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經營2.0 沒有健康力哪來生產力

「如果你有想實現的事情,就先增強體力!你總是在後半場倒下的理由、受打擊後恢復慢的理由、失誤後恢復慢的理由,都是因為體力不支。如果想贏,就先保證能克服令你苦惱的體力。精神力若沒有得到體力的保護,那只是死耗。」
這一段話是韓劇職場劇《未生》裡面的經典台詞。
這齣戲改編自作家尹胎鎬的知名漫畫,描述新進員工在職場上所面臨的嚴酷工作環境,真實刻劃辦公裡長期加班、組織鬥爭、迫於無奈、茫然失措、身心俱疲的故事情節,由於內容寫實,引發百萬社會大眾的廣泛共鳴與追劇,在韓國掀起一陣未生旋風。
好的戲劇就是好的故事,雅俗共賞,激起漣漪似的傳唱;啟發思考,帶動人們自我的態度反省。在美國,總統歐巴馬愛看《紙牌屋》是公開的事實,在韓國,《未生》同樣地引起總統朴槿惠的關注,她在青瓦台的青年委員會會議中,表達自己對韓國年輕人就業的艱困感到憂慮。
劇中主角張克萊是約聘人員,他在工作期間雖然盡心盡力的奉獻,為公司建立起不錯的功績,然而兩年的合約期一滿,張克萊還是黯然被迫無補償地離開公司,這一幕令人心酸落淚的劇情,充分展現出當前南韓真實又殘酷的社會現象,結局引發社會輿論的壓力,迫使政府不得不正向面對這個問題,進而研擬「非正職綜合對策」來解決約聘人員所遭遇的不公平待遇,因此,在韓國這個條款又被大家稱為「張克萊法案」。

體力是企業勝負的根本
尹胎鎬在《未生》點出許多職場的問題,除約聘制度的不合理,對於員工過度勞動以致影響健康的情形也多有著墨,或間接或直接的以劇情描寫,內容如永遠紅著眼睛,神情疲憊的吳相植科長。他是張克萊的直屬主管,由於工作盡心盡力,往往累到假日沒有體力陪家人活動,甚至累到體力不支、全身發軟、昏倒、流鼻血;吳科長的同期宣次長也因為過勞而暈倒,他發動全組支援完成對自己業績沒有幫助的任務。
只顧工作不顧身體,結果年紀輕輕就中風,或因高血壓在工廠暈倒的案例,在韓國是經常發生的悲劇,在台灣亦是時有所聞,尹胎鎬藉著《未生》反映出職場工作量及壓力太大所引發的負面效應,同時引用張克萊的圍棋老師的話道出維持體力的重要性:「體力若想找回舒服,就變得沒有耐心,還有克服不了疲勞的話,就顧不上勝負。」戲劇畢竟是戲劇,對於企業如何協助員工增強體力,做好健康經營管理,不可能鉅細靡遺的進行交代,因此,只能借用口惡心善的金部長的話點到為止:「努力工作,也要把自己包含在裡面。」
是的沒錯!維持自己及部屬的身心健康是經理人重要職責,是推動組織良性成長的關鍵績效指標,隨著現代化社會運行節奏的不斷加速,以及工作時數的不斷延長,過勞所造成的員工高度壓力及身心崩潰,已經開始嚴重影響一家公司的績效及生產力,甚至危及一個國家的產業競爭力。面對日趨嚴重的員工身心失衡,企業高層應該將「健康經營」納入公司策略的重要環節,而促進勞動力的健康發展,同樣應該被視為是國家經濟的主要政策方針之一。
體力就是獲利,身心靈健康的人力資源是企業成功的關鍵驅動力。卓越的企業領導人善於推己及人,他們在注意自己健康的同時,也把員工的健康視為重要的任務來推動,並且將照顧自己及照顧員工列入日常管理的行程裡。
組織的運行好像人體循環的韻律,而員工就是身體的細胞,因此,企業應該積極照應員工的身心靈平衡發展,協助每一個組織成員專注於正向的個人目標,進而促成企業策略及願景的健康營運,當組織的細胞能夠有活力的運作,組織的正能量就會開始流動,自然展現出豐沛無比的創造力及執行力。
嶄新的2.0概念是:不再將健康經營當作管理費用及成本,而是人力資本的重大投資;健康不是檢查出來的,健康是日常管理執行出來的;健康不是人事部門的某一項業務,應當是提高到CEO層次的經營策略;健康不是被動、預防、抑制醫療成本的消極手段,健康是價值、利潤、競爭力、社會責任、品牌形象的積極策略目標。
健康檢查是1.0的觀念,著重於預防及降低成本,許多企業為減少保險及醫療費用的支出,藉由健康檢查提供身體的診斷資訊,提醒員工修正生活習慣,做好健康的自主管理,以降低員工罹患身心疾病的風險。此種思考角度雖然強於放任員工自行其是的做法,但是依舊有其缺憾,健康經營1.0的出發點基本上還是消極的,它是從問題下手,是被動的回應模式,旨在設法找出不足的地方,找出發生錯誤的事物,然後提出改善對策,企圖擺脫可能致病的黑暗面。

