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後驕陽》拍出屬於台灣的時代劇

以台灣傳統製鞋業為主軸,《雨後驕陽》透過一個充滿厚度的故事,拍出產業的興衰和大時代裡小人物的掙扎處境,強調做人做事的道理。在日、韓劇當道的台灣,走出自己的一條路,粉絲團人數突破五萬……

黃榮燦(檢場飾)、金牡丹(楊貴媚飾)經營鞋店,賣自己格子場做的鞋,是台灣當時社會的寫照。


《雨後驕陽》

頻道:台視、年代MUCH台、壹電視綜合台首播
類型:劇情片
導演:周曉鵬、葉鴻偉
製作:陳慧玲
編劇:溫怡惠、李義澤
主演:陳博正、楊貴媚、檢場、尹昭德、鍾欣凌、韓宜邦、楊子儀、陳怡嘉
集數:80集
首播:2014年3月24日~2014年7月31日
──────────────────────
劇情:4顆星 ★★★★☆
演技:4顆星 ★★★★☆
拍攝手法:4顆星 ★★★★☆
社會意義:4顆星 ★★★★☆

你有多久沒看台灣八點檔了?早期全家人吃完晚餐一同圍在客廳,享受一小時八點檔戲劇時光的樂趣,曾幾何時已隨著戲劇生態的改變、適合闔家觀賞的連續劇越來越少而逐漸消失……

近年來,大量日、韓劇和陸劇在晚間八點播出,戲劇類型更區分出不同的觀眾群。台灣自製的八點檔戲劇會不會走入歷史?以台語發音,卻在年輕世代間造成討論話題的《雨後驕陽》,似乎給出了答案。

《雨後驕陽》平均收視率1.93,結局最高收視曾到3.26,是2014年度台劇排行榜第七名,更獲金鐘獎十項提名,並拿下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攝影獎的殊榮。

黃正義(陳博正飾)的製鞋理念「品質第一,良心第一」是全劇的核心價值。台視提供


看點1:

傳遞「品質第一、良心第一」的經營信念

以台灣傳統製鞋業為主軸,拍出產業的興衰和兄弟間的競爭,強調做人、做事的道理,《雨後驕陽》透過一個充滿厚度的故事,在日、韓劇當道的台灣,走出自己的一條路,吸引的觀眾遍及各個年齡和階層。

《雨後驕陽》故事延續三代,時間從1949年到2000年,橫跨半個世紀,堪稱台灣的時代劇。劇中手工鞋老師傅黃正義(陳博正飾)用心經營,無私傳承,成就台灣為全世界第三大製鞋王國的歷程,讓觀眾動容。也因為黃正義憑著「品質第一,良心第一」的信念經營格子場(傳統手工製鞋廠),才能穩固製鞋產業,靠品質打造一片天。

兒子黃榮燦(Junior、檢場飾)與義子劉木成(楊子儀、尹昭德飾),從小在正義鞋廠學製鞋工夫,兩人沒有血緣關係卻情同手足。但是從彼此競爭手藝、接手父親鞋廠,到陰錯陽差傾心同一位女孩金牡丹(陳怡嘉、楊貴媚飾),兩人的嫌隙越來越大,終於分家。

劉木成離開黃家,決定另立鞋廠最重要的原因,是發現黃榮燦用木板取代真皮中墊,美其名節省成本,實際上是偷工減料。他雖然不能接手「正義鞋廠」,卻可以傳承黃正義的精神,也就是他時常掛在嘴上的「品質第一,良心第一」。品質、良心的重要貫穿全片;黃正義的養育之恩,劉木成終生未忘,「人不能忘本」是整齣戲始終強調的價值。

台灣手工製鞋揚名國際,引進大量生產的機器之後,製鞋業面臨重大考驗。《雨後驕陽》拍出大時代裡小人物的掙扎處境──黃榮燦頭腦靈活,順應時代的趨勢,開始經營機械化工廠,擴展正義鞋廠的規模;而劉木成為人誠懇,腳踏實地,認為手工鞋可以穿十幾年,永遠是機器沒得比的,堅持不辭退鞋廠的老師傅們,依然選擇最好的材料製鞋,雖然只能接少量的外銷訂單,還是能夠找到自己的市場。

黃榮燦迎娶金牡丹,這一幕堪稱主角三人的人生轉折。台視提供


看點2:

真實呈現台灣製鞋業的歷史興衰

台灣不少連續劇以行業為背景,卻很少走進產業內部拍出發展與困境。而《雨後驕陽》80集,從台灣經濟起飛,製鞋業蓬勃發展,各個格子場搶不到師傅;到和美國斷交,影響海外市場;接著進入機械化年代,手工鞋成本太高不再占據市場──鞋業歷史的興衰起伏左右著劇情的發展,真正看見台灣製鞋業的處境。

金鐘獎製作人陳慧玲、金鐘編劇溫怡惠和導演周曉鵬,是一手打造《雨後驕陽》的幕後團隊。他們細細考究每個環節,如戲中有一幕,吃飯前老師傅會先敲每一盤菜的盤緣三下,其他師傅和學徒才能夾那道菜。這個規矩據說是溫怡惠和陳慧玲走訪台灣各地鞋廠,詢問製鞋師傅、老闆、員工,並大量翻找資料後寫出的真實劇情。

格子場採學徒制,製鞋師傅必須磨練三年四個月才能出師,並擁有自己的製鞋工具和印章。每一雙鞋從磨刀、削皮、打磨到貼底,都是劇中展演的橋段。跟著劇情,觀眾可以看見老格子場的製作過程和工作情形。

看點3:

成功跳脫愛情、鬥爭陳腔濫調

然而《雨後驕陽》並非嚴肅拍出職業內容,講述的更是人的故事,充滿血肉。劇中的義兄弟從親如手足到彼此競爭,情感轉折細微曲折,妻子、孩子乃至三代之間的因緣更是剪不斷理還亂,演員的演技真摯動人,小人物的糾結無奈表露無疑。

《雨後驕陽》沒有當前許多鄉土劇大量棚拍、今天寫明天劇本的不合理劇情,也排除低俗愛情、黑暗鬥爭等陳腔濫調,突破了既定型態,拍出跨越時代、跨越類型的時代劇,適合闔家一同收看。

《雨後驕陽》獲得首屆文化部高畫質電視節目旗艦型連續劇類補助四千五百萬,卻因為製作成本不低,即使收視率破3,電視台和製作方仍然賺不到錢。但就如台視節目部經理楊秋蘭說的:「我們相信對的事一定會成功,我們走的是比較辛苦的路。」

有如標語所說,「穿親手縫製的鞋,走自己選擇的路」,《雨後驕陽》粉絲團人數突破五萬,證明了只要每個環節用心打造,好戲可以既叫好又叫座。

【本文摘自《看》雜誌第152期,更多內容請見http://www.watchinese.com】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看》雜誌 第152期)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