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震: 「其實,我很可愛!」

有些問題,張震已經被記者問過八百遍:「為什麼這麼多知名導演喜歡找你合作?」「你跟這麼多導演合作過,有什麼感想?」「你跟這麼多大明星合作過,有什麼感想?」當然啦,還有緋聞,這就不在本刊討論之列了。
有點替張震抱不平,好像他就被遮掩在這些名導演、明星的大光芒下,人們只記得李安──臥虎藏龍──張震;侯孝賢──最好的時光──張震……其實他出道已經十八年,前面十幾年他玩得很爽,把演戲當玩耍;但是後面幾年他已經不再是小男孩。

專業 隨著年齡愈發成熟
25歲的張震,跟鞏俐合作拍了王家衛的《愛神》,被鞏俐的專業感動,感慨:「一個好演員就該如此。不能再玩了,一定要專心做點什麼,如果要繼續做演員就好好努力,讓人家肯定!」
找到人生方向後,他不顧一切向前走。2004年拍了《愛神》、《2046》之後;2005年有《最好的時光》;2006年拍了《詭絲》、大陸導演田壯壯的《吳清源》;2007演出吳宇森監製的《天堂口》、韓國導演金基德的《呼吸》以及《消失在遙遠的天空》;2008年除了《赤壁》之外,他還接拍了徐克的《深海尋人》、國片《停車》,以及候孝賢的第一部武俠片《聶隱娘》。
明明電影圈不景氣,台灣多少男演員沒飯吃,他卻五年內拍了十二部戲,他說自己是運氣好,也夠神祕,畢竟演員很需要讓觀眾有想像力,但是眾導演都讚美他有禮貌又認真。
吳宇森則看見張震的衝突與努力,在電影《天堂口》之後,又找了他。這回,他不要張震演殺手,而是用自己的生命狀態詮釋孫權。開拍前,張震接受馬術、弓箭術、古代禮儀的訓練,但在內心,他已經準備了好幾年。
29歲的孫權接掌父兄的天下,眾多老臣輔佐的他,外表軟弱,內心卻想有番作為,三國紛亂,他在亂世中追尋自己的人生,維護自己的家國。孫權長跪在祖宗牌位前沉思的那一幕,打動所有人,長劍出鞘的光芒閃進他的眼睛,鋒利的劍鋒照映出他的決心。
孫權,就像曾經徬徨的張震,看起來滿不在乎,心裡卻有一股意志力,想要有所作為。
一到現場,張震就用自己的方法,很快進入狀況。上戲第一天,就要拍攝孫權上朝面對文武百官的戲,張震一到現場馬上問清楚自己的位子,上龍椅坐著,幻想自己每天都會來這裡上朝,會做些什麼?腦中都在想什麼?要怎麼打天下?

殺青 就是離開一個人生
能夠有這麼多機會,除了努力,真的還有運氣,但也有很倒楣的時候。挑大樑主演的《吳清源》,在台灣連上片的機會都沒有、好不容易入圍金馬獎最佳男主角,卻因為發行商的關係,取消參賽。
棋聖吳清源,大戰時從中國遠赴日本,一生只關心兩件事,棋藝與信念,他的人生非常純粹。張震生於現代台灣,環境與心情都比吳清源複雜,卻要從17歲演到70歲,對他來說是極大的挑戰,他大呼:「拜託,我根本進不去那樣的世界啦!」
於是,在戲開拍前的幾個月,他主動隨工作人員到日本勘景,一個人留在日本住進小旅店,每天晨起就開始打坐、看吳清源傳記、到棋院走動下棋,餓極了才吃一點點簡單食物,過了一個月這樣的生活,才慢慢進入吳清源的世界。
開拍後,他整整三個月都跟吳清源「在一起」,彷彿自己就快要成為吳清源。殺青前一天,他躲開了所有的人,哭了一場:「從明天起就沒有吳清源了,我該怎麼辦?」從前拍戲,他也會被角色影響,但從未如此深刻。
殺青後,他去旅行,一點一滴找回真實的張震,忘掉戲中的人生。

角色 是生命的每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