健康經營1.0 VS. 2.0
管理、參與、責任、預防、檢查、成果、資訊是健康經營1.0的關鍵字,其內涵偏重於醫療保健,健康經營2.0的關鍵字則是幸福、樂趣、活力、豐盛、平和、寧靜,由於關注的角度及焦點不同,使得兩者之間的成果產生極大的差異性。健康經營2.0採取積極正向的思惟模式,主動探索工作及生活的光明面,督促員工追求更健康、更有活力的生命形態,協助企業營運從預防疾病的模式轉移到追求健康的模式,從恢復正常轉移到創造活力,從消極的問題回應者轉移到積極的幸福行動者。
績效重要,獲利重要;員工的健康、幸福同樣重要,健康經營2.0要同步實現這兩股拉鋸的力量,企業應該認真看待這個管理大趨勢,因為新世代工作者比舊世代更看重自己健康生活型態的平衡發展,一家公司的環境是否能帶來個人活力、幸福、快樂的感受,已經成為新世代選擇工作的關鍵要素。

對於健康 外國月亮比較圓
美國有不少公司開始認清這個事實,他們重新定義辦公室文化,提出滿足新世代想要的健康經營方案,企圖在認真工作和自在生活之間尋求幸福的均衡點,這是必要的公司政策調整,如果今天不做,明天人才就用離職行動來表達自己的失望。網站greatist每年都會列出全美最健康企業的排行榜,這些公司究竟採行了那些誘人的健康經營方案呢?看完之後或許有人會想要寄出履歷表。
1.提供完善的健康醫療計劃,生病者無後顧之憂。
2.員工食堂與農夫市集合作,採用健康有機食材。
3.鼓勵通勤時騎腳踏車上班,公司提供交通津貼。
4.設備完善的健身室,每天10分鐘的養生操時間。
5.專業的健康教練,即時解答身體及心理的問題。
6.充滿樂趣的運動競賽,如桌球、排球、躲避球。
7.員工的健康行為與績效獎酬制度之間產生連動。
美國最健康的公司同時也是表現傑出的公司,因為有健康的員工才有健康的生產力,名單裡有大家耳熟能詳的大公司,如:微軟、奇異、Google、SAS、Twitter、Zappos等,也有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如:Asana、Mondo、SolidFire等,他們的共同點是以運動和飲食來維繫員工的健康,大道至簡,只是我們肯不肯落實執行而已。如果獨自一人做不到,建議企業善用群體的力量來克服惰性,在組織產生一起運動的漣漪效應,美國最健康的公司組成各式各樣的社團及俱樂部,如:慢跑社,腳踏車社,瑜伽社,靜坐社,遠足社,藉以有效養成員工日常運動的習慣。

【完整內容請見《能力雜誌》2015年9月號,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