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鄒至莊院士的中國第一強說

台灣中研院院士鄒至莊先生近日有篇文章說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強國(《經濟日報》,2019年4月22日,〈試論中國的未來〉),這種言論很常見。不過對這種預測,李光耀先生早在十年前就表示擔心。李光耀先生說:「崛起的中國猶如一個未知的龐然大物……亞洲區域還需要美國來維持勢力的均衡。」(李光耀,《新加坡賴以生存的硬道理》,台北,大地出版社,2013年),如果世界要有個霸權,李光耀先生希望那是美國而非中國。鄒院士說中國會成為世界第一強國的理由,也許可以用來檢視李光耀先生的擔心是否有理,以及推敲鄒院士或一些中國人所想的第一強國是甚麼意思。

中國為何爭取做世界第一強國?

鄒院士用三個理由說中國在科技還沒有趕上美國之前,就會因其他方面的成就而變成世界第一強國。他的第一個理由說:「數千年以來中國有光榮的歷史和文化,只是在1840年中國沒有發展科學,沒有適當的武器與列強戰爭,到了今天中國採用科教興國的政策成功了,中國在世界的地位已經提高了。」不過有光榮歷史的國家很多,大部分顯然不能做或不爭取做世界第一強國。鄒院士強調以前沒有武器和列強戰爭而現在有了,讓人擔心他想的第一強國難道是指戰爭或打擊他國的能力?

中國不干預他國內政?

鄒院士說中國會成為世界第一強國的第二個理由是「中國不干預他國內政」。他或許要否認中國會壓迫其他國家,所以說:「美國用它的力量是在世界各處施行它的政策,甚至干預別國的內政,希望一些國家能建立一個像美國的民主制度。」而「中國的外交政策是幫助弱小國家,包括非洲的國家的經濟發展,中國不會干預其他國家的內政,不會幫助其他建立像中國的政治制度」,「筆者認為中國的外交政策勝於美國的外交政策,中國在世界的影響力比美國強,中國在世界的領導地位比美國高」。最後這句是鄒院士的主觀判斷,在此不加評論,但中國絕非不干預他國內政,而且干預的目的比美國可怕。

李光耀先生說,中國「面對外界任何有關其政治野心的疑慮,太過急於提出抗辯」,「過度彰顯其霸權主義,也就是有欲蓋彌彰的味道」。所以李光耀先生說中國如果「不準備稱霸,又為甚麼急於不斷向世界宣告你無意稱霸?你不霸權就是了」。

中國若不稱霸,鄒院士何必急於希望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事實上美國確實干預外國內政,包括要求各國保護人權,以及採行自由和公平的經濟政策。美國這些要求雖然有些霸道,但其目的並不是要藉此建立美國的霸權或對各國政策的控制力,而是要建立美國心中認為較合理的世界秩序,美國自己不只會遵守,實際上可說自己已經做到他對別人的要求。但中國對外國的要求和干預卻不是這樣,所以李光耀說「美國是個柔和的霸權而中國卻未必是」。李光耀曾舉例說,各國在任何事情不如中國之意時,中國常會說你讓13億人不高興,然後用不買東西等手段來懲罰對方。這種事例已經極多,不必列舉。

中國和鄒院士也許會辯稱,中國對外國的懲罰或霸道做法乃是因為外國干預中國的內政。其實中國一再宣稱不干預外國內政的原因,除了前述欲蓋彌彰的霸權思想之外,更重要的也許是拒絕外國干預其不恰當的內政。而這種拒絕是不對等的,因為對中國而言,就像丈夫負責做大事,妻子負責做小事那個笑話一樣,甚麼是內政、甚麼是外交,是由中國自己定義的。

例如中國就把外國航空公司、飯店或其他企業,在其表格、文件或網站中未把台灣標為中國一省的做法,都視為干預中國的內政,而要處罰報復。而各國關心中國對宗教和人權的迫害甚至對智慧財產的侵害,也是干預中國內政。中國因為加拿大可能依法將犯罪嫌疑者引渡到美國,就對加拿大在中國的人加重處罰和威脅,則不算是中國干預加拿大內政。這種由中國定義甚麼是內政而說不可干預外國內政的做法,其實只是暴露中國的霸權思想而已。

一國若真的不干預外國的事,那就沒有是不是第一強國的問題。瑞士和帛琉似乎從不干預外國的事,但它們會是世界第一強國嗎?以不干預別人作為第一強國的理由,根本是自相矛盾的說法。美國曾是世界第一強國,而現在影響力似漸降低,真正的原因並非美國強力干預其他國家,而更可能是美國未在其強大時在各國建立其能控制的勢力,以致很多國家自己發展之後就不再聽美國的話。同時美國也未在中南美等很多開發中國家強力建立民主政治,以致現在有些國家被獨裁政府控制,而選擇與其他獨裁國家合作來對抗美國。反觀鄒院士,雖替中國說中國不會幫其他國家建立中國的政治制度,中國實際上卻努力在設法支持某些獨裁政府或控制其他國家的政治、經濟以及海港。

中國市場經濟已健全?

