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企業策略看中共五大政治錯誤

治理國家好比經營企業,在全球經濟緊密以及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民間企業及公民社會力量抬頭,轉變了傳統政府體制及國際權力政治。國家不再能只靠槍砲來確保自身地位,還需仰賴更多軟實力及民間力量來鞏固。以下借鏡商場智慧來省思治國之道,從當代企業經營的竅門,來談談中共在國家治理上的五大政治錯誤。

錯誤一:說謊成性,品牌信任陷入危機

「品牌信任」(Brand Trust)是企業競爭力核心要素,尤其在當前資訊科技越來越發達的時代,「品牌信任」的價值益顯重要。《必然:掌握形塑未來30年的12科技大趨力》(The Inevitable: Understanding the 12 Technological Forces That Will Shape Our Future)一書的作者凱文.凱利(Kevin Kelly)表示,因為「信任」無法被科技複製,無法被捏造,而且需要大量時間投入才能建立信任,因此有品牌信任的公司的產品往往能賣出更高的價格。

中共說謊成性,早已陷入「誠信危機」。自1921年建黨起家至今99年,中共就是不斷靠著欺騙人民、美化自己、抹黑對手來維繫政權,控制網路和媒體,防止人民獲得真實資訊。或許「謊言」可以幫助中共獲取利益並且逃避責任,但終究得承受失去「信任」的代價。

中共這次隱瞞武漢肺炎疫情,踢到鐵板,惹怒了全世界。更別提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發推特文說武漢肺炎是美軍帶去中國的,試圖透過媒體和輿論改寫病毒起源,把責任推卸給美國。這一舉,可以說是壓垮中共誠信的最後一根稻草,不僅引起美國人民群情激憤,更讓許多長年支持中共的國際人士幡然悔悟。

錯誤二:專制暴政,不重視個體價值

蘋果、臉書、亞馬遜、惠普等優良企業的共同特質之一,就是「自主性與企業家精神」。不管員工層級高低、薪水多寡,企業家重視每一位員工在公司扮演的角色,並鼓勵員工提出個人看法,給予員工應有的福利,營造友善工作環境,進而激勵員工熱衷工作,發揮1加1大於2的團隊合作力量。

反觀中共可說是惡名昭彰的「黑心企業」,極權體制不僅踐踏人權,剝奪人民言論、集會結社、人身及信仰自由,並監視、壓制人民,建立集中營,把不聽話的人送進「勞改」或「黑監獄」。個體價值無法發揮作用的後果,就是中國的公民社會無法得以茁壯。而這長期孱弱的公民體系導致中國社會始終缺乏一套創新、自我更新、自我修復的機制,得不斷仰賴政府介入。

但很多社會問題是無法單靠政府解決的,《紐約時報》中文網今年3月11日發表一篇題為〈災難降臨,中國更需要公民社會的力量〉的評論表示,當國家面臨像是此次武漢肺炎這麼重大的災難時,其實「社會自助和自救」常常扮演比政府更有用的角色,借助民間的力量,防疫可以達到更好的成果。但在中共「維穩」的算盤裡,這些欲求社會團結的力量就成了管制打壓的對象或被輿論攻擊為異端。

錯誤三:急功近利,缺乏社會責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