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企業策略看中共五大政治錯誤

治理國家好比經營企業,在全球經濟緊密以及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民間企業及公民社會力量抬頭,轉變了傳統政府體制及國際權力政治。國家不再能只靠槍砲來確保自身地位,還需仰賴更多軟實力及民間力量來鞏固。以下借鏡商場智慧來省思治國之道,從當代企業經營的竅門,來談談中共在國家治理上的五大政治錯誤。

錯誤一:說謊成性,品牌信任陷入危機

「品牌信任」(Brand Trust)是企業競爭力核心要素,尤其在當前資訊科技越來越發達的時代,「品牌信任」的價值益顯重要。《必然:掌握形塑未來30年的12科技大趨力》(The Inevitable: Understanding the 12 Technological Forces That Will Shape Our Future)一書的作者凱文.凱利(Kevin Kelly)表示,因為「信任」無法被科技複製,無法被捏造,而且需要大量時間投入才能建立信任,因此有品牌信任的公司的產品往往能賣出更高的價格。

中共說謊成性,早已陷入「誠信危機」。自1921年建黨起家至今99年,中共就是不斷靠著欺騙人民、美化自己、抹黑對手來維繫政權,控制網路和媒體,防止人民獲得真實資訊。或許「謊言」可以幫助中共獲取利益並且逃避責任,但終究得承受失去「信任」的代價。

中共這次隱瞞武漢肺炎疫情,踢到鐵板,惹怒了全世界。更別提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發推特文說武漢肺炎是美軍帶去中國的,試圖透過媒體和輿論改寫病毒起源,把責任推卸給美國。這一舉,可以說是壓垮中共誠信的最後一根稻草,不僅引起美國人民群情激憤,更讓許多長年支持中共的國際人士幡然悔悟。

錯誤二:專制暴政,不重視個體價值

蘋果、臉書、亞馬遜、惠普等優良企業的共同特質之一,就是「自主性與企業家精神」。不管員工層級高低、薪水多寡,企業家重視每一位員工在公司扮演的角色,並鼓勵員工提出個人看法,給予員工應有的福利,營造友善工作環境,進而激勵員工熱衷工作,發揮1加1大於2的團隊合作力量。

反觀中共可說是惡名昭彰的「黑心企業」,極權體制不僅踐踏人權,剝奪人民言論、集會結社、人身及信仰自由,並監視、壓制人民,建立集中營,把不聽話的人送進「勞改」或「黑監獄」。個體價值無法發揮作用的後果,就是中國的公民社會無法得以茁壯。而這長期孱弱的公民體系導致中國社會始終缺乏一套創新、自我更新、自我修復的機制,得不斷仰賴政府介入。

但很多社會問題是無法單靠政府解決的,《紐約時報》中文網今年3月11日發表一篇題為〈災難降臨,中國更需要公民社會的力量〉的評論表示,當國家面臨像是此次武漢肺炎這麼重大的災難時,其實「社會自助和自救」常常扮演比政府更有用的角色,借助民間的力量,防疫可以達到更好的成果。但在中共「維穩」的算盤裡,這些欲求社會團結的力量就成了管制打壓的對象或被輿論攻擊為異端。

錯誤三:急功近利,缺乏社會責任精神

「飲水思源」是中國人感恩天地、回饋社會的道德觀念,體現在企業經營策略上即是「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企業的社會責任不只是捐錢、做公益慈善活動,歐美企業更強調企業應該以「社會目的」為導向,在制定產品或政策時,即納入社會需求的考量,實現共存共榮、永續經營的理念。

中國企業目前仍較不重視社會責任,比較重視商業考量及短期獲利,缺乏承擔社會義務的概念。中國政府亦然,中共確實提供了不少公共財,帶動經濟發展,例如大量興建高鐵等「鐵公基」工程,截至去年底已長達3.5萬公里,穩居世界第一。然而,中共過度擴張基礎建設、允許濫蓋房產、建商濫墾濫伐,長期下來中國的社會資源和自然資源消耗殆盡,農民耕地減少、環境被汙染、草地退化與沙漠化、霧霾增加。各種汙染不僅有害國民健康,折損人民壽命與勞動力,還導致畸形兒出生率升高。中國崛起了,但這崛起的背後,賠上無數人命、環境傷害、辛酸血淚,可能用再多的金錢都無法彌補。

錯誤四:以債養債,中國國家財政惡化

在財務方面,企業為了獲利鋌而走險,採取過度聰明、投機取巧之法,導致企業擴張過度,變成得倚靠信貸或補貼度日、以債養債的殭屍企業,甚至陷入破產狀態。中國財務狀態每況愈下,殭屍企業數量不僅排名世界第二,債務增長更是怵目驚心。根據國際結算銀行(BIS)最新統計資料,去年中國非金融部門債務餘額已達255.9兆人民幣,占中國GDP的258.7%,再創歷史新高。

面對如此債台高築的危機,經濟又遭武漢肺炎疫情重創,第一季GDP首度出現負成長6.8%的困境下,令人驚訝的是,中國仍然大手筆地進行「撒幣外交」。

中國國務院在6月7日記者會,發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宣布對77個發展中國家暫停債務償還,免除額約2.6億美元。該金額雖只占總額一小部分,但已顯示出中國「一帶一路」計畫的貸款遭違約的風險與日俱增,且已有許多低收入發展國家很明顯無法償還重債。中國雖貴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人均GDP排名卻在第65名,在國家債台高築、銀行接連倒閉、經濟下行的情況下,中國所推動的「一帶一路」等財政擴張計畫,只會進一步惡化中國財政狀況。

錯誤五:抱殘守缺,放不下共產主義

「創新」及「靈活變通」是企業永續經營之智慧所在。有些企業認為與其花成本做改變,倒不如維持既有的舊模式,獲取更多報酬,所以不肯靈活應變。但事實上,風向會變,海水會轉。當遇到突如其來的「黑天鵝」時,最能調整腳步應戰的企業,才能存活下去。

國家治理亦然。當今的中國經濟崛起,是從鄧小平的改革開放開始的。鄧小平的成功,其實就是放棄了共產主義的計畫經濟。換言之,中國崛起與否以及崛起程度,取決於中國遠離共產主義的程度。在《余英時回憶錄》書中就觀察到,當年中國選擇共產主義以為可以救國,卻沒想到所帶來的貪汙腐敗導致整個中國社會變得「畸形」,「付出了最可怕的代價」。

即使中國早已放棄了計畫經濟,但中共始終以馬列毛思想為首,從政府、公司到學校都得接受共產黨思維的領導。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去年11月直接在黨刊《求是》雜誌上,以〈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是共產黨人的必修課〉為題投書。當歷史已經證明共產主義只會帶領國家走向失敗時,中共領導人不但沒有放棄馬列毛思想,反而抓得更緊,再次應證中共抱殘守缺、食古不化的心態。中國其實有更好的體制道路,那就是學習中華民國(台灣)的「民主化」。因為只有民主體制才能帶給中國更大的應變力與創新能力,長期繁榮下去,那才是能實現大同世界的「中國夢」。


【本文摘自《看》雜誌第213期,更多內容請見http://www.watchinese.com】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看》雜誌 第213期)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