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商業類競賽-用創意頭腦 解決企業難題
「每個商學院學生都懂得行銷4P和SWOT分析,但如何運用才是最大難題!」YAHOO!奇摩電子商務行銷部總監蕭錦薇表示。
「理論和實務有差距」,一直是職場新人常見的問題。在學成績不代表工作表現,名校光環也未必是品質保證,為了縮短學用落差,近年企業與大學紛紛舉辦各種商業競賽,包含創業競賽、商業個案、電子商務、行銷競賽等,期望透過比賽的磨練,讓學子更貼近實務界。
全國大專盃創業競賽,鼓勵學生將創意融入生活與社會關懷
企業主管扮演「業師」從旁輔導
由企業發起的競賽,通常會由內部主管擔任「業師」,負責輔導參賽學生,如研華Tic100創新競賽、ATCC競賽、L'OREAL行銷獎、Lexus校園商業個案競賽皆是如此,可讓學生了解企業運作,同時企業也可觀察參賽學生,發掘未來可用的人才。比賽動輒超過3個月,就像一場耐力賽,過程就是最好的「試用期」。
而由學校發起、企業贊助的活動,如全國大專盃創業競賽、YAHOO!奇摩電子商務競賽,則多由學校老師和指導教授擔任輔導角色,甚至將參賽列為課程學分,以增加學生參賽動機。在準備比賽過程中,老師會將學生天馬行空的創意,收斂成可執行的方案。
要求組隊參加 跨校跨系尤佳
不同於其他競賽多以個人為主,商業競賽必須「組隊參加」,甚至要求必須「跨校跨系」,因為進入職場後,團隊合作不可避免,且成員來自四面八方。在比賽過程中,時常可見參賽隊伍內鬨,半途要求換隊員,或是隊員溝通不良各自為政,如何學習彼此
妥協,正是一門職場學問。而「跨校跨系」則是希望學生聽到多元的聲音,「將來真正創業時,若伙伴都來自同樣科系,思維邏輯和專業能力都雷同,那創業就不用玩了!」研華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劉慶聰強調。
商業競賽除了書面報告,「上台簡報」是評分重點,因為將來進職場之後,表達能力很重要,「企劃寫得再怎麼好,若無法在短短幾分鐘內說服主管或客戶,一切都是枉然,」主辦ATCC競賽的安通國際副總經理許允彬說。
蕭錦薇觀察,「現在學生很有創意,會以短劇、歌唱、短片等方式,豐富簡報的內容,也提高個人能見度。有完整的提案內容再加上『敢秀』,對於日後職場很有幫助。」
履歷加分效果 打工不如比賽
商業競賽獎金優厚,通常都有6位數以上,獎項也多采多姿。獲選為L'OREAL台灣區代表、派赴法國參加總決賽的隊伍,全隊成員可到法國巴黎旅遊1週。L'OREAL今年新推出Reveal線上平台,比賽者需通過行銷、業務、營運和研發製造5大領域關卡,與全球參賽者進行無國界的網路競賽,贏家亦可獲得巴黎5日遊行程。
而今年第一次登場的「康師傅—早稻田創新挑戰賽」,由康師傅集團和日本早稻田大學合辦,除了頒發競賽獎金,康師傅還會提供2年40萬人民幣(約200萬台幣)的巨額獎學金,資助優勝者到日本早稻田大學研究所深造。
蕭錦薇認為,許多大學生打工,不脫從事家教或服務業,這對於履歷的加分效果,其實還不如參加比賽,何況得獎還能獲得獎金。
劉慶聰認為,台灣學生被「考試」和「教室」給限制住,「有教室才學習,離開教室就不學習」。研華希望鼓勵學生「走出教室學習」,透過比賽印證所學,也洗脫青澀或狂妄的態度。
「理論和實務有差距」,一直是職場新人常見的問題。在學成績不代表工作表現,名校光環也未必是品質保證,為了縮短學用落差,近年企業與大學紛紛舉辦各種商業競賽,包含創業競賽、商業個案、電子商務、行銷競賽等,期望透過比賽的磨練,讓學子更貼近實務界。

企業主管扮演「業師」從旁輔導
由企業發起的競賽,通常會由內部主管擔任「業師」,負責輔導參賽學生,如研華Tic100創新競賽、ATCC競賽、L'OREAL行銷獎、Lexus校園商業個案競賽皆是如此,可讓學生了解企業運作,同時企業也可觀察參賽學生,發掘未來可用的人才。比賽動輒超過3個月,就像一場耐力賽,過程就是最好的「試用期」。
而由學校發起、企業贊助的活動,如全國大專盃創業競賽、YAHOO!奇摩電子商務競賽,則多由學校老師和指導教授擔任輔導角色,甚至將參賽列為課程學分,以增加學生參賽動機。在準備比賽過程中,老師會將學生天馬行空的創意,收斂成可執行的方案。
要求組隊參加 跨校跨系尤佳
不同於其他競賽多以個人為主,商業競賽必須「組隊參加」,甚至要求必須「跨校跨系」,因為進入職場後,團隊合作不可避免,且成員來自四面八方。在比賽過程中,時常可見參賽隊伍內鬨,半途要求換隊員,或是隊員溝通不良各自為政,如何學習彼此
妥協,正是一門職場學問。而「跨校跨系」則是希望學生聽到多元的聲音,「將來真正創業時,若伙伴都來自同樣科系,思維邏輯和專業能力都雷同,那創業就不用玩了!」研華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劉慶聰強調。
商業競賽除了書面報告,「上台簡報」是評分重點,因為將來進職場之後,表達能力很重要,「企劃寫得再怎麼好,若無法在短短幾分鐘內說服主管或客戶,一切都是枉然,」主辦ATCC競賽的安通國際副總經理許允彬說。
蕭錦薇觀察,「現在學生很有創意,會以短劇、歌唱、短片等方式,豐富簡報的內容,也提高個人能見度。有完整的提案內容再加上『敢秀』,對於日後職場很有幫助。」
履歷加分效果 打工不如比賽
商業競賽獎金優厚,通常都有6位數以上,獎項也多采多姿。獲選為L'OREAL台灣區代表、派赴法國參加總決賽的隊伍,全隊成員可到法國巴黎旅遊1週。L'OREAL今年新推出Reveal線上平台,比賽者需通過行銷、業務、營運和研發製造5大領域關卡,與全球參賽者進行無國界的網路競賽,贏家亦可獲得巴黎5日遊行程。
而今年第一次登場的「康師傅—早稻田創新挑戰賽」,由康師傅集團和日本早稻田大學合辦,除了頒發競賽獎金,康師傅還會提供2年40萬人民幣(約200萬台幣)的巨額獎學金,資助優勝者到日本早稻田大學研究所深造。
蕭錦薇認為,許多大學生打工,不脫從事家教或服務業,這對於履歷的加分效果,其實還不如參加比賽,何況得獎還能獲得獎金。
劉慶聰認為,台灣學生被「考試」和「教室」給限制住,「有教室才學習,離開教室就不學習」。研華希望鼓勵學生「走出教室學習」,透過比賽印證所學,也洗脫青澀或狂妄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