定名為馬偕紀念醫院,如今馬偕紀念醫院在需要的地區、領域皆適時伸出援助的手,傳承馬偕精神。

目前還留存的淡水女學校牌樓,此地是台灣女子首學。(林格立攝)

全人教育精神
現今淡水真理大學內的「理學堂大書院」是台灣首見的新式學校。1882年,赴加拿大述職的馬偕在家鄉募得基金,並以家鄉「牛津郡」命名「Oxford College」,又稱「牛津學堂」。
此前,馬偕的授課是「在大榕樹下以蒼空為頂,青草為蓆」的「逍遙學院」,知識不只是在書本中,他帶著學生體驗自然,認識生態,在《馬偕日記》中記錄,除了講述神學與聖經外,他還帶領學生學習地理、天文、解剖學、地質、植物、動物、醫學、臨床實習等;外出佈道時,更不忘採集植物、礦物,收集原住民的文物。
這樣的課程,鄭仰恩解釋是來自蘇格蘭啟蒙運動的精神,「當今所謂的現代世界觀都是啟蒙運動時建立起來的。」17~18世紀,當時歐洲各國啟蒙運動聚焦在科學、醫學、教育等各領域,開啟了現代化的發展歷程,「蘇格蘭很特別,蘇格蘭的啟蒙運動最終聚焦在『教育』,旨在訓練人成為一個有社會良知的知識分子。」
如此的教育概念與當今的通識教育——培育個人全方面對世界的認識與獨立自主的思辨能力——遙相呼應,也因此有人說,牛津學堂可算是台灣通識課程的先驅。
馬偕過世後,其獨子偕叡廉在1914年成立了淡江中學的前身「淡水中學校」,從制度面培育台灣人才,在八角塔校舍養成了無數台籍菁英,貢獻所長,效力社會;淡江中學校史館館長王朝義細數著,如台灣第一位女醫生蔡阿信、革新台灣護理制度及教育的鍾信心、帶領台灣從威權走向民主的前總統李登輝、被尊為台灣文學之母的文壇前輩鍾肇政,都是出身此校園。

馬偕遺言埋骨台灣,至親家人也長眠於此。(林格立攝)

送給台灣的禮物
閱讀馬偕的文獻,世界地圖是資料中會不時出現的物件。
在1872年5月8日《馬偕日記》裡面記錄:「掛起一張一張世界地圖並開始教導阿華(嚴清華,馬偕的第一位子弟)。他因此大開眼界,如同美國俚語所說:「脫掉手套」(With gloves off)。」
從現存牛津學堂的老照片中,可以依稀看見牆壁上張貼的一張世界地圖,想那時候的學子從地圖知道了台灣的位置,也了解這個世界何其廣大。
又一則鄭仰恩與我們分享的小故事,台灣第三任總督乃木希典將軍去北投社頭目家裡拜訪,赫然發現牆上有一張世界地圖,一問才知道是馬偕相贈的。「這代表馬偕的世界觀,他很希望把在加拿大、蘇格蘭所經驗到的開明世界帶到台灣來。讓台灣人認識世界,也認識自己。知道自己不只是活在台灣,也是跟世界可以接軌、同步的。」
而讀過馬偕回憶錄的人,對書中記錄包羅萬象的台灣一定印象深刻。除了從地質、動物、植物、人種學的觀察,驚嘆馬偕的博學多聞外,更會因馬偕的幽默而微笑,像他寫「蚊子:只有母蚊會盯人,但是因為她辦事效率太高,因此不論是皇帝的王宮或是乞丐的草棚,都要掛蚊帳,才能安心地睡覺。」「芒果:北台灣的芒果實在無法讚美,因為它的味道像松節油一樣。」他更觀察台灣人用了香蕉的樹幹纖維織成夏布,檳榔可作為和解的禮物等等,還記錄多次與爬蟲類「蛇」相遇的有趣經過。馬偕寫下:「每一片葉子都是一種語言,每一朵花都是一個聲音。」從萬事萬物中去領略世界的秩序,馬偕對於福音的定義是很寬廣的,更希望藉由認識更廣闊的世界,進而了解背後創造宇宙秩序的上帝,鄭仰恩闡釋。

