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 vs. 波札那:自由經濟決定貧富
人類進入21世紀不久,世界經濟就被希臘拖累。希臘人口才1,078萬(不到台灣一半),排世界第76位,其生產總值(GDP)只占歐洲的2%,放在世界天枰更是微乎其微。如此小國影響世界經濟,按邏輯是不能成立的。但因為希臘是歐元區成員,它欠債三千億美元,到期不還,還揚言要退出歐元區,導致歐元區主要大國(德國、法國等)恐懼,擔心多米諾骨牌效應,而導致歐元區崩潰。去年由於市場擔心希臘提前退出救援,導致國債收益率飆升,股市暴跌,進而波及世界。
人類民主走了四站
希臘雖是小國,名聲卻很大,因人類民主的第一站就在雅典,然後是羅馬的元老院(議會政治雛形),再就是倫敦(《大憲章》立憲和洛克的個人三大權利說),一直走到費城,以《獨立宣言》和美國憲法確立了以保護個人權利、限制政府權力為核心價值的憲政民主。
希臘不僅是典型的歐洲國家(幾乎都是白人),而且是基督教國家,信奉東正教者占人口98%。那麼它的經濟出現了甚麼問題?
如果留心美國知名智庫《傳統基金會》(HF)每年發布的「全球經濟自由度報告」(至今已發布了25年),包括剛發布的2015年報告,就能明白問題所在。
過去每年的傳統基金會報告都展示:全球國家,只要有經濟自由的,都會蓬勃發展、民富國強。而缺乏或沒有經濟自由的,一定落後、人民貧窮。
2015年的《傳統基金會》報告中(列出186國),希臘這個歐洲國家,卻與美洲的委內瑞拉(那個熱衷社會主義的反美小霸王查維斯曾當權的國家)、共產古巴、左派掌權的巴西,以及亞洲的穆斯林國家印尼等,被列為「缺乏經濟自由或沒有自由的國家」。因為希臘熱衷福利社會主義:大政府、高赤字、高福利,結果巨額欠債,多年陷入經濟困境。在如此現狀下,在最近的大選中,卻是更左的前共產黨人當選總理,使希臘的經濟前景更加黯淡。
波札那是世界樣板
但同樣是小國,非洲的波札那(Botswana)(又譯為「博茨瓦納」)卻展示了完全不同於希臘的經濟景觀。
1966年才從英國屬地獨立出來的波札那,卻走了一條跟希臘這個所謂文明古國完全不同的道路,實行了充分的市場經濟政策:低稅收,限制福利,減少政府對經濟的限制,平衡預算,創造各種便利條件吸引外資。更不要說民主選舉,法治等。
人類民主走了四站
希臘雖是小國,名聲卻很大,因人類民主的第一站就在雅典,然後是羅馬的元老院(議會政治雛形),再就是倫敦(《大憲章》立憲和洛克的個人三大權利說),一直走到費城,以《獨立宣言》和美國憲法確立了以保護個人權利、限制政府權力為核心價值的憲政民主。
希臘不僅是典型的歐洲國家(幾乎都是白人),而且是基督教國家,信奉東正教者占人口98%。那麼它的經濟出現了甚麼問題?
如果留心美國知名智庫《傳統基金會》(HF)每年發布的「全球經濟自由度報告」(至今已發布了25年),包括剛發布的2015年報告,就能明白問題所在。
過去每年的傳統基金會報告都展示:全球國家,只要有經濟自由的,都會蓬勃發展、民富國強。而缺乏或沒有經濟自由的,一定落後、人民貧窮。
2015年的《傳統基金會》報告中(列出186國),希臘這個歐洲國家,卻與美洲的委內瑞拉(那個熱衷社會主義的反美小霸王查維斯曾當權的國家)、共產古巴、左派掌權的巴西,以及亞洲的穆斯林國家印尼等,被列為「缺乏經濟自由或沒有自由的國家」。因為希臘熱衷福利社會主義:大政府、高赤字、高福利,結果巨額欠債,多年陷入經濟困境。在如此現狀下,在最近的大選中,卻是更左的前共產黨人當選總理,使希臘的經濟前景更加黯淡。
波札那是世界樣板
但同樣是小國,非洲的波札那(Botswana)(又譯為「博茨瓦納」)卻展示了完全不同於希臘的經濟景觀。
1966年才從英國屬地獨立出來的波札那,卻走了一條跟希臘這個所謂文明古國完全不同的道路,實行了充分的市場經濟政策:低稅收,限制福利,減少政府對經濟的限制,平衡預算,創造各種便利條件吸引外資。更不要說民主選舉,法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