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校長李嗣涔:做好一場長期抗戰的準備

在這樣的局勢下出社會,求職過程極可能是一場長期抗戰,你必須花更長的時間等待、花更多的心思去sell(銷售)你自己。

今年打算踏出校門,走入職場的社會新鮮人,你們要有一個心理準備:今年求職時面臨的困難,將是歷史上最高的。

這一次金融海嘯對台灣的影響,遠比1929年的大蕭條還要嚴重,畢竟大蕭條時,首當其衝的是美國,其他區域受創相對不深。然而這一次的金融海嘯卻是席捲全球,在全球化的時代,台灣當然也難以倖免。

因為景氣急凍,業務量縮減,職缺大幅削減。誠如各位在媒體上看到的,今年各大學的校園徵才職缺都大幅縮水,就連台大3月初的校園徵才,也跟往年的盛況頗有差距。

不僅新增的職缺變少,去年勞基法把退休年齡從60歲改為65歲,使得企業新陳代謝更緩慢,原本每年因為人員退休而釋出的職缺,預計未來5年內都暫緩釋出,使得整體工作機會變得更少。

這一次的金融海嘯,顛覆了很多人力市場的遊戲規則,就算是明星學校、明星科系,也很有可能面臨生涯危機。過去幾年,我們學校理工或商管科系的學生,可以說根本不用擔心飯碗問題,但是,這一次的不景氣卻嚴重衝擊金融與科技業,名校明星科系的學生一畢業就可直奔理想大公司這種「慣例」,今年恐怕不復存在。不久前,我就有個學生(電機系)服完兵役後,回來跟我爭取一個國家能源計畫的短期職缺,在這一波失業潮中,我們也是個個有壓力。


學習謙卑 未嘗不是好事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其實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時局惡,正好是強迫自己調整的好時機。過去常有企業主覺得名校學生素質雖好,但卻有自視過高或不合群的毛病,這一次的不景氣是一個很好的震撼教育,讓你們去學習「謙卑」的功課,重新反省什麼才是良好的職業態度。

此外,當生涯路徑不再那麼「理所當然」、什麼科系對應什麼公司或職位時,新鮮人也正好可以想想,是不是還有其他的路可以走?以前幾個磁吸力強的產業,搶走了大部分的人才,現在風水輪流轉,無法再容納這麼多人力,新鮮人正好可以想想,是不是可以選擇到其他產業去闖闖?說不定那會是一個更好的機會,而且,我相信這樣的人才流動,對於台灣整體產業素質的提升,也是一個契機。

只是,在這樣的局勢下出社會,無論你念什麼學校,求職過程極有可能是一場長期抗戰,你必須花更長的時間等待、花更多的心思去「sell(銷售)」你自己,才有機會脫穎而出。
 

考研究所或延畢 不能只是拖延之計
有些人或許會選在這個關頭去念個研究所,我個人認為,這也不失為一條可行的退路,等到研究所畢業時,景氣或許已經沒這麼嚴峻。

至於延畢,在我們那個年代(30幾年前)是很不可思議的事,甚至還有一點不光彩,極少人會延畢。不過,現在似乎變成一個很普遍的狀況,申請延畢的學生很多,我周遭不少親朋好友的子弟也有這種打算,就連我自己的女兒,有一天也突然透過我太太告訴我,說她想延畢。

我觀察這些想要延畢的孩子們,發覺他們大多數都有個共通點:就是對自己的未來缺乏把握,所以他們還需要時間「想一想」。在這種時局,如果有學生想要延畢留在學校緩一緩,也是情理之內。

但我想要告訴這些孩子的是,無論你是要念研究所也好、延畢也好,它的目的不能只是意在拖延的緩兵之計而已,在這段時間中,你要讓自己變成一個「準備好的人」,以前大學四年沒有細想過的生涯問題,要趁這段時間好好思考;而且,這段時間絕對不能是另一段空白,除了把握時間提升你的專業以及語文實力以外,也要花時間經營你與業界的關係,不要等到一、兩年後,還是對生涯「沒有把握」、「一片茫然」。
 

創業真的是你想要的嗎?
或許也有許多年輕孩子覺得,既然找工作如此困難,不如乾脆去創業或做個小生意。我個人認為,有創業的勇氣跟企圖心,是非常值得稱許的,不過,在你如此年輕的時候投入創業行列,因為缺乏社會經驗與解決問題的經驗,也沒有太多人脈以及資金,失敗的機率會很大。

而且,更重要的還是那個老問題:這真的是你想要的嗎?抑或只是為了減輕就業壓力?如果這根本不是你想要的,三心二意,很有可能白白浪費更多時間;當然,如果這就是你打從心底想要的,那麼就好好去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