鄒院士說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強的第三個理由是「中國市場經濟已經被健全地建立起來」。在中美貿易談判而多數重要國家都指責中國的不公平產業貿易政策的現況,做為經濟學家的鄒院士這句話真讓人啼笑皆非。世界貿易組織最近剛認定中國尚非市場經濟。張忠謀先生說所謂中國發展模式就是政府大量補貼。而中國面對美國的壓力,現在不僅要改掉不少不公平、不符合自由市場的政策,其內部也有很多人主張改掉那些不公平政策是對中國好而該做的做法。這樣的國家能說「市場經濟已經被健全地建立起來」了嗎?

其實包括中國人在內,絕大部分了解中國經濟的人都知道,中國是有很大的市場經濟,但國營或公營事業仍占極大甚且仍在增加的比重。更嚴重的是,中國很多國營公事業乃至民營企業並不是依市場法則在運作,而是靠大量的政府特權和人際關係在運作,其中有很多不守法及貪腐的問題大企業也隨時可能會被國有化,企業家如馬雲也會被強迫退休,很多巨富也轉眼成階下囚或須逃亡。

所以中國經濟雖然很大,但並非健全的市場經濟。如果中國真的承諾美國要拿掉各種不公平的政策,則很多靠仿冒和特權保護的企業將難維持,大量運用政府和銀行補貼資金的企業必須做很大的調整。中國在美中貿易談判所面對的不只是要去除各種不公平政策,中國真正要做的乃是經濟體制的大變革。但若如熱愛中國的鄒院士都樂觀地認為中國的市場經濟已很健全,則不禁令人懷疑中國是否已做好經濟體制改革的準備。

中國經濟規模世界第一?

鄒院士真正可能用來主張中國是世界第一強的經濟理由,或許是一般人已知道的「中國經濟規模將成為世界第一大」。但純從經濟來看,第一大並不見得是最強競爭力,或有最好或獨特的技術和產品,所以即使不談已存在的眾多問題及亟需做的體制改革,「第一大」都不足以說是「第一強」。

中國的第一大可能被想成第一強的重要理由,是中國常像李光耀說的那樣,以其大市場或大企業規模來強迫別人接受其政治主張或交出技術及投資中國。但這種第一大的力量,勢將因美中貿易談判而須做改革,不再能那麼強悍。中國不再能任意仿冒和強取外國技術的結果,中國技術全面趕上其他國家的機會也會下降,第一大就更不一定是第一強。

鄒院士又說「中國有充分人才、意願和能力到世界弱小國家幫助他們的經濟發展」。若真心幫助弱小國家,應是好事,也的確可得到更多國家的尊敬。但到外國投資工作的目的,若是要讓外國服從以使自己成為可指揮眾多國家的第一強,則不見得能得到尊敬。許多中國的對外投資已被認為是在剝削當地的人力和自然資源。反觀美援和馬歇爾計畫協助各國發展時,並未刻意控制各國經濟,也未設法藉由生產鏈而讓各國必須依賴美國,所以歐洲、日本乃至南韓經濟發展起來之後,卻能和美國競爭或對美國嗆聲。中國的政策卻以貸款讓一些國家對中國債台高築,一帶一路也擺明是以中國為中心的發展方向,以致一點都不像以協助外國為主的馬歇爾計畫,而更像日本軍閥的大東亞共榮圈之2.0版。

霸權不同於王道

這種種要讓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強的想法和做法,都不像美國過去的做法那樣柔和或以人權及全球公平秩序為念,而是要中國凌駕他國之上的霸權想法,因此不符合中國古老的王道思想。強調中國要成為世界第一強的這種想法,本身就是傾向霸道而非王道的,中國到目前為止的表現也是霸道的(請參閱第64、65、66期《看》雜誌本專欄)。而霸道雖可使外國怕它,卻不能使外國服它或喜歡它。霸道的追求也使其國內政治體制難以改革,使人民得不到完整的自由民主,也使經濟無法真正遵守公平自由競爭的原則,並在內部滋生使自己覆亡的因素。這樣一來中國即使做到最大甚至最強,卻像古代的很多快速崩潰的大帝國一樣,做不到最好和最受歡迎、尊敬,也做不到國家人民永續的幸福。

三十年前就在天安門事件兩天之後,我曾在香港的一個國際會議中指出,一個一直說要打其兄弟的人,很難不被懷疑也會打鄰居,所以中國應依其古老的思想以王道對其人民和其他國家。鄒院士是美國學者,在中國應比一般人有更大的言論空間及自由,希望他也能建議中國走向王道,以建立最好和幸福的國家為目標,而不是走向讓大家不得不屈服的霸道第一強國。

【本文摘自《看》雜誌第200期,更多內容請見http://www.watchinese.com】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看》雜誌 第200期)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