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還要查三代?中國歧視非名校生變本加厲

清華大學是和北京大學齊名的中國最頂級學府,頂著清大博士的頭銜,在就業市場上想必很吃香吧?然而,去年清華博士畢業的陳達,卻發現自己在求職之路上屢屢碰壁,而原因卻讓他哭笑不得——他的學歷不夠「純正」。

「我的求職艱難,恐怕是因為沒有一個能『經得起推敲』的出身!」大學、碩士都在山東省一所普通大學就讀的陳達,博士階段終於考上夢寐以求的清華大學。然而到頭來找工作時,才發現「學歷歧視」依然如影隨形;他找了7個月的工作,始終沒有好消息,最令他崩潰的是,10次有8次是在投履歷這關就被刷下來。很多用人單位坦率告訴他,因為他的大學本科學歷不是「985」或「211」重點大學,即使博士「洗」到了清華學歷,也沒有用。

名校碩博士 門檻大為降低
陳達的遭遇絕非偶然。由於中國高等教育不斷膨脹,許多名校的碩博士生人數,甚至超過了大學本科生,「洗」到名校變得容易,用人單位因此另立名目,除了看最高學歷外,還開始看重大學本科學歷。前些年,但凡比較熱門的用人單位,不少都在招聘啟事上白紙黑字寫明「本科非985、211高校者不予考慮」,這種「學歷查三代」的狠招,硬生生讓許多本科畢業學校不是太好的人,在應聘時被拒於門外。由此甚至誕生了一個新名詞:「三清幫」,也就是本科、碩士、博士階段都在清華受教的「純正血統」清華人。

去年中國教育部正式發文,申明校園招聘活動中,「嚴禁含有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樣的招聘信息」,算是稍為遏止了這股「查三代」風氣。然而,求職時的學歷歧視,真有那麼容易消弭嗎?

學歷歧視仍在 血統不純就業難
今年清大碩士畢業的張仲棟,本科是西北地區普通大學畢業,本來以為在去年教育部的「嚴令」之後,學歷查三代歪風理應不再;沒想到今年他找工作時,照樣因為「血統不純」而碰壁。

「好幾次在最終面試時,招聘單位對我直言,他們更青睞本科、碩士都是985、211大學的求職者。」張仲棟說,雖然招聘啟事上不寫,但實際上很多招聘單位面試時還是作風不改,「有的更惡劣,在我過了好幾關,到最終面試時才告訴我,他們對本科學歷也有要求。」

「985高校」源於「985工程」,是指1998年5月,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在北大百年校慶上宣告「要建設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後來選出39所大學做為重點支持對象,合稱為985高校。「211高校」則源於1990年代初,中國決定要重點扶持100所大學,此後「面向21世紀的100所重點大學」就被簡稱為「211工程」,目前共有121所。因此,可以把「985高校」和「211高校」理解為中國的重點大學,其中985的層次更高。

就業市場不成文的「潛規則」
「開始時我也很惱怒,但別人好像也有自己的道理,他們說有些規定是隱性的,是『潛規則』,只因為我是清華的,才給了我筆試、面試機會,但在考核過程中並沒有發現我比其他人強。」張仲棟表示,「當初剛考入清華時很興奮,覺得自己『逆襲』成功了,但現在才發現,自己和清華土著(大學本科階段就在清華的學生)相比,還是有著不小的差距。」
一位企業招聘主管說,「專門有個描述張仲棟這種現象的名詞叫『學歷斷檔』,即指那些從非名校考入名校的學生。」他們比起「血統純正」的名校生,就業機會和待遇都要差上一截。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碩士畢業的唐柳,也是學歷歧視的受害者,因為母校非985、211而求職屢屢被拒。她無奈地表示,「就業情勢這麼嚴峻,即使嚴禁把學歷限定寫在招聘規定裡,但是人資部門篩選簡歷時,難免還是會把『出身』當做標準,這是一條大家心照不宣的行規。」

同工不同酬!按學校「檔次」給薪
假設一位普通大學的畢業生,因為能力超強,披荊斬棘、過關斬將終於進入了心儀的公司,那麼總能享受和名校生一樣的待遇了吧?很抱歉,在許多用人單位,即使同一崗位、同一職等,不同檔次大學的畢業生,拿到的薪水依然有差別。

