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LinkedIn 找到高薪國外工作》作者秦浤傑、張哲勳 想換國外高薪工作先LinkedIn
怎麼讓世界知道你是誰?
2014年,LinkedIn全球會員人數突破2.7億人,其亞太地區的會員人數也突破5千萬人,其中更有多個國家擁有超過1百萬名的會員,包括印度(約2千6百萬)、澳洲(約5百萬)、中國(約4.6百萬)、印尼(3.1百萬)、菲律賓(約2.3百萬)以及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和紐西蘭(各約1百多萬)。
目前,和微軟、Google等知名企業長期合作的獵人頭公司,也開始關注LinkedIn,並且利用LinkedIn廣大的人才資料庫,在世界各地更有效率地為這些企業尋找高階層級管理專業人才。
Google、Facebook、聯合利華、英國石油(BP) 和L'Oreal等知名企業的招募人員,都曾付費使用LinkedIn 的「人才搜尋」(LinkedIn Recruiter)服務,藉此搜尋專業性高、具備特定技術的人才,將他們標記並建檔。
LinkedIn就像商務版臉書
使用LinkedIn之前,我想先替讀者建立一個觀念,LinkedIn不是求職網站,而是社群網站。它的功能就像臉書(Facebook)一樣,是讓你社交、交朋友用的,只不過LinkedIn特別的地方是,它是商務導向的社交網絡平台,讓用戶維護在商業互動中認識並信任的聯絡人(contacts),我們也稱之為連結或人脈(connection)。
除此之外,你也可以透過管理既有人脈,或是加入專業社團,在LinkedIn上拓展人脈關係網,而且其觸網可直達世界上各個角落。透過LinkedIn,你可以建立更高格局的人脈網絡,在上頭交朋友的最佳籌碼是你的專業能力以及你是誰,你可以大方展現你的特質及優勢,增加專業能見度。
由於LinkedIn提供多種語言,在全世界各個國家都享有知名度,是職場工作者用人脈找國外工作的最佳網絡平台。具有國際觀、將職業版圖擴大至全球各地,且對職業生涯重視的職場工作者,是最需要在LinkedIn上好好經營個人頁面(personal profile)的族群。
加入LinkedIn如同取得5百大招聘書
使用LinkedIn建立自我品牌究竟有多重要?以個人的角度來看,除了專注於提升專業能力,也需要花時間思考如何推銷自己,你我都不是李遠哲,沒有得過諾貝爾獎,該怎麼讓自己被看見,讓別人掏錢買單?把自己當成品牌經營,有效提高國際能見度,讓世界看見你是誰,你就有機會在國際舞台上發揮專業能力,證明自己的價值,而LinkedIn就是一個讓你塑造品牌形象的平台。
你甚至可以在LinkedIn上獲得連獵人頭公司手中都沒有的職缺,有些國際大公司對人才非常挑,他們不一定會把人才招募這件重責大任交付給獵人頭公司,而是透過LinkedIn直接鎖定人才。
舉例來說,蘋果(Apple)之前來台灣找徵才,他們只挖角台灣某幾家公司的人才,鎖定人才後再透過LinkedIn個人頁面了解其專業技能,確認該人才滿足他們所需的基本條件,才有機會進行下一步的面試。蘋果不透過獵人頭公司找人才的部分原因在於,蘋果要的工程師不只要具備原有的專業能力,還得擁有英文口語能力及國際視野,而能夠妥善經營LinkedIn的人才,就足以達到蘋果要求的基本條件,透過第一關LinkedIn的篩選後,再透過後續的面試,確認彼此的契合度。
此外, 如果你有志加入新創公司(startup),認真經營LinkedIn也可以讓你更容易被他們看見,國外的新創公司(如Uber, Airbnb等)也同樣會使用LinkedIn招募人才,除了成本低外,還可以快速接觸到全球的人才。
或許我們可以利用台灣跟新加坡在LinkedIn的人數比例,做為人才國際能見度的參考,我們可以從以下的比較瞧出端倪。
LinkedIn亞太區總部新加坡的人口總數5百多萬,LinkedIn註冊用戶便超過1百萬人,占了人口總數20%,反觀台灣總人口數2千3百萬人,但只有60多萬人擁有LinkedIn帳號,而真正活躍的用戶數只有1~2萬人,你可以透過數字比較並了解兩國人才國際能見度的差異。
台灣人才若想要走出去,看看世界的競爭版圖,在國際上展現專業長才,建議你(妳)趕緊打開LinkedIn,開始編輯專屬頁面,打造個人品牌。如果你(妳)已經有 LinkedIn帳戶,那麼以下6 步、7招將告訴你(妳)如何讓自己的LinkedIn頁面更有競爭力,讓國際獵人頭顧問和招募專員更容易找到你(妳)!
