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劇的現況和困境 數據告訴你真相

陸劇、韓劇搶攻 -- 頻道數過多、製作成本低、外來劇攻占、中國崛起等因素,致使台灣的影視環境四面楚歌,陷入低谷。2003年就被聘往中國的資深導演蔡東文表示,台灣的軟實力就是創意,基本功比較紮實,只要有足夠資源,台灣節目絕對可以拍得更好……

第51屆電視金鐘獎戲劇節目男主角獎吳慷仁獲獎後感性表示,台灣拍戲很辛苦,賺不到甚麼錢,演員需要的是多一點選擇。


下班後看電視,上百台頻道卻沒有一台想停下遙控器。許多有收視習慣的民眾慢慢離開電視的舞台,寧願選擇在網路上看紅透半邊天的陸劇《瑯琊榜》或韓劇《太陽的後裔》。

獲得第51屆金鐘獎「戲劇節目導演獎」的曹瑞原直言,如不積極挽救,台灣的影視產業可能在兩年內消失。葉俊宏攝影


電視真的那麼難看?台灣難道沒有好戲?

戲劇圈人士感嘆台灣大環境低迷,甫以《一把青》獲得第51屆金鐘獎「戲劇節目導演獎」的曹瑞原直言:「如不積極挽救,台灣的影視產業可能在兩年內消失。」製作《妹妹》、《滾石愛情故事》,也是「植劇場」製作人的廖健行同樣憂心:「不管圈外和圈內都會同意,台灣戲劇近幾年面臨了很大的危機。除了中國、韓國等地產品的威脅,網路流通平台興起以及新生代觀眾的觀賞習慣和口味都在改變。」

究竟台劇出了甚麼問題?曾經是華人地區影視中心的台灣,地位為甚麼大不如前?台劇的希望又在哪裡?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台灣電視劇收視列表」,根據AGB尼爾森調查。註:計算日期由2015年12月28日至2016年9月11日。


資料來源:2014影視廣播產業趨勢研究調查報告──電視產業(2016/10/31出版)。


執導《光陰的故事》、《老婆大人》等叫好劇集的導演蔡東文直言,電視收視率好和戲劇品質不一定直接關係。葉俊宏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