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交換學生 震撼台灣校園

@當政客們還在辯論是否承認大陸學歷之際,來自中國的交換學生,早已大量出現在台灣校園。陸生的認真拚勁令台灣師長驚異,台式民主與多元文化生活,也令陸生留下深刻印象。兩岸交流,對學生來說,是一生難得的體驗。 


隨著兩岸關係和緩,各大學紛紛將交換學生的觸角,延伸到海峽對岸。台灣從北到南,從國立大學到私立科大,都開始出現操著各省口音的大陸交換學生身影。

透過近距離的接觸交往,台灣學子得以瞭解不同制度培育下,對岸同儕的思維模式。看在校方眼裡,能夠讓台灣大學生親眼見識陸生對課業的態度與拚勁,是兩岸學生交流最正面的影響。


從圖書館看用功程度
「我真的很擔心台灣學生的競爭力!」常帶學生到大陸交流的東吳大學商學院國際商管學程主任阮金祥提到,有一次去北大交流時,在北大圖書館看到滿坑滿谷的學生,他特地詢問學生是否在準備期中考。

「大考在兩週前剛結束。」學生的回答讓他很震驚,這種圖書館座無虛席的現象,不只是頂尖名校的常態,即使在東吳姊妹校蘇州大學也是同樣的情形。

除此之外,他注意到大多數學生都在讀英文,就和20年前的台灣一樣,許多中國大學生畢業後都準備出國留學,但台灣現在出國留學人數卻不增反減,「對岸學生努力擴大國際視野,台灣學生卻把遊學當留學!」他憂慮地說。


陸生認真拚勁 給台生正面示範
今年宜蘭大學第一次有山東煙台大學交換學生就讀,教務長喻新認為,陸生對台灣學生絕對是正面的影響,「地球是平的」這話台灣學生聽久都麻痺了,但這次兩位煙台大學交換生在實驗室的認真態度,確實讓同研究所的台灣學生感受到壓力。

宜蘭大學化工材料所教授陳博彥,就對煙台大學碩二生張萌萌的研究態度讚不絕口。今年2月張萌萌到宜大展開半年的研究計畫,才2個月就有研究報告投稿並通過審核,預計不久後要到中興大學的生化工程研討會上做專題報告。

「她每天早上進實驗室後,都忙到凌晨12點宿舍門禁前,才匆匆趕回去,」和張萌萌同實驗室的宜大化材所碩一生顏嘉儀,稱讚張萌萌不只拚勁足,遇到困難也會自己想辦法解決。

像張萌萌的研究專題是燃料電池,有一次在材料不足的情況下,必須做一個燃料電池模型,張萌萌二話不說,立刻把寶特瓶切開做實驗,最後證明原理是對的,「這種創意就很棒!如果是我們,大概會等器材到了再做吧!」顏嘉儀說。

張萌萌則認為,大陸學生比較會考試做題目,但也許是經費的問題,動手做的機會比較少,而在宜蘭大學,就算器材材料短缺,師長們也會儘快補齊,讓她很窩心。





台生簡報能力強 習於找外文資料
另一位在宜蘭大學環工所就讀的煙台大學碩一生劉瑩,則感到台灣學術環境比起大陸要來得活潑。她很驚訝於台灣同學的簡報能力,在大陸多為單向學習,很少上台做PPT(PowerPoint簡報),獨立思考能力較差,到宜蘭大學後,「感覺台灣同學都好棒,上台都侃侃而談,深怕自己準備不好。」

除此之外,劉瑩認為讀外文教科書與外文研究報告的能力,是大陸學生另一個弱項。宜蘭大學環工所教授張章堂認為原因在於,中國的重點大學太多了,各種中文研究報告數量龐大,使得陸生在學習過程中習慣先找中文資料;反觀台灣學生在找資料時,必須「尋求外援」,因此找英文資料能力比陸生強,但台生的「幹勁」則不如陸生。


近距離交流 學習彼此尊重
被問到和大陸交換學生共同學習的感受,宜蘭大學研究生異口同聲表示非常珍惜這樣難得的機會。宜大環工所碩二生駱勇全說,台灣學生比較有彈性、懂得如何「取巧」,像是指導教授出國考察時,台灣學生的日子就過得比較輕鬆;反觀兩位陸生即使「大人不在家」,每天還是準時到實驗室做研究,絲毫沒有鬆懈。

