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鳩嗚」──香港不合作運動的擴散

作者為資深評論家、專欄作家、中共黨史學者。曾擔任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院長張五常教授助理研究員,研究中國政經改革。

* * *

香港雨傘革命,79天終於清場而告一段落。不論是占中三子的戴耀廷,還是專上學聯的周永康,都表示事情並未結束,如果矛盾得不到解決,未來可能出現暴動!這些並非危言聳聽,因為旺角就出現多次流血衝突,警民相互追逐,如同巷戰。

在金鐘清場前夕,還出現學生的勇武派,組織「學生前線」。成立僅一天,臉書已有過萬點讚,負責人說已收到過百人希望加入組織,目前核心成員有十多人,當中有一名中學生,其餘為本地大專生。雖然清場時,他們沒有活動,但是沒有人知道他們甚麼時候會採取行動。

反抗精神已點燃 街頭將取代議會

也無論是占中三子還是雙學(專上學聯與學民思潮)的領導人,都表示繼續抗爭的決心,也表示了要進行策略上的轉變。例如占中三子之一的陳健民估計主流泛民的議會路線將被街頭路線全面取替,因占領者正思考將運動轉化至參與區議會和立法會選舉,「用新生代的選票踢走保皇黨」,故此不擔心青年在清場後被失敗感淹沒,呼籲大家應思考更多如水流動的抗爭方式,讓「抗命不認命」的精神延續下去。

因為基本法在架構上已經注定泛民不可能在立法會取得多數,因此在中共阻擋普選的情況下,街頭運動將可能取代議會路線,因為議會已經淪為清談俱樂部。然而街頭運動如何能夠有效,給當政者形成壓力,的確要研究出戰略戰術出來。

在9月22日學生開展罷課以後,曾經有幾百學生遊走不同地區,讓警察疲於奔命,最後占領金鐘,與政府開展「陣地戰」。在9月28日政府用催淚彈與胡椒水圍攻金鐘占領區時,市民另外開闢銅鑼灣、旺角戰場,聲援金鐘來分散警力,讓占領運動進入高潮。但是此後情況逐漸對占領者不利,因為政府以逸待勞,而占領者拿不出進一步可以對付政府的辦法。於是聲勢逐漸衰落,即使開展若干反擊,也挽回不了頹勢。

這不是否定占領。因為占領本身所形成的陣勢,以及延長到79天,引發國際關注,對中國未來的反抗運動、對台灣的九合一選舉,都產生積極影響。但是死守陣地,也捆住了自己。如果當時也分出一部分兵力,到處開展游擊戰,政府可能就難用拖延戰術來拖垮占領。

Shopping消費 「購物」轉為「鳩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