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主權回歸20年 台灣學到甚麼?

台灣的二二八對香港是一面鏡子、一個教訓,而承諾給香港五十年不變的一國兩制則是中共甜言蜜語的欺騙,也是對台灣的一面鏡子與教訓。

「228與香港主題特展」將「台灣1947年前後的新聞報導」與「香港1997年前後的新聞報導」,以圖像式的裝置手法呈現。葉俊宏攝影


在兩岸三地的特殊歷史關係下,台灣與香港時常被拿來做比較。時值香港主權移交20週年,台灣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特別選在7月1日舉辦了一場「借古喻今」的「228與香港主題特展」,在台北市南海路的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展出至10月1日止。

「借古喻今」的「228與香港主題特展」。葉俊宏攝影


這場展覽分別將「台灣1947年前後的新聞報導」與「香港1997年前後的新聞報導」,以圖像式的裝置手法呈現。台灣二二八關懷總會理事長潘信行在開幕致詞時表示,「回顧過去百年歷史,台灣跟香港間有非常多雷同,如割讓、殖民、回歸、光復等等,差不多都經歷過。」他認為香港現在的處境很像1947年台灣二二八發生前夕的社會狀態,這令他感到憂心。

台灣二二八關懷總會理事長潘信行。葉俊宏攝影

中共黨史學者、資深政經評論家林保華則表示,「台灣的二二八對香港是一面鏡子、一個教訓,而承諾給香港五十年不變的一國兩制則是中共甜言蜜語的欺騙,也是對台灣的一面鏡子與教訓。」而這也正是舉辦這次特展的初衷,讓兩地可以相互借鑑並提醒彼此。

中共黨史學者、資深政經評論家林保華。葉俊宏攝影

在7月1日與7月2日的開幕活動中,基金會也分別播映了現居美國的香港導演陳耀成於1997年拍攝的電影《北征》及2014年拍攝的《撐傘》,這兩部影片襯出了香港20年來人心的變化。1997年的《北征》記錄數十名香港人「行路上北京」為中國貧窮地區學生籌款,見證港人的愛國情懷;但2014年的《撐傘》則記下了港人近年的不安,以及所衍生的「雨傘運動」。

兩天的開幕活動與映後座談中,台港的菁英對兩地都有深刻的剖析,包括導演陳耀成、香港資深政治評論家程翔、台灣導演萬仁、中共黨史學者、資深政經評論家林保華、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高級講師呂秉權、因故被取消香港立法會議員資格的梁頌恆以及政治大學傳播學院院長林元輝。

其中身為前香港《文匯報》副總編輯、新加坡《海峽時報》資深特派員的資深媒體人程翔,完整參與了八零年代中英談判的採訪、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過程的採訪,也親身經歷香港這20年來的變化。他在活動中發表了一場30分鐘的演講,簡單總結了香港究竟產生甚麼變化,發人深省。

而在映後座談中,林保華夫人、現任台灣青年反共救國團理事長楊月清,曾任香港無線電視記者、現任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高級講師呂秉權,以及因支持香港獨立於中國之外的宣誓而被取消2016年香港立法會新界東議員資格的梁頌恆,他們真心關心中國與華人世界未來的肺腑之言,也格外令人動容。

以下即為我們記錄的精華片段,以饗關心兩岸三地未來發展的讀者。

https://www.watchinese.com/article/2017/23131

https://www.watchinese.com/article/2017/23132

【本文摘自《看》雜誌第181期,更多內容請見http://www.watchinese.com】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看》雜誌 第181期)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