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鬱金香專美 打造亞洲海芋傳奇

若你也看過電影《第36個故事》,想必都對片中一幕印象深刻:由桂綸鎂飾演的女主角──朵兒,為佈置新開張的咖啡店而上山採購海芋,不料途中卻與運送海芋的卡車發生擦撞,兩位車主商議後決定用海芋作為賠償,於是朵兒載著一卡車的海芋回到店裡,還用海芋和客人交換了各種有趣的東西。淨白無瑕的海芋襯托出電影恬淡的氛圍與藝文氣息,不少人將它用來佈置浪漫的婚禮。至於哪裡可以找到這種脫俗的花卉呢?答案是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的竹子湖。每年2∼5月,繼滿山櫻花盛開後,雲霧飄渺間,一株株優雅純潔的海芋相繼綻放。2003年起,臺北市產業發展局和北投區農會合力推廣「竹子湖海芋季」活動,成為陽明山竹子湖一年一度的盛事之一。受到暖冬及霸王寒流的影響,今年花季稍晚,海芋季自3月18日起,預計持續至4月17日止。

從黑色憂鬱蛻變白色傳奇
就農產值而言,北投區竹子湖在全台海芋坐擁極高的市佔量(90%),其他地方像是南投清境、宜蘭五結、新竹五峰、苗栗南庄雖也有海芋的蹤跡,不過規模都較小。海芋大約在1969年由日本引進台灣,當時還是新興花卉,加上老一輩的人認為是喪禮上在用的花,所以早先並不受大家歡迎。扮演產業輔導角色的北投區農會,為了提高市場銷量與售價,採取2項主要推廣策略:1.打造海芋純潔、高貴的花卉形象。2.以主要產地的名義參與各大型國際花展,藉此打開海芋知名度,並使海芋與竹子湖結合,吸引遊客與花藝愛好者前往造訪。喜歡海芋的遊客開始直接到竹子湖賞花、買花,發展至今已形成假日人潮絡繹不絕,遊客如織的盛況,「竹子湖」也儼然成為台灣海芋的代名詞。
正當海芋成功打入市場,由新興花卉成為市場寵兒,市場產銷也達到高峰時,卻遇到空前大危機──軟腐病的蔓延。軟腐病由病菌傳染,主要因熱、高溫所引發,冬天氣候冷涼尚無影響,到了4、5月後竟一發不可收拾,感染軟腐病的海芋,不僅花梗無法挺立,還會散發類似魚腥味的惡臭。眼看好不容易打響的名號及所建立的穩定產銷體系就要毀之一旦,農會趕緊請來市政府、桃園區農業改良廠,以及許多專家、教授,共同研究如何在有限的經費下為大片土壤殺菌。眾人齊力研究老半天卻苦思不著辦法之際,有位高姓農民指出據傳清境農場有新品種,或許可前往探尋,於是連夜馬不停蹄地直奔南投,甚至等不及園主開門,直接在門外窺視。農民發現新品種與竹子湖水生栽植的海芋不同,而是種植於旱地,相對不易受病菌感染,評估兩地氣溫及生態環境的相似度覺得可行,就向當地農民要了一些花球帶回竹子湖繁衍,總算解決了軟腐病所帶來的災害。這位聰明的農民,乃現今竹子湖農園之一「苗榜」的老闆;而目前竹子湖地區舉目所見一畦一畦的海芋,正是改良過後的新品種。