淡水捷運站公共空間的「馬偕上陸淡水150週年」展覽,一幅幅珍貴的檔案照片,帶我們領會馬偕的足跡。(林格立攝)

女力賦權
在那時封建保守的台灣,馬偕更為在地的女性開闢了一條新的路徑。他創立了「婦學堂」、「女學堂」,為台灣女子教育的嚆矢,受此新教育的薰陶,女性能汲取新知、發展志業,不再囿於家庭的束縛,進一步改變了婦女的社會地位。
只是,「馬偕並非女權的倡議者,他是本出於人道關懷,同情女性處境,對弱勢伸出援手。」王榮昌解釋。但那樣的行動,甚至翻轉了台灣女子的一生,張聰明即是一例。
孑然一身來台的馬偕,因為社會氛圍性別界線嚴謹,他所欲宣揚的福音無法親近在地婦女。馬偕透過引介,娶了五股坑信徒陳塔嫂的養孫女,並將她改名為張聰明(本名蔥仔)。
張聰明成了馬偕的牽手,馬偕是她的老師,帶領她認識世界,張聰明也成為馬偕最得力的助手,在女學堂授課。馬偕兩次回加拿大述職,都帶著張聰明同行,她在加拿大能以英語接受媒體採訪,從容應對;研究者考據他們的路線,張聰明被認為是台灣首位環遊世界的女性,而從她留下的照片中,更看出張聰明在生命翻轉後,眉目所展現的自信風采。

長長久久的思念
1901年,馬偕因喉癌病逝,年僅57歲,結束了他探險而豐富的一生。他遺言埋骨台灣,留在淡江中學內的馬偕墓園,至親家人也長眠於此。2021年,馬偕家族第三代過世,淡江中學也在墓園裡立碑紀念,讓台灣人久久想念。
長年投入淡水文史工作的蘇文魁,從20多年來社區營造的歷程,提點了馬偕對台灣的重要性:「在台灣近代史中未曾有一位外國人和一個地方的歷史文化如此不可分割。百餘年後仍然能累積龐大的能量幫助地方發展,不僅變換地方文化氣質,也改變城鎮風貌、帶動地方產業。」
確實如此,台灣與加拿大的緣分,從馬偕登陸淡水的150年前就牽起,馬偕的徒子徒孫仍活耀在北台灣從事傳教的事工。1995年底,淡水老街上立起了馬偕的半身雕像,2000年,加拿大牛津郡與淡水結為姊妹市,2015年,淡江中學與加拿大牛津郡Woodstock Collegiate Institute締結為姊妹校,加拿大馬偕委員會與台灣多年來互訪交流;淡江中學和真理大學是加拿大友人來台必訪的景點之一。台灣不忘感恩,2020年因Covid-19疫情,台灣政府和民間陸續捐助超過200萬個醫療口罩及防護用品給加國,其中更特別送到安大略省和牛津郡,共同抗疫。
2022年,中華郵政推出了馬偕來台150週年紀念郵票;淡水捷運站公共空間進行「馬偕上陸淡水150週年」展覽,一幅幅珍貴的檔案照片,帶我們領會馬偕的足跡。隨著3月9日登陸日的到來,在馬偕故居、牛津學堂都設有特展,各方舉辦的馬偕紀念音樂會、聯合慶典禮拜、「在歷史長廊中重尋馬偕宣教蹤跡」體驗行程等活動,要我們不忘馬偕對台灣這塊土地的愛與貢獻。
為宣教而渡海來台的馬偕,他的生命與台灣土地緊密交織,寫成了台灣的歷史。他傳道的29年中,設立了60所教會,培訓了數十位的在地傳道人。他曾說,台灣是他選擇的家鄉,加拿大是他的祖家,台灣是他認同且委身之地,這份精神在馬偕來台宣教150周年之際,讓人永久懷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