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旅途的驛站 「路得行旅」的心靈休憩尺度

擁有兩家分館的「路得行旅」青年國際旅館(Norden Ruder Hostel),位於台東市區的台東分館,有著長長的天井,旅人可以趴在欄杆上,興趣盎然的看著高低錯落的綠意;而位於台中火車站前的台中分館,則鋪設有全室木地板,穿梭在不同的角落中,雙足可巧遇斜射的陽光,開放式廚房的中島擺的是自家種植的水果,抬起頭來,還會被明管管線的完美包覆所吸引。

路得行旅位於台東市區的台東分館,有著長長的天井,成為旅館最大亮點。路得行旅提供

九成住房率、五成回購率的「路得行旅」,一直是青旅業界的標竿。這樣有特色的旅店,老闆張嘉峰本是中部知名室內設計公司老闆。是什麼原因吸引他開設青旅,又是什麼原因,讓他選擇了青旅、而不是設計旅館呢?

旅人小書:你的故事,我的旅行

因為喜歡台東那片一望無際的湛藍海水與蓊鬱山林,張嘉峰萌發「如果每個月都能有幾天待在台東,那該多好?」的念頭,而有了想開青旅的想法,源起德國的青旅本意希望透過接觸大自然,在質樸的生活中重新獲得精神與身體的重生,與張嘉峰的想法不謀而合。

一棟關門超過十年的舊旅社,具有室內設計背景的張嘉峰將其重新翻修、打開長型天井後,成為旅館最大亮點。2017年重新開幕時,許多網友都是因為看到那片天井而訂房,路得行旅開始有了不同的故事。他聽過許多不同的故事,或有所思、或有所悟,因此在每個房間內,都有一本旅人小書,提供入住的旅人寫下自己的故事與心情,偶爾還有後來的旅人給予回應,並有了美麗的不期而遇。

「如果人生要一階一階往上走,別人的故事可能成為自己的一個台階。」張嘉峰感性地說。

因緣際會:衛浴成隔間,天台看電影、聽演唱會

張嘉峰喜歡青旅,但並不想拓點經營,2019年開幕的台中館是因舊識而結下這份因緣。許多人因為喜歡台東館,而選擇入住台中館,二館特色不同,但相互呼應。與台東館不同的是,台中館位於商辦大樓中,提供了雙人房、三人房、四人房等多種房型,以木頭原色、白色作為基調。其中,雙人房的規劃相當有巧思。

許多人與陌生室友同住一個房間,惶惶不安可想而知。因此台中館的雙人房,將衛浴作為二床隔間,以降低彼此干擾;衛浴的掛鉤清楚標示A、B,讓個性謹慎細心的旅人也可安心居住。「想來青旅的人,都可以捨棄物質享受,但還是需要有私密性、保有睡覺的舒適性。」

一般青旅提供12人一間、16人一間的房型,能不能睡得好,只能靠運氣。住遍台東青旅的張嘉峰認為,睡眠品質對旅行還是十足十的重要,因此進行了不一樣的設計。

路得行旅台中館的天台頂樓更是一大特色,除設有流理台、瓦斯爐可以烤肉、做飯,還可以在此舉辦小型市集、演唱會,晚上布幕一放下,就可以看電影。張嘉峰在此打造不少精巧的可移動式設計,包括演唱會的燈架,平日不用就是戶外桌子上的裝飾。

看重人與溫度:從理念規劃產品,而非從收入規劃產品

開設青旅前,張嘉峰親自體驗青旅,對市場進行調查,但他並非比照其他青旅設定一床600元,計算坪效,而是先找出市場定位,接著尋求團隊共識,把產品做好,獲得旅人認同後,才開始思考定價策略。

但其中也經過了二、三年的摸索,這段期間,對他而言,管理是最難跨越的關卡,「這是服務業,無法規格化、也沒有生產線,它是一群人在做一件事。」

室內裝修現場,看著藍圖,各工班師傅都知道該怎麼做、何時得完工,但工程思維在服務業完全對不上號,怎麼要求都不如預期,令他十分苦惱。

然而,在青旅聽完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後,張嘉峰恍然大悟,「青旅,是需要醞釀的空間。」服務業最重要的是人,才能創造溫度,而非制度。在重新調整團隊後,台東館在訂房平台上評價接近滿分,第三年就損益平衡。

不放棄:面對創業,要堅定

面對創業這件事,張嘉峰說,創業起始,最容易被打敗的就是心志,他建議創業者一旦認定這個市場,除了要下功夫進行市場調查,還要有決心不放棄,或許有段時間經濟會很窘困,但決不能離開這個行業,「你一離開,先前的努力就沒了。」

張嘉峰(右)與妻子陳淑華(左),妻子總是無條件支持。龔安妮攝影

他與妻子有空就會待在路得行旅,與旅人泡咖啡、聊天,聽年輕人的夢想、中年人的徬徨,再看著他們從這裡獲得轉變的力量,重新啟程,「這些故事會讓你成長,這個環境會讓你想清楚要做的事。」張嘉峰認為,不豪華的青旅也能讓每名旅人找到自我實現的路,就是其最高的價值所在。

路得行旅台中站前館
開業時間:2019年
地點:台中市中區建國路火車站前
坪數:600坪
公共空間:30%
房間數:約48個
相關系列:路得行旅台東館


【本文摘自《看》雜誌第231期,更多內容請見http://www.watchinese.com】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看》雜誌 第231期)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