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zon Go 重新定義「無人商店」
零售業在去年(2016)醞釀的一股趨勢開端,可能將在今年實現:無人商店。
網路零售巨擘亞馬遜(Amazon)2016年12月釋出一段廣告影片,為其智慧實體店面「Amazon Go」宣傳;該商店標榜讓顧客「拿了就走」的功能,沒有收銀店員、不必排隊、也不必翻找現金或信用卡的消費模式,一上線就驚豔各地消費者。
消費者只要先下載Amazon Go的智慧手機應用程式(APP),就能藉由掃描APP的QR code,進入Amazon Go商店。購物時,拿起貨架上的商品,這項商品就會放入APP的虛擬購物車;改變心意時,只要放回去,商品就會從虛擬購物車裡移除。完成購物後,只要走出商店,系統將自動從消費者的亞馬遜帳戶裡扣款。
AI進化 靜悄悄幫你結帳
亞馬遜已有一家Amazon Go實體商店在美國西雅圖測試,只供員工使用,主要販售預熱食品等,但Amazon Go預定今年初向一般大眾開放,未來也可能拓展至澳洲等市場。Amazon Go的規模將比傳統的美國百貨商店小得多,占地約1,800平方英尺(約50.6坪),遠小於傳統百貨店的4.5萬到6萬平方英尺(約1,265到1,687坪)。
亞馬遜表示,該公司透過感應器、電腦視覺及人工智慧(AI)的深度學習,能追蹤消費者在店內的動態,不論產品被拿起來、還是放回貨架,一切都在安靜、不需與人打交道的情況下完成購物。
聽起來輕鬆容易,但實則涉及多項先進科技。首先是亞馬遜申請的「圓形監獄」(Panopticon,名稱取自英國哲學家邊沁設計的監獄,其概念為讓犯人覺得自己時時刻刻遭監視,因而被迫遵守秩序)專利,能運用智慧手機的無線電訊號,以及麥克風收音的走路聲響,三角定位出消費者所在位置,在消費者於店內走動時,持續追蹤其所在位置。
其次,當消費者從貨架拿下商品時,攝影機能根據皮膚光澤與體溫辨識出消費者的手,並且運用RFID無線射頻辨識(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掃描辨識被拿取的商品。貨架內建的壓力感測板與產品包裝內的無線電發射器,也能協助辨識產品現在是被拿起來或者放回去。若一切辨識程序都失敗,系統也能搜尋該顧客的購買記錄,猜出他們可能買什麼。
富國銀行證券公司資深分析師唐納利(Jeffrey Donnelly)指出,Amazon Go就相當於便利商店7-11,小坪數的占地面積正好能進駐都會市場與人潮眾多的交通要地。若Amazon Go能成功,將拓展至許多美國大城市,且該店面還能同時服務亞馬遜其他兩種業務的需求:亞馬遜販售生鮮食品的「Amazon Fresh」宅配服務,以及讓顧客領取包裹的代收包裹服務。
日本 機器人加持 降低排隊潮
無獨有偶,日本電子業者Panasonic早在Amazon Go推出前,2016年12中旬已經與便利商店Lawson合作,在大阪一家Lawson分店試行無人櫃檯服務,這個自動結帳系統命名為「Reji Robo」(「櫃檯機器人」的英文縮寫)。
在這家商店裡,顧客須使用店內提供的特製購物籃,選定要買的商品後,先手動讓購物籃掃描商品條碼、再放入購物籃;到櫃檯結帳時,Reji Robo會讀取特製購物籃內的購物資訊,並顯示結帳金額。
顧客完成結帳後,購物籃底部會打開,讓籃內的商品輕輕掉入下方的購物袋,接著Reji Robo會自動升起購物袋,顧客拎著購物袋就能直接離開。特別的是,消費者還能選擇以現金付款,提高付款方式彈性。
目前,Reji Robo仍須消費者先手動讓特製的購物籃掃描商品條碼後,才能開始運作;Panasonic則希望能在今年2月前,把店內所有商品都貼上電子標籤,這樣顧客只要走進店裡,把商品放入特製購物籃,再用Reji Robo結帳,就能離開。
Panasonic聲稱,Reji Robo能節省10%的人力成本,並加快結帳速度。雖然自助結帳櫃檯在歐美國家的零售商店已廣為使用,但Reji Robo是在消費者購買時「先掃描商品條碼」,省去一堆人擠在自助結帳櫃檯前,排隊等著掃描商品條碼所需的時間,而這種系統也能幫助舒緩日本勞工短缺的問題。
此外,相較亞馬遜使用大量先進監控科技,Reji Robo同時仍保留人力收銀服務,不需使用太多感應器,能省下更多技術成本。
