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負責獅子精神織出未來

後金融海嘯,企業正在苦待第一隻春燕飛來,金融機構緊縮銀根度小月,在「不利多」時代,近期一則財經新聞,格外引起投資人注目─銀行團搶破頭!康那香15億元聯貸案。

在雨天收傘的常態下,為何各銀行搶破頭要把錢往外送?原因在於生產衛生棉、濕紙巾、紙尿褲、口罩等衛生用品的康那香企業,不僅挺過金融風暴,營業額還逆勢成長18.6%,衝破新台幣50億元大關,亮眼的表現絕對是獲得青睞的因素。第一銀行董事長陳裕璋在聯貸案簽約典禮上,更特別指出,康那香的「獨特經營哲學」與「高度社會責任」,是贏得合作案的主因。

康那香成立40年,董事長戴榮吉將一家瀕臨倒閉的小工廠,蛻變成年營業額超過50億元、名列台灣一千大、世界不織布廠商前40強,產品超過1千5百項,成為可以和P&G、金百利等知名外商分庭抗禮的本土企業。

成功的秘訣何在?戴榮吉說,其實沒有複雜的方法,「對我來說,企業經營就是『人力+資金+產品』,這三項要素背後,更要有深厚的企業文化,才能落實核心價值,成就永續經營。」


果樹理論經營企業

出身農家的戴榮吉,以自創「果樹理論」經營企業:蔬菜短期種植即可收成,但收成後卻需重新種植,而果樹種植,最初幾年可能只有耕耘而無收穫,但往後果樹逐漸成長、枝葉繁茂,收穫逐年增加。因此,只要果樹根基實在,必能長久結實。

企業經營也是如此,對戴榮吉來說,不是汲汲營營追求「賣更多產品」、「賺取最大利潤」、「成為世界第一」,他希望康那香能成為「百年企業」;外界看見的是康那香不斷創新技術、產品,戴榮吉認為這只是表面價值,更重要的是,背後穩健的「誠信負責」、「以人為本」、「社會責任」企業文化培育出的競爭力,就像果樹的根延綿地下數尺,看似無形卻支撐果樹生長。

戴榮吉說,康那香是他第二個家,康那香文化中的價值與精神,都是透過不斷溝通、討論、擬定共識逐漸成形,傳承數十年,就如好酒越陳越香,在這次全球性不景氣成為抵禦海嘯的防護罩,凸顯企業文化「軟實力」的可貴。

康那香採取左手品牌、右手代工的策略,一方面經營自有品牌,一方面為P&G、嬌生國際大廠代工。由於衛生用品直接與人體接觸,需要更嚴格的品質把關,一旦品質出現瑕疵,信用絕對跌落谷底。加上戴榮吉出身日式教育家庭,接受深厚的品德教育,他首重「誠信」價值觀,導入誠信文化、提升產品「品質」,進而贏得市場「信賴」。


誠信負責為根本

無論是當初面臨虧損,與請來進行重整的專業經理人團隊擬定浴火重生的5年計畫,或是與高階主管開會時,戴榮吉經常提醒他們,「誠信」價值的重要性,即使與短期利潤衝突,仍不可妥協。戴榮吉回憶,曾有兩次經營危機,都是以誠信態度面對,順利化解、並穩固消費者信賴。

第一次是剛接手康那香時,曾經賣一批不織布材料到日本九州一家知名廠商,賣了連續三個月、將近17萬美金都沒問題,但卻在第三次交貨後,對方反應有瑕疵。戴榮吉立刻帶著主管飛到日本了解狀況,發現是小部分布面殘留沾劑,隨行主管認為前兩次交貨,對方都沒有反應、且已經拿到貨款,可以不予理會。

戴榮吉卻決定重新交貨,並賠上因為瑕疵品而多出的材料費、電費等,造成不小的損失,但卻獲得日本客戶的敬佩,依然維持合作關係。經過這件事,康那香對產品進行更嚴格的檢查,隨時抽檢,只要生產線上的員工發現問題,可以隨時按警鈴中斷生產,而不合格的產品一律廢棄,員工不能帶回家用。

第二次則發生在2005年,消基會公布市售42種濕紙巾與嬰兒潔膚巾的檢測結果,21件呈現螢光反應,康那香的產品名列其中。這不僅造成誠信危機,更衝擊康那香好不容易在台灣建立的品牌知名度與市占率,戴榮吉親自召開記者會,說明康那香品質控管流程、出示國家標準核可證明,並將產品重新送交檢驗,後來檢驗結果證實並未含有螢光物質。一場誤會卻也再次凸顯康那香誠信、負責的文化,將危機轉換成契機。

戴榮吉認為,誠信的價值展現在員工面對錯誤的態度,員工可以犯錯,但要誠實面對,絕不諉過。他表示,「為成功找方法,不要為失敗找理由。員工績效不好,可以找出原因加以改善;但如果常常為失敗找理由,我就會開除他,因為他會讓整個團隊無法前進。」這也與近年來企業界強調的「當責精神」(Accountability)不謀而合。

【完整內容請見能力雜誌2009年7月號,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