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金改革要講清楚目的和道理

一致化的所得替代率絶非合理的制度。每個人的所得、財富、家庭狀況、投資意向以及生涯規劃都不同,退休金又有幾種不同來源,因此政府不宜也無能強制一致化的所得替代率。

蔡政府上台三個月來推動了多項改革,但也遭到甚大的抗拒。


蔡政府上台三個月來推動了多項改革,這是值得肯定的事。然而改革常要拿走一些人既有的習慣和既得的利益,因此必會遭到甚大的抗拒。做為民主和文明的國家,改革者不能一意孤行,而要講清楚改革目的以及改革相關的道理,才能得到更多人的支持並提高改革的效率,而使國家人民因改革而獲益。本文以年金改革為例,期望政府快做必要的調整。

年金改革目的要分清

先就目的來說,年金改革原先是要避免政府年金制度將要破產的問題,但現在的討論卻有點錯亂了。很多人變成想要藉機建立一個他們認為理想的新制度,甚至以理想中的新制度之理念做為削減既有退休金的依據。這樣把兩個本來可以且應該分開處理的問題混為一談的結果,已造成社會不必要的對立,將使改革更為困難。

為了使大家心平氣和了解相關的事實和道理,我要先表明,單依政府無力長期再維持目前年金制度之事實,我就認為應支持削減目前已存在的退休支付。但削減的方式必須基於合理或不得已的因素,以免造成人民間的衝突或走向另一個不合理的制度。本文因此不厭其煩地說明這些事實和學理,以請大家思考合理削減既有退休金以及建立新制度的方式。

退休金有成本而非不勞而獲

退休金問題最需先了解的學理是「退休金對薪資的影響」。不少相關的討論似乎以為退休金不會影響薪資,但在自由市場經濟下,包括薪資在內的各種價格都會因制度改變而自動做調整,而退休金的提高通常會使薪資相對降低。道理很簡單,在相同的薪資和工作條件下,人們會優先選擇退休金較高的工作,因此退休金較低之工作的薪資,將被迫相對上升以留住人。

而在公務員這類薪資不由市場直接決定的工作,高退休金會吸引一些人犧牲更高薪的工作來加入,或者是犧牲多年的工作和收入參加考試以爭取這工作。這使公務員得到的薪資比他的其他機會少,同時也會使其他工作的薪資因缺人而相對上升。因此在既定的退休制度下,從事較高退休金工作的人,有很多是犧牲了其他較高薪的機會,也就是已付出成本而非不勞而獲。退休金是延遲給付的薪資,而不是政府或雇主平白給的恩惠。

依這道理,我們對現在已應付之退休金之削減,都可能是剝奪相關人員已付出代價而應得到的權益,這和現有的制度是否合理並不相干。但這也不是說現在退休給付都不能削減。因為有部分現在實務中應付的退休金並未或仍未造成薪資的相對下降,也就是相關人員仍未付出對應的成本,因此可以合理削減。例如制度中並未承諾的給付,或者仍未造成其薪資調整的新增或意料之外的給付等等,都應可削減。之前取消春節加發就屬這種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