在今年11月廣東省的高校畢業生招聘會上,就有一家位於深圳的高科技企業對不同院校的畢業生直接「明碼標價」:「技術類本科——普通院校月薪人民幣5,000元、重點院校6,000元、211工程院校7,000元、985工程院校8,000元,清華、北大9,000元。技術類碩士——普通院校人民幣8,000元、重點院校10,000元、211工程院校12,000元、985工程院校14,000元,清華、北大15,000元」。即使同工不同酬的現象,在人才市場並不罕見,但像這樣赤裸裸把人分「檔次」的企業,還是令人瞠目結舌。

「三本」學校 不被當成大學看待
就算不這麼明目張膽,許多普通大學、專科的畢業生,在進入企業工作後,也經常發現自己所拿的薪水、福利、補貼,比起重點大學畢業生就是矮了那麼一截。

大陸高考錄取時一般分成三個批次,由此衍生出了一本、二本、三本這3個層次的學校,「一本」也就是有資格第一批次錄取考生的學校,大多是重點大學;「二本」是第二批次錄取的學校,一般而言是非重點的普通綜合性大學;「三本」排在最後一批錄取,大多數是民辦(私立)大學,以及綜合性大學下設的獨立學院。平平都是大學生,很多用人單位卻不把「三本」當做是大學看待。

今年剛從一所「三本」學院畢業的王林,被一家水泥企業錄取,但入職時才被告知,三本按公司的規定屬於大專,因此津貼少了200元,工資也比先前所談的降了300元。「三本等於大專嗎?我該到哪裡說理去?」王林表示,簽約時公司並沒有告知,要將他比照專科生看待。

「直到辦理入職手續時,公司人資部門才說,三本畢業生的待遇跟專科生一樣,所以我們的工資從原來說好的2,800元變成2,500元,而且也沒有本科生應有的200元學歷津貼。這樣一來,我們比其他一起入職的一本、二本畢業生,每月少拿了500元!」

履歷多如雪片 只好簡單粗暴篩選…
「不是我們故意歧視誰,而是每年收到的簡歷都要用麻袋裝,不定個門檻怎麼行?」北京一所高校人事部門的工作人員張嵐說,該校今年招聘10個輔導員,卻收到了4,000多份簡歷。「我們要求碩士以上學歷,結果應聘者不但大多是名校碩士畢業,甚至還有不少是博士。招聘自然要『優中選優』,第一學歷、最終畢業學校、專業、是不是黨員、有沒有當過學生幹部…,都是參考標準,總不能讓4,000多人都來面試吧?」

張嵐坦承,這種做法雖然簡單粗暴,但對用人單位而言也是無可奈何之舉。「要不是特別突出,我們確實沒時間去論證每一個非985畢業生是不是真的比985畢業生更優秀,這樣成本太大了。」

中國高等教育不斷擴大,今年高校畢業生達到727萬人,而且以每年20萬人的速度不斷成長,可以想見在供需失衡、僧多粥少的情況下,用人單位面對如雪片般飛來的履歷,在對應聘者本身不瞭解的情況下,以學校做為篩選的第一關,這種做法恐怕是難以禁絕。

對偏遠農村青年的隱性歧視
然而,由於中國對戶籍有嚴格的限制,不同地區、省市學生考上重點大學的機率天差地別(例如北京的高校有很大一部分生源來自北京市;2011年,北京市每1萬名考生中有52.5人能上北大,而安徽省這個比例只有1.27),使得學歷歧視很容易衍生為對偏遠地區居民、農村居民的隱性歧視。

北大社會學教授夏學鑾就指出,「我國農村大學生很多集中於非211工程的高校,就業時學歷不夠好,又受到戶籍等方面的限制,這樣一來他們的上升通道就容易受阻。這種現象如果一代代延續下去,後果將不堪設想。」

應反省為何教育品質不被信任?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唐認為,雖然學歷歧視對學生很不公平,但在當前的就業情勢下,也不能全怪用人單位。
「教育的功能有兩種:一是提高人的生產效率,二是高學歷是企業發現具有高效率員工的篩選手段,即文憑是一種信號,可以幫助雇主降低僱用成本。」唐指出,從這個角度來看,雇主偏好名校畢業生無可厚非,畢竟在招聘時並不知道他們的實際工作能力。當然,從「偏好」演進到「非名校生不要」,甚至查三代、同工不同酬,那就變成赤裸裸的歧視了。

唐坦率直言,「目前反就業歧視立法的呼聲愈來愈高,但考慮到就業市場的規律,『一刀切』並非最好的做法。事實上,我們也許更應該反思,為什麼用人單位對非985、非211、專升本、碩博士教育如此嚴重地不信任,以至於本科非名校畢業的就不敢錄用?」

-更多精采文章請見12月號(457期)Career職場情報誌-

本期其他文章
前期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