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資主管的告白
「不景氣淘汰不爭氣。」對於近來最熱門的「裁員」話題,台灣安捷倫科技人力資源處副總經理卓勝國,劈頭第一句就下了一個註腳。
他半開玩笑說:「以前景氣好時,主管罵一句,員工還會回嘴,現在為了保住飯碗,沒人敢啦!」
從人資主管的角度來看,任何一次的不景氣,都是對於產業、對於企業、對於個人的重新洗牌。
安捷倫曾經在2006年被《Cheers》雜誌與美商惠悅(Watson Wyatt)企管顧問公司評選為「最佳企業雇主」,但在這之前,他們也曾經走過一段不景氣、虧損裁員的日子。
裁員是企業最後手段
當年也曾經扮演「殺人」的角色,卓勝國表示,一定是真的沒辦法才會進行裁員,沒有人會一開始就選擇這麼做。
「很多人當了10年主管,還沒做過裁員的事,從決策到真正執行大約2、3星期的準備期,甚至主管自己也要先進行裁員的訓練和心理準備,」卓勝國回憶。
包括他自己從1995年轉到人力資源領域後,也是頭一次面對不得不裁員的事實,曾經心理壓力大到睡不著。
「最困難的是決定名單,」當時台灣安捷倫裁員大約10%,先由各部門主管經過嚴密的計算,評估交出名單。
「你所處的部門是賺錢還是花錢的單位也有關係,通常會先砍花錢的部門。然而並非行政或事務性的工作,就一定最容易成為被開刀的目標。」
他半開玩笑說:「以前景氣好時,主管罵一句,員工還會回嘴,現在為了保住飯碗,沒人敢啦!」
從人資主管的角度來看,任何一次的不景氣,都是對於產業、對於企業、對於個人的重新洗牌。
安捷倫曾經在2006年被《Cheers》雜誌與美商惠悅(Watson Wyatt)企管顧問公司評選為「最佳企業雇主」,但在這之前,他們也曾經走過一段不景氣、虧損裁員的日子。
裁員是企業最後手段
當年也曾經扮演「殺人」的角色,卓勝國表示,一定是真的沒辦法才會進行裁員,沒有人會一開始就選擇這麼做。
「很多人當了10年主管,還沒做過裁員的事,從決策到真正執行大約2、3星期的準備期,甚至主管自己也要先進行裁員的訓練和心理準備,」卓勝國回憶。
包括他自己從1995年轉到人力資源領域後,也是頭一次面對不得不裁員的事實,曾經心理壓力大到睡不著。
「最困難的是決定名單,」當時台灣安捷倫裁員大約10%,先由各部門主管經過嚴密的計算,評估交出名單。
「你所處的部門是賺錢還是花錢的單位也有關係,通常會先砍花錢的部門。然而並非行政或事務性的工作,就一定最容易成為被開刀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