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港澳電子錢包 使用比例超過7成

疫情加速電子支付服務使用率成長,讓現金不再為王!「Visa消費者支付調查2.0」顯示,在台灣,信用卡與簽帳金融卡(80%)首度超越現金,成為民眾最常使用支付方式,並且65%民眾也表達偏好非現金支付。這個現象進一步帶動了感應支付與電子錢包使用相較前次調查高達7成以上成長,涵蓋食、衣、住、行、育、樂、醫療、交通等各面向。
Visa最新研究顯示,隨著電子支付選擇百花齊放,感應支付在其中最為主流,64%台灣民眾偏好使用感應式卡片及感應式行動支付進行付款。疫情的發生也帶動44%民眾更頻繁地使用電子錢包,並以手機載有電子錢包的比率提昇至79%。
根據Visa在台灣、香港和澳門於疫情期間連續8個月所觀察到的支付生態環境結構性轉變,現金支付在疫情期間迅速失去了人們的青睞,以香港的現金使用量降幅最大。儘管台灣的現金使用下降幅度遠小於香港和澳門,但在疫情下電子支付也有所成長。
在香港,以卡加值的行動支付、信用卡、感應式卡片、個人對個人(P2P)支付和帳戶轉帳或現金加值的行動支付的使用量都有顯著增加。就連澳門這個最依賴現金的經濟體系,在疫情期間的現金支付都大幅下降,而幾種電子支付方式都有所增加。

觀察1》現金社會具體化
民眾願意以行動支持非現金社會,在台灣,近半數消費者認為7年內會實現無現金的未來,並期待能有更多的創新應用場景。

1. 實際行動支持
64%台灣民眾會選擇400元及以上的交易金額進行非現金消費;40%民眾相較過去2年已減少攜帶現金比例,45%也預測未來1年將增加使用非現金方式付款,促使錢包現金減少的3大要素為感應式支付(51%)、信用卡(49%)、電子票證(47%)。仍然選擇以現金支付的消費者是為了用完零錢。在台灣,有58%的受訪者認為以現金支付小額交易會較快。在香港則有61%、澳門有51%。

2. 體驗非現金生活
台港澳每個市場中大約有4成的消費者預計在未來1年會繼續增加使用無現金方式付款。衛生因素仍是香港消費者增加以無現金支付的主要原因(61%)。台灣和澳門亦有40%以上的消費者持相同觀點。
台灣有67%的受訪者認為回饋與折扣是增加其無現金支付的主要原因,這也是香港消費者增加以無現金支付的重要因素。
澳門有51%的受訪者認為無現金方式較快速並已漸趨普及。亦有52%表示無現金支付方式最方便。台灣、香港和澳門分別有59%、53%和48%曾經嘗試過無現金生活。大多數人能維持以無現金生活幾天,台灣和香港有2成5的民眾表示他們能夠維持無現金生活一周以上。
台灣的消費者整體來說最偏好無現金支付,其次是香港的消費者。台灣有59%民眾曾經嘗試過非現金生活,近3成(27%)表示能維持非現金生活1天,35%有信心維持數天,14%則可持續至1周,並且肯定避免麻煩、易於查閱個人財務、有效率且環保等好處。

3. 期待實現與創新場景
近半數(46%)的台灣消費者相信非現金社會將於7年之內實現,並且針對創新應用科技與場景,消費者最期待手機APP內及網站的無縫支付體驗(66%),其次為生物識別技術進行支付認證(62%)、更多非現金支付方式(60%)。

觀察2》日常生活電商化
線上電商消費已超越線下成新常態,小型商家將是未來成長新藍海。

1. 線上電商消費已超越線下
在台灣,超過半數(54%)的消費量是在線上完成,日常生活品項已逐漸電商化,由雜貨、美食外送位居前2名,而這些成長預計將在疫情後持續,成為消費模式新常態。

2. 小型商家將是未來成長新商機
以台灣民眾的購物頻率來看,80%的消費者每個月至少會在小型商家消費1次;即便過去1年90%的台灣消費者在小型商家付款方式為現金,消費者仍期望尋求更多付款方式選擇,包括信用卡、感應式卡片、電子錢包和電子票證皆可能在現金消退下取而代之。

3. 小型商家數位轉型勢在必行
眾多商家意識到其線上商店存在的必要,在台灣,57%的消費者會考慮通過小型商家的網站購物與實體店面購買商品。42%的受訪者表示,小型商家若能經營線上生意會傾向花費更多金額。台港澳整體而言,1/4的受訪者會選擇從小型商家的網站購物多於從大型電子商務平台購物,主要原因是為了支持本土經濟,以及期望得到更低的價格以及更獨特的產品和服務。

觀察3》數位金融全面化
Visa調查也發現,超過7成台灣民眾愛行動銀行服務,對開放銀行願意分享資訊取得感興趣金融服務,但對分享數據仍有不少顧慮。

1. 行動銀行已成為消費者最愛
71%台灣民眾表示有使用行動銀行APP,並且每月最少使用9次,認為其已可完成多元理財需求,消費者最常使用的業務為查詢帳戶/投資餘額(51%)、帳戶間轉帳(44%)、帳單支付(42%)。

2. 開放銀行認知與興趣
台灣消費者認知較2019年提昇至37%,並對銀行產品服務比較(56%)、預設繳費和投資等金融服務規劃(56%)和付款通知提示(54%)最感興趣;亦願意與開放銀行分享聯繫資料(52%)、個人資料(40%)取得相關金融服務。

3. 數據資訊分享仍有顧慮
多數台灣消費者(80%)認為分享個人數據資訊弊多於利,因此Visa建議向公眾宣傳保障消費者所採取的支付安全措施。台港澳3個市場中的大多數受訪者認為他們應該「擁有」自己的個人和財務數據。這種想法在香港,其次為澳門,最為突出。台灣民眾相對較願意接受政府或公司/銀行作為資料的託管人。
趙麗芳補充:「Visa持續落實『匯聚網絡的創新金流』策略,串接在台灣與其他地區的消費者和企業間、企業和企業間、以及消費者和消費者間在支付流程中的不同端點。以B2B為例,Visa將為中小企業推出數位解決方案,促進數位支付普及化並與企業更緊密結合。」
而Visa近期也與SHOPLINE、iCarry等本地電商合作,落地支援小型商家布局數位商務場景。同時,Visa台北辦公室成立創新小站,目標引進全球Visa解決方案,幫助商務夥伴應對瞬息萬變的創新場景。

【完整內容請見《能力雜誌》2021年4月號,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