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職社工師 薪資職級調高 擴編1,400人

 有一群公務員,每天總是穿梭在不同的弱勢家庭和團體,只要一通電話,總是第一時間伸出援手,撫慰受創的心靈,給他們重生的機會。這群守護者,就是公職社工師。

 公職社會工作師為公家機關聘請的社工師,在取得專技高考社工師證照後,必須再參加高考三級的公職社工師國家考試,主要分發單位為各縣市政府的社會局、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和各縣市的勞政單位(如就業服務站)。

 但不論分發到哪個單位,工作都以第一線個案服務為主,只是分發單位不同,服務的個案會有所差別。若分發到性侵害暨家庭暴力防治中心,服務的個案以婦女、兒童、少年及老人為主要對象;但若分發到就業服務站,服務的對象就以失業勞工為主。

個案抗拒心強烈 職場風險高

 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兒童少年保護組社工督導周建設表示,不同於一般的公務人員,公職社工師主要為外勤性質,上班時間必須到不同的家庭和團體探視服務的個案,由於個案在家的時間不定,訪視經常會占用下班時間或是假日,訪視完後還要寫報告,因此「常常到週末,辦公室的人比平常還要多,」若遇到突發狀況或緊急事件,只要一通電話,就要隨時出動,24小時待命。

 工時長不打緊,有時還會遭受無妄之災。民國80年就進入社福中心負責兒少保護專線,並於91年考上公職社工師的周建設表示,從事保護性質的社工師,職場風險較一般公務人員高,以兒少保護組的社工師為例,由於服務的對象多為非自願性質,是由政府委請公職社工師強力介入,因此大多數個案的抗拒心態很強,而且個案親屬的情緒壓力很高,當公職社工師執行任務時,例如強行帶走受虐兒童,或是對受到家暴的婦女進行保護時,有時會遭到個案親屬無理的謾罵,或是直接到工作單位大吵大鬧。

 周建設秀出手臂上的抓痕苦笑說,這是上星期家長探視受保護的受虐兒童時,為了保護小孩而與家長拉扯時留下的「紀念品」。
公職社工師 薪資職級調高 擴編1,400人
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兒童少年保護組社工督導|周建設|保護性社工經常面對個案家屬的強烈抗拒,導致人力嚴重流失


克服家庭訪視按門鈴的恐懼

 對於新進的公職社工師,到個案家庭訪視是最大的壓力挫折感來源。周建設坦言,考上公職社工師的人,大多來自幸福和諧的家庭,求學也一路順遂,因此服務個案時,一開始都無法理解、也很難適應執行任務時所面臨的突發狀況,以及個案家屬突如其來的激烈反應,約訪不但常被罵,到現場也常吃閉門羹,在進行家訪時,新手第一件需要克服的心理障礙就是「按門鈴」。

 為了讓新進人員突破這些瓶頸,會先進行2星期的新人訓練,透過角色扮演、電話模擬等方式,逐漸進入狀況,之後再安排新人跟著資深同事一起進行家訪。周建設也會分享自己10幾年前家訪時,被個案拿掃把趕出來,最後請警察協助處理的經驗。透過分享,可以提供新人解決問題的方法,讓他們遇到類似情境時,可以從容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