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案諜影重重 中美貿易戰烽火連天?

近日中美貿易戰烽火相連之際,美國商務部門於4月16日對中國「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Zhongxing Tele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rporation,簡稱ZTE)宣布了處罰極為嚴厲的制裁,中興除了面臨差不多3億美元天價罰款(根據2017年協議已繳納8.9億美元罰款),還宣布7年之內拒絕中興公司在美國的出口許可,禁止美國廠商向中興出售關鍵零組件。

4月17日,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The 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簡稱FCC)全票通過,禁止接受聯邦政府補貼的美國移動通訊公司,購買包括華為、中興等中國企業生產的任何電信設備。

7年禁售令讓中興通訊面臨倒閉。17日上午中興A股、港股突然雙雙停牌, 8日宣布推遲發布季度財報,三高管齊現身深圳機場,傳赴美救火。中興遭美國封殺,未來7年內無法向美商採購零組件,美國博通等相關美國供應商從17日起紛紛停止對中興供貨。陸媒指,中興目前晶元備貨只剩一個月左右,加上代理商庫存,勉強能撐上兩個月,面臨生死存亡關頭。

美國國會點名三中國龍頭企業

不僅如此,美國國會「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4月19日又發布報告,點名華為、中興通訊、聯想三家中國企業涉嫌受北京指使進行間諜活動,以提高中企競爭力,並促進其它可能的中共政權利益。

報告稱,北京的幕後支持包括多種形式,如提供優惠貸款、在政府招標時被優先選擇、在受保護的產業享有壟斷地位、官方批准進行企業間諜活動。報告表示,中國政府的目的是建立和支援國家龍頭企業,以進一步推動政府的戰略目標。

中興話題引發大量評論,中國民間的觀點頗為兩極,一種認為「中興自作自受」,毀在「戰狼式」思維;另一種則堅持「美國陰謀論」。業內人士也有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中興被罰是其失信在先的「自作自受」,是企業個案;另一種觀點則認為,中興只是中美貿易衝突的一個犧牲品。

中興「主戰派」埋下禍端

與中興有過接觸的中國媒體人王志樂、郭淩晨發表文章,整理了中興被罰的整個過程,指出當初中興內部的「主戰派」頂風作案:

2012年3月,美國法院給中興美國子公司發函,針對中興立案調查。美國政府指控中興非法將列入限制出口名單的美國零件出售給伊朗和北韓。收到傳召函後,中興內部分為兩派:主戰派與主和派。「主戰派」擔心公司聲譽財產受損,認為中興作為一家中國企業,應採取抵抗態度,無需配合美國政府的調查。最終「主戰派」占據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