瑞典 小鎮自動化 小店力抗超市
網路零售巨擘亞馬遜(Amazon)2016年12月釋出一段廣告影片,為其智慧實體店面「Amazon Go」宣傳;該商店標榜讓顧客「拿了就走」的功能,沒有收銀店員、不必排隊、也不必翻找現金或信用卡的消費模式,一上線就驚豔各地消費者。
消費者只要先下載Amazon Go的智慧手機應用程式(APP),就能藉由掃描APP的QR code,進入Amazon Go商店。購物時,拿起貨架上的商品,這項商品就會放入APP的虛擬購物車;改變心意時,只要放回去,商品就會從虛擬購物車裡移除。完成購物後,只要走出商店,系統將自動從消費者的亞馬遜帳戶裡扣款。
AI進化 靜悄悄幫你結帳
亞馬遜已有一家Amazon Go實體商店在美國西雅圖測試,只供員工使用,主要販售預熱食品等,但Amazon Go預定今年初向一般大眾開放,未來也可能拓展至澳洲等市場。Amazon Go的規模將比傳統的美國百貨商店小得多,占地約1,800平方英尺(約50.6坪),遠小於傳統百貨店的4.5萬到6萬平方英尺(約1,265到1,687坪)。
亞馬遜表示,該公司透過感應器、電腦視覺及人工智慧(AI)的深度學習,能追蹤消費者在店內的動態,不論產品被拿起來、還是放回貨架,一切都在安靜、不需與人打交道的情況下完成購物。
聽起來輕鬆容易,但實則涉及多項先進科技。首先是亞馬遜申請的「圓形監獄」(Panopticon,名稱取自英國哲學家邊沁設計的監獄,其概念為讓犯人覺得自己時時刻刻遭監視,因而被迫遵守秩序)專利,能運用智慧手機的無線電訊號,以及麥克風收音的走路聲響,三角定位出消費者所在位置,在消費者於店內走動時,持續追蹤其所在位置。
其次,當消費者從貨架拿下商品時,攝影機能根據皮膚光澤與體溫辨識出消費者的手,並且運用RFID無線射頻辨識(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掃描辨識被拿取的商品。貨架內建的壓力感測板與產品包裝內的無線電發射器,也能協助辨識產品現在是被拿起來或者放回去。若一切辨識程序都失敗,系統也能搜尋該顧客的購買記錄,猜出他們可能買什麼。
富國銀行證券公司資深分析師唐納利(Jeffrey Donnelly)指出,Amazon Go就相當於便利商店7-11,小坪數的占地面積正好能進駐都會市場與人潮眾多的交通要地。若Amazon Go能成功,將拓展至許多美國大城市,且該店面還能同時服務亞馬遜其他兩種業務的需求:亞馬遜販售生鮮食品的「Amazon Fresh」宅配服務,以及讓顧客領取包裹的代收包裹服務。
日本 機器人加持 降低排隊潮
無獨有偶,日本電子業者Panasonic早在Amazon Go推出前,2016年12中旬已經與便利商店Lawson合作,在大阪一家Lawson分店試行無人櫃檯服務,這個自動結帳系統命名為「Reji Robo」(「櫃檯機器人」的英文縮寫)。
在這家商店裡,顧客須使用店內提供的特製購物籃,選定要買的商品後,先手動讓購物籃掃描商品條碼、再放入購物籃;到櫃檯結帳時,Reji Robo會讀取特製購物籃內的購物資訊,並顯示結帳金額。
顧客完成結帳後,購物籃底部會打開,讓籃內的商品輕輕掉入下方的購物袋,接著Reji Robo會自動升起購物袋,顧客拎著購物袋就能直接離開。特別的是,消費者還能選擇以現金付款,提高付款方式彈性。
目前,Reji Robo仍須消費者先手動讓特製的購物籃掃描商品條碼後,才能開始運作;Panasonic則希望能在今年2月前,把店內所有商品都貼上電子標籤,這樣顧客只要走進店裡,把商品放入特製購物籃,再用Reji Robo結帳,就能離開。
Panasonic聲稱,Reji Robo能節省10%的人力成本,並加快結帳速度。雖然自助結帳櫃檯在歐美國家的零售商店已廣為使用,但Reji Robo是在消費者購買時「先掃描商品條碼」,省去一堆人擠在自助結帳櫃檯前,排隊等著掃描商品條碼所需的時間,而這種系統也能幫助舒緩日本勞工短缺的問題。
此外,相較亞馬遜使用大量先進監控科技,Reji Robo同時仍保留人力收銀服務,不需使用太多感應器,能省下更多技術成本。
瑞典 小鎮自動化 小店力抗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