從農業1.0轉變為農業4.0
海芋復育成功讓竹子湖產業得以延續,由水生栽植改為旱種,也有個意料之外的收穫,那就是隨著2003年休閒農業在台灣如雨後春筍興起,以旱田方式栽種的海芋,方便遊客親自下田摘採,引起廣大迴響。由第一級農產品生產、第二級農產品加工製造,海芋正式升級至第三級休閒農業服務的階段,不僅舒緩大量生產不可避免的滯銷狀況,提升農業的附加價值,更活化了農村經濟,增加農業收益與利潤。
「一般人或許不曉得,開放遊客踏進園子裡採花,這項舉措其實是一大挑戰。」北投區農會推廣股李秉城先生透露,對農民而言,每一株海芋即便是未盛開的花苞,都是珍貴的資產,是1年辛苦的結晶,他們擔心不諳摘採技巧的遊客把花弄亂或隨意棄置在地,內心總是相當捨不得。李秉承先生擁有13年承辦竹子湖海芋季的豐富經驗,他和大家分享:做農業推廣一定要找到先驅者,先說服少部分的人願意做這件事,其他農民看到有利可圖,自然會群起效之。所以北投農會找了當時幾個較年輕、願意和農會配合的農民率先打頭陣,開放民眾入園賞花、採花,輔以地景設計比賽作為宣傳吸引人潮的亮點。談到舉辦比賽的最初目的,原先只是想提供農民補助,後想想多數農民都有花藝的底子,何不讓各家農場針對景觀做一些設計?
有了競爭,可刺激農民發揮最大創意爭取榮譽,效果也許比每戶一視同仁地補助1萬元要來得更佳。農會同時邀請台大、輔大園藝設計或造景系的老師和業界人士前來協助評分,結果,大家這才發現竹子湖的農民都是素人藝術家,不僅對主題充分掌握,在意境、花材運用的表現和創意方面都好得令人驚訝。從此,地景花藝設計展成為每年竹子湖海芋季中大夥引頸企盼的重頭戲,例如:2010年海芋季主題為「相遇在下一個國度」,李秉城安排農民們進行抽籤,抽到台灣的農場用海芋搭成小型101大樓、抽到中國的建出萬里長城,有人抽到埃及,真的用海芋做一個金字塔,用樹枝頭做成駱駝,營造出沙漠的感覺。「農民的創意能量真的十分驚人,而且他們很可愛,在正式評分前個個都『閉門造車』害怕自己的作品先曝光,甚至連農會都是到打分數那天,才第一次看到作品,大家都很緊張。」李秉城先生笑著說。有時哪怕最高補助款只有3萬,農民也願意花10萬元去佈置造景,他們的想法是,如果得到好名次,在媒體的宣傳加持下,將吸引更多遊客前來,得到更大獲益。不過於計較名次和眼前的利潤,而將眼光放遠到未來,可見農民的觀念逐漸改變。遊客在媒體的宣傳下紛紛前來賞玩拍照,農民也非一味做生意,熱情投入田園景觀的打造,整個竹子湖都動起來了。

從農田走到百貨公司
過去地方農政部門、農會體系在推動地方農產品,傾向用現有資源與通路進行行銷,活動內容、媒體宣傳方式風格也多較為傳統、不具吸引力。但在地方產業活動季與休閒農業成為帶動地方產業發展,提高產值的有效輔導措施與重要出路時,如何善用政府資源,使異業結盟,整合不同產業領域的優勢,才能持續擴大市場與行銷通路。除了在建國花市舉辦特展,北投區農會也開始和婚紗業者合作,透過婚紗展等各式各樣的活動,將竹子湖海芋往外推。此外尚有比較特別的廠商例如百貨公司高島屋。身為農產品推廣股的李秉城,年輕時總有許多想法和新的點子,他仔細分析:「會去建國花市,大部分都是愛花的人,而一般來講愛花的人自己平時就會留意與花相關的活動訊息,我們要吸引的應該是其他客群的民眾,遊客才會越來越多。」說起來也湊巧,竹子湖當地有位真美花藝的老師,平時常指導、訓練農民做花藝設計,當地許多農民都是他的學生。2005年,真美花藝預備在高島屋舉辦花展,展出學生的花藝作品,李秉城就順勢湊進去和他們談三方合作。於是該年所有作品皆以海芋、玫瑰、櫻花三種花為素材,開啟了大型地景佈置之外,遊客們對於用海芋作為零星花束,製作插花作品的想像。在百貨公司柔美的燈光襯托下,大家發現原來海芋也可以插得這麼高雅。與高島屋的合作前所未有地成功,吸引了人潮並獲得相當高的詢問度。
此外,早期海芋季地景比賽其實並沒有特別訂定主題,也是在這一年,農會請來老師利用海芋進行繪畫,作品多是宙斯、維納斯等等西洋神話裡的人物,便突發奇想以此作為主題製作看板,請設計系的同學幫忙設計服裝,開幕時找model來走秀。回顧歷年海芋季自籌辦以來,2003年為期一周,2004年是10天,2005這年則長達一個月,正式當作一個「季」來辦理,與異業的結盟合作,不僅創造新商機,也令活動整體規模越來越大。

【完整內容請見《能力雜誌》2016年4月號,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