每天和陸生一起學習,也讓台生在言語上更加注意,以前在討論課業時,如果搜尋到對岸大學的研究報告時,就會順口說這是阿六的報告,「一開始張萌萌和劉瑩在時,會差一點脫口而出。」駱勇全笑著說,這種對彼此的尊重,也是陸生來之後才有的改變。

化才所碩二生羅定宏,倒沒感受到陸生帶來的競爭壓力,反而很高興能有語言相通的人一起學習,有問題大家一起解決。而且兩位陸生遇到問題時,會將其他台生給的意見聽進去,「不像台灣的學弟妹,給他們建議也聽不進去,比較堅持己見,」羅定宏說。


深入台灣角落 體驗多元文化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陸生每天都關在實驗室裡做研究,東吳大學兩位來自廈門大學與上海復旦大學的交換學生,則是抓緊在台灣的每一天,體驗和感受每一次的第一類接觸。

廈門大學大三生陳淼和復旦大學大二生莫桑尼,目前在東吳大學分別就讀資管系與歷史系,兩人在台灣的求學生活,比台生還要多采多姿。

從2005年開始,廈門大學就和東吳大學展開交換學生計畫,聽了曾到台灣交換研修的學長姊的「台灣經驗」,陳淼興起百聞不如一見的念頭。

陳淼和莫桑尼來台至今只短短100多天,陳淼在春假期間,跑遍台灣西岸,甚至到墾丁參加春吶,後來才發現好多大陸交換學生都跑去春吶,「一聽口音就知道了!」她笑著說。





爭取自由權利 台生積極敢為
除課業外,陳淼還是東吳大學的校園記者,參加各種校際活動,透過「公民記者工作坊」認識一群台大學生,還到野草莓公共空間,去瞭解台灣的大學生如何爭取自由權利。透過參與台灣學生的自主活動,陳淼覺得台灣大學生比較主動積極,思想意識比廈門大學生來得前衛,大陸學生遇到同樣的事情,頂多就是私底下抱怨,大家總覺得忍忍就過去了。

復旦大學歷史系的莫桑尼則趁來台機會,參加各種論壇講座,當然故宮、歷史博物館等和本科專業有關的地方,也是他必訪之地。相較於上海博物館,台北故宮及歷史博物館的特色鮮明、展覽規劃活潑,但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民眾可以自由申請進故宮「文獻檔案室」查資料,「這是非常進步的!」


台式民主開放 陸生印象深刻
此外,非常關注1949年後中國自由主義學者在台灣的莫桑尼,特別報名參加五四運動90週年研討會。原本以為主辦單位不太可能核准他的申請,沒想到在台灣參與學術活動這麼簡單,而且學術界與學生的關係很緊密,「在大陸,大學生想要去社科院(相當於台灣中研院)參與活動是很困難的。」

五四運動90週年研討會活動當天,馬英九總統親臨與會,這也是莫桑尼第一次看到台灣領導人參與學術會議,而且全程在台下聽中央研究院院士演講,「中國是中央政治局把學者召來,然後由中央政治局委員集體學習。」他說,台灣政治人物慣於移樽就教,這是很大的不同,「雖然我常聽到台灣人罵馬總統,但我覺得他是很了不起的。」


台生不珍惜機會 學習態度輸一截
可惜的是,陳淼與莫桑尼都發現,或許台生在資源分配上比較多,因此很多事情都視為理所當然,不懂得珍惜把握機會,不僅座談會、演講很少看到台生出現,有時需要團體討論也很難湊到人,要不就是姍姍來遲。

「大陸人多、競爭壓力大,機會也較少。」陳淼說,所以她來台短期交換,只要是演講或座談會,一定盡量參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
接待過兩、三屆大陸交換學生的東吳大學歷史系大四生陳偉維,比較兩岸學生在學業上的表現,認為差異就在「態度」。他同意台生確實在學習態度和陸生有一段差距,而且大多數的陸生比同年齡的台生要成熟,也懂分寸。

阮金祥說,台灣教育制度與教學風氣走美式風格,學生與老師較無距離,也比較敢在課堂上提出不同的意見,而大陸則很像20年前的台灣,「尊師重道」和「老師是對的」,這樣的觀念在陸生心中還是根深蒂固。

即使兩岸大學生各有千秋,但所有老師一致認為增加交流「絕對是正面的」!雖然政治議題是無法避免的衝突點,但與其猜忌,透過兩岸學生交流互動,學習長處,包容歧異,對參與兩岸交流的大學生來說,都會是一生中難得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