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政府與國企的提款機
北京一直聲稱要大力推行金融改革,成為「市場經濟體制國家」,與國際接軌。但今年的中國股市讓國際社會大跌眼鏡:因為政府政策作用,股市被拉抬成牛市(多頭市場);一個不小心成了狂漲暴跌的「瘋牛」,中小散戶的資產在政策牛市中灰飛煙滅;6月中旬持續三週的股災發生後,股指急挫,股市成了「病牛」,政府計窮力竭,為這頭「瘋牛」兼「病牛」套上牛軛,只許前行(漲),不許後退(跌)。
以中國股市作為觀察視窗,有助於判斷中國究竟是否能躋身於「市場經濟體制國家」行列。
股市飆升:非關經濟,只因政府成推手
本輪中國股市大漲始自今年3月,其時正值中國各項經濟指標惡化之際,第一季度GDP增速由去年第四季度的7.3%下降到7%,創六年以來新低;出口比去年同期下滑15%。在產業層面,房地產、鋼鐵、汽車、煤炭等多個產業均不景氣,行業利潤不斷下滑,全行業虧損的也為數不少。在企業層面,搞實業的企業紛紛大嘆苦經,生意難做;過去風光無限的銀行業,獲利也在不斷下滑。如果看股市的基本面,卻很難找到支撐牛市的基礎和邏輯。那麼,中國的牛市究竟依靠甚麼支撐?
答案很簡單,這是由政府之手推動的一輪「政策牛市」。
早在2014年7月,中國政府悄悄採取所謂「積極的股市政策」,10月以後那波行情由此而來。對政府刺激股市,人們開始只是耳語,但今年3月12日央行行長周小川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明確表示,資金進入股市也是在支援實體經濟,因為絕大部分上市公司都在從事實業。這番表態之後,中國經濟管理部門及金管機構打開了股市的閘門,號稱「國家隊」的大型國企和金融機構紛紛進入股市,它們的入場帶動大量社會資金湧入股市,共同托起了中國的「牛市」。4到6月之間,中國股市每天成交量都在10,000至15,000億人民幣之間,為全球股市成交量之首。
但這種沒有實體經濟支撐的政策牛市,其興旺必不長久,因此從5月初到6月,經歷了兩輪暴跌,一是5月初的小跌,兩天蒸發2.4兆;二是6月長達半月的股災,據中國媒體統計,6月15日至7月8日,中國股市從5,178點高位下挫,一度跌至3,500點,跌幅多達32%,蒸發的市值一度達到21兆人民幣(約合2.36億美元),相當於2014年中國GDP總量的23%,投資者平均每戶損失42萬元人民幣。
政府為何要力推股市飆升?
中國政府救市的手段讓全世界都為之驚詫。這次救市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主要是任由證監會、央行在那裡搗騰,因此辦法也比較少,6月28日央行出檯的降息降準算是大動作;7月4日21家證券公司奉命召開會議決定聯合托市,自購股票且短時期內不再賣出,政府也宣布暫停新股上市,已經申購新股全部作廢。結果股市不升反跌,在7月6日之後的三天狂跌之後,進入第二階段,股市行情被上升到國家安全層面,不僅證監會、銀監會、央行、財政部、國資委全體出動救市,就連公安部也出動力量「清查惡意做空勢力」。如此強力救市,當然要有總書記習近平發出諭旨,否則無法啟動「舉國體制」。
以中國股市作為觀察視窗,有助於判斷中國究竟是否能躋身於「市場經濟體制國家」行列。
股市飆升:非關經濟,只因政府成推手
本輪中國股市大漲始自今年3月,其時正值中國各項經濟指標惡化之際,第一季度GDP增速由去年第四季度的7.3%下降到7%,創六年以來新低;出口比去年同期下滑15%。在產業層面,房地產、鋼鐵、汽車、煤炭等多個產業均不景氣,行業利潤不斷下滑,全行業虧損的也為數不少。在企業層面,搞實業的企業紛紛大嘆苦經,生意難做;過去風光無限的銀行業,獲利也在不斷下滑。如果看股市的基本面,卻很難找到支撐牛市的基礎和邏輯。那麼,中國的牛市究竟依靠甚麼支撐?
答案很簡單,這是由政府之手推動的一輪「政策牛市」。
早在2014年7月,中國政府悄悄採取所謂「積極的股市政策」,10月以後那波行情由此而來。對政府刺激股市,人們開始只是耳語,但今年3月12日央行行長周小川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明確表示,資金進入股市也是在支援實體經濟,因為絕大部分上市公司都在從事實業。這番表態之後,中國經濟管理部門及金管機構打開了股市的閘門,號稱「國家隊」的大型國企和金融機構紛紛進入股市,它們的入場帶動大量社會資金湧入股市,共同托起了中國的「牛市」。4到6月之間,中國股市每天成交量都在10,000至15,000億人民幣之間,為全球股市成交量之首。
但這種沒有實體經濟支撐的政策牛市,其興旺必不長久,因此從5月初到6月,經歷了兩輪暴跌,一是5月初的小跌,兩天蒸發2.4兆;二是6月長達半月的股災,據中國媒體統計,6月15日至7月8日,中國股市從5,178點高位下挫,一度跌至3,500點,跌幅多達32%,蒸發的市值一度達到21兆人民幣(約合2.36億美元),相當於2014年中國GDP總量的23%,投資者平均每戶損失42萬元人民幣。
政府為何要力推股市飆升?
中國政府救市的手段讓全世界都為之驚詫。這次救市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主要是任由證監會、央行在那裡搗騰,因此辦法也比較少,6月28日央行出檯的降息降準算是大動作;7月4日21家證券公司奉命召開會議決定聯合托市,自購股票且短時期內不再賣出,政府也宣布暫停新股上市,已經申購新股全部作廢。結果股市不升反跌,在7月6日之後的三天狂跌之後,進入第二階段,股市行情被上升到國家安全層面,不僅證監會、銀監會、央行、財政部、國資委全體出動救市,就連公安部也出動力量「清查惡意做空勢力」。如此強力救市,當然要有總書記習近平發出諭旨,否則無法啟動「舉國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