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棒,請選我! 用履歷幫自己廣告

工作,究竟有多難找?今年以來,平均每一天透過104 人力銀行開放履歷找工作的人數,超過43 萬人,而同時間,網站上的職缺數卻只
有19 萬6 千個;平均每個求職者能夠分配到的工作,連0.5 個都不到。如果只看少數熱門企業,有些公司每次一招募就收到超過20 到30 萬份履歷,求職者屏雀中選的機會,更微乎其微。要在茫茫人海中,讓企業人資一眼就挑中,才有面試機會,履歷表在求職的漫長過程中,是最關鍵的先鋒部隊,104 人力銀行行銷公關經理方光緯說,
「寫履歷就像是幫自己寫廣告文案,一份誠懇不說謊、但又充滿魅力的個人廣告。」

履歷=求職信+履歷表+自傳
一般人想到履歷撰寫,馬上聯想到表格化的資歷填寫。事實上,完整的履歷表分為三個部分,求職信、履歷表、自傳,三者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撰寫的方式也全然不同。

求職信:5 秒捉住目光
求職信就是英文履歷中常見的Cover Letter,線上制式化履歷表通常沒有這個部分,但求職信除了展現求職禮儀的第一印象外,也是讓企業人資或用人主管以最短的時間,了解求職者是否為目標人選的關鍵。

奧雅國際顧問總經理楊士漢說,求職信至少要讓「讀者」得到下列幾個答案:
1. 應徵的職務是什麼?
2. 透過哪些管道得知這個職缺?
3. 為什麼自己「適合」並「符合」應徵職務的要求?
4. 人格特質的簡單描述,並提醒讀者,詳細的個人介紹,已經包含在自傳中。

「用最簡短的句子,讓這些資訊簡明扼要的表現出來,」楊士漢說,永遠要從別人的角度出發,「由於企業徵才只花五秒就要看到想看到的東西,求職信清楚而明確,才能抓住對方的目光。」

履歷表:用可讀性來決定長短
履歷表就是一般的格式化個人資料,楊士漢說,「用最簡短、但目標性清楚的資料,讓人資或用人主管,看到自己的適任性和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