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鐵特考】陸建勳--從流浪教師到台鐵站務員

長得相當斯文,說話輕聲慢語的陸建勳,非常有書卷氣息。畢業於台北教育大學的他,原來準備當作育英才的老師,雖然懷抱當老師的理想,但事與願違,原因是現在小孩生育率下降,國小學生人數大幅降低,對老師的需求數也跟著縮水,結果許多擁有教師資格的人,成為流浪教師,沒想到陸建勳也是其中一員。
比較幸運的是,陸建勳連續5年都有找到代課老師的工作,但一年一聘的規則,每年都要經過考試,每次在接受下一次代課老師考試時都備受煎熬,陸建勳說,每年暑假都要去台北縣市或桃園各小學考試,最高曾考過10次左右,考試考得很煩人。
工作不穩定、也缺乏安全感,讓他深深體會,當老師雖然收入不錯,但是以目前的社會現象,老師的員額不可能增加,與其一直當個流浪的代課老師,不如另謀出路吧。
走過心理掙扎 破釜沉舟換跑道
回想當初要投入國家考試前,陸建勛還連續失眠了好幾夜,也請教過好多的朋友,就是為了要不要轉換跑道,心裡面有許多的掙扎和考慮。最後他終於想通了,「在這麼經濟不景氣的當下,有穩定的工作,是大家夢寐以求、急欲爭取的目標,如果錯過了今年國家考試的機會,明年可能還要再來一次,但總比當個流浪教師,不知明年的工作在哪兒還來得好!」
左思右想,他下定決心報考國家考試,成為一個公務員,讓自己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也讓家庭經濟更有保障。
大部分人考公務員,都會找普考或者高考來準備,但陸建勳與別人策略不同,他選擇比較少人報考的鐵路特考,來當作試金石,他說:「鐵路特考競爭人數較少,相對的,勝出的機率就更高。」因此他破釜沉舟,辭去學校代課老師的工作,正在研究所進修的學業也暫停,以6個月的時間作為準備,來實現自己變成公務員的夢想。
備妥生活費 辭職全心應試
「其實我想了很久,甚至連生活費都先準備好了。」當代課老師的4、5年內,陸建勳存了一些錢,即使辭職全心準備應試,經濟上也無壓力。他奉勸要考公務員的人,要先有自己的財務規劃,讓準備考試的時候沒有後顧之憂,這樣蠟燭才不會兩頭燒,更能進一步提升上榜的機率。
因為是初次準備鐵路特考,剛開始毫無頭緒,於是,陸建勳跑去請教先前考上鐵路特考的朋友,給予讀書上的建議,慢慢地再來抓自己讀書的節奏。他也去補習班找課程就讀,根據考試進度排定課程,進而掌握自己唸書的進度。
有把握的科目 儘量拿到高分
陸建勳表示,由於考試科目很多,一定要熟讀自己有把握的科目,並盡量拿到高分,才能增加考上的機會。他舉例,「『鐵路法』是最易準備的,你必須將76條法條全部背熟!」因此他在鐵路法的準備上,透過反覆的背熟,前後看了3次,幾乎可以不看法條,就能輕鬆默寫出答案,最後考試也取得96分的高分,因而拉大與別人的差距,在眾多考生中脫穎而出。
「企業管理概要」則要理解基本的企業功能和管理學派內容,抓住大方向。對於企管經典大師級人物的學理和想法,要有深刻的瞭解,不能全靠死背。像是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在各章節的說法與概念,他都設法整合在一起,舉凡考試中有談到相關的大師學理,他都可以旁徵博引,寫出完整的內容,獲得好成績。
陸建勳強調,無論各科考試,一定要多用案例,去彙整其他章節的說法,畢竟現在命題的老師出題,大多不會直來直往,一定會考不同章節的「整合題」。因此他會在考試前,自己模擬考試的過程,把分散在各章節的答案都先彙整在一起,等於是先模擬回答,如此一來,在面對考試的時候,才能從容不迫。
這些訓練過程,正好可以透過做考古題的方式來達成,例如「民法」著重在理解和實例,因為範圍大,倘若以做考古題的方式來練習,就能率先掌握考試可能會出現的案子與解答,讓自己事先多多練習。而在念考古題的過程中,每當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回頭去翻厚厚的民法書,不僅可知道什麼是考試常出現的重點,也會再度加強背誦與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