6步建立個人品牌 第一秒就勝出
2014年,LinkedIn全球會員人數突破2.7億人,其亞太地區的會員人數也突破5千萬人,其中更有多個國家擁有超過1百萬名的會員,包括印度(約2千6百萬)、澳洲(約5百萬)、中國(約4.6百萬)、印尼(3.1百萬)、菲律賓(約2.3百萬)以及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和紐西蘭(各約1百多萬)。
目前,和微軟、Google等知名企業長期合作的獵人頭公司,也開始關注LinkedIn,並且利用LinkedIn廣大的人才資料庫,在世界各地更有效率地為這些企業尋找高階層級管理專業人才。
Google、Facebook、聯合利華、英國石油(BP) 和L'Oreal等知名企業的招募人員,都曾付費使用LinkedIn 的「人才搜尋」(LinkedIn Recruiter)服務,藉此搜尋專業性高、具備特定技術的人才,將他們標記並建檔。
LinkedIn就像商務版臉書
使用LinkedIn之前,我想先替讀者建立一個觀念,LinkedIn不是求職網站,而是社群網站。它的功能就像臉書(Facebook)一樣,是讓你社交、交朋友用的,只不過LinkedIn特別的地方是,它是商務導向的社交網絡平台,讓用戶維護在商業互動中認識並信任的聯絡人(contacts),我們也稱之為連結或人脈(connection)。
除此之外,你也可以透過管理既有人脈,或是加入專業社團,在LinkedIn上拓展人脈關係網,而且其觸網可直達世界上各個角落。透過LinkedIn,你可以建立更高格局的人脈網絡,在上頭交朋友的最佳籌碼是你的專業能力以及你是誰,你可以大方展現你的特質及優勢,增加專業能見度。
由於LinkedIn提供多種語言,在全世界各個國家都享有知名度,是職場工作者用人脈找國外工作的最佳網絡平台。具有國際觀、將職業版圖擴大至全球各地,且對職業生涯重視的職場工作者,是最需要在LinkedIn上好好經營個人頁面(personal profile)的族群。
加入LinkedIn如同取得5百大招聘書
使用LinkedIn建立自我品牌究竟有多重要?以個人的角度來看,除了專注於提升專業能力,也需要花時間思考如何推銷自己,你我都不是李遠哲,沒有得過諾貝爾獎,該怎麼讓自己被看見,讓別人掏錢買單?把自己當成品牌經營,有效提高國際能見度,讓世界看見你是誰,你就有機會在國際舞台上發揮專業能力,證明自己的價值,而LinkedIn就是一個讓你塑造品牌形象的平台。
你甚至可以在LinkedIn上獲得連獵人頭公司手中都沒有的職缺,有些國際大公司對人才非常挑,他們不一定會把人才招募這件重責大任交付給獵人頭公司,而是透過LinkedIn直接鎖定人才。
舉例來說,蘋果(Apple)之前來台灣找徵才,他們只挖角台灣某幾家公司的人才,鎖定人才後再透過LinkedIn個人頁面了解其專業技能,確認該人才滿足他們所需的基本條件,才有機會進行下一步的面試。蘋果不透過獵人頭公司找人才的部分原因在於,蘋果要的工程師不只要具備原有的專業能力,還得擁有英文口語能力及國際視野,而能夠妥善經營LinkedIn的人才,就足以達到蘋果要求的基本條件,透過第一關LinkedIn的篩選後,再透過後續的面試,確認彼此的契合度。
此外, 如果你有志加入新創公司(startup),認真經營LinkedIn也可以讓你更容易被他們看見,國外的新創公司(如Uber, Airbnb等)也同樣會使用LinkedIn招募人才,除了成本低外,還可以快速接觸到全球的人才。
或許我們可以利用台灣跟新加坡在LinkedIn的人數比例,做為人才國際能見度的參考,我們可以從以下的比較瞧出端倪。
LinkedIn亞太區總部新加坡的人口總數5百多萬,LinkedIn註冊用戶便超過1百萬人,占了人口總數20%,反觀台灣總人口數2千3百萬人,但只有60多萬人擁有LinkedIn帳號,而真正活躍的用戶數只有1~2萬人,你可以透過數字比較並了解兩國人才國際能見度的差異。
台灣人才若想要走出去,看看世界的競爭版圖,在國際上展現專業長才,建議你(妳)趕緊打開LinkedIn,開始編輯專屬頁面,打造個人品牌。如果你(妳)已經有 LinkedIn帳戶,那麼以下6 步、7招將告訴你(妳)如何讓自己的LinkedIn頁面更有競爭力,讓國際獵人頭顧問和招募專員更容易找到你(妳)!
6步建立個人品牌 第一秒就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