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能再授權 培育主管人才
優秀員工不等同好主管!組織應該建立一套完善的主管養成機制,藉由「關鍵人才盤點及確認」、「管理能力訓練與發展」及「新手上路諮詢輔導」有系統地規劃及實施,讓兩者劃上等號。
「若是未做好管理能力的養成準備,貿然將一位績效良好的員工晉升為主管,則組織可能會失去一位優秀的員工,卻造就一位不適任的主管!」很不幸地這樣的情形經常在許多組織中發生,也造成許多管理問題的困擾。
近年來,無論是傳統產業或高科技產業同樣都面臨管理人才青黃不接的議題。傳統產業由於大部份主管都擁有相當資深的經歷,一旦有離退異動時,才猛然發現沒有接班人。至於高科技產業,以往可能要具有一定資歷才能升任主管,但現在因為人才流動加劇,再加上組織擴張快速,可能在組織中待上一年就可能被賦予主管的職責。
在組織之中,為確保各項任務及目標能夠由上而下貫徹執行,便在各階層設置管理者,進行擬訂計畫、下達命令、控制進度及溝通協調等各項管理流程。但現在許多組織的主管拔擢,是因為有職缺不得不趕快找個人填補,避免影響日常行政程序?還是因為確實有位管理能力足以勝任的人才,在適當時機來臨時給予機會呢?
過去,我經常勉勵及提醒同仁,要在平日隨時做好必要的準備,以便日後機會來臨時能夠及時掌握並有信心地承接。不然當機會來了,自己卻擔心個人能力不足而婉拒;或者勉強答應卻每天如坐針氈,瞬間壓力大得喘不過氣而突然發現以前所有工作都在掌握之中,但現在卻沒有一項有把握,甚至痛苦到不想再擔任主管或者影響整個團隊運作及職場氣氛!
夾心餅萌生去意
「到底被告知升任主管是件開心還是煩惱的消息?」這幾年我每次到企業內部講授TWI基層主管訓練或MTP中階主管才能訓練課程時,詢問學員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大致上有個共識便是「開心一天卻煩惱一輩子」!
開心的是因為自己的工作表現受到主管的肯定,且在實質所得上也會有所調高。但煩惱的是從來不知道該如何擔任「主管」這項職務,除了個人專業能力的表現外,是否就得以勝任這項職務實在也不知該如何評估?當然正式接任之後才發現有許多事項都不是可以輕易掌握,更不是靠自己努力便可以完成,所以煩惱就如同排山倒海般地接踵而來。
特別是基層主管的情形最為明顯,主要是因為許多人都是在此時第一次擔任主管的職務,過去只要個人辛勤做好每項任務即可,但現在還要督導其它人有好的表現,不幸的是大部份的人都不喜歡被管,偏偏主管又必須做這件「管人」的事。
以前輔導一家企業時,遇到一位剛被發布晉升令的專案成員,當我向他恭喜時非但未看到高興的表情,反倒是滿臉愁容地問我該如何是好?原因是過去接任主管職務的人,幾乎沒有人待超過3個月就自請離職,主要因素簡單來說就是不知如何同時滿足上級的目標,但又能與同仁相處融洽。結果夾在主管與部屬中間,必須面對目標達成的要求,又要面對過去人情的包袱,在這種雙重壓力且不知如何因應的情況下,當然表現不如預期,甚至連自己都喪失信心而掛冠求去。組織若不正視這個問題,一旦變成惡性循環,晉升就變成另類的「逼退」手段,對組織未來長遠發展一定會產生非常不良的影響。
「若是未做好管理能力的養成準備,貿然將一位績效良好的員工晉升為主管,則組織可能會失去一位優秀的員工,卻造就一位不適任的主管!」很不幸地這樣的情形經常在許多組織中發生,也造成許多管理問題的困擾。
近年來,無論是傳統產業或高科技產業同樣都面臨管理人才青黃不接的議題。傳統產業由於大部份主管都擁有相當資深的經歷,一旦有離退異動時,才猛然發現沒有接班人。至於高科技產業,以往可能要具有一定資歷才能升任主管,但現在因為人才流動加劇,再加上組織擴張快速,可能在組織中待上一年就可能被賦予主管的職責。
在組織之中,為確保各項任務及目標能夠由上而下貫徹執行,便在各階層設置管理者,進行擬訂計畫、下達命令、控制進度及溝通協調等各項管理流程。但現在許多組織的主管拔擢,是因為有職缺不得不趕快找個人填補,避免影響日常行政程序?還是因為確實有位管理能力足以勝任的人才,在適當時機來臨時給予機會呢?
過去,我經常勉勵及提醒同仁,要在平日隨時做好必要的準備,以便日後機會來臨時能夠及時掌握並有信心地承接。不然當機會來了,自己卻擔心個人能力不足而婉拒;或者勉強答應卻每天如坐針氈,瞬間壓力大得喘不過氣而突然發現以前所有工作都在掌握之中,但現在卻沒有一項有把握,甚至痛苦到不想再擔任主管或者影響整個團隊運作及職場氣氛!
夾心餅萌生去意
「到底被告知升任主管是件開心還是煩惱的消息?」這幾年我每次到企業內部講授TWI基層主管訓練或MTP中階主管才能訓練課程時,詢問學員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大致上有個共識便是「開心一天卻煩惱一輩子」!
開心的是因為自己的工作表現受到主管的肯定,且在實質所得上也會有所調高。但煩惱的是從來不知道該如何擔任「主管」這項職務,除了個人專業能力的表現外,是否就得以勝任這項職務實在也不知該如何評估?當然正式接任之後才發現有許多事項都不是可以輕易掌握,更不是靠自己努力便可以完成,所以煩惱就如同排山倒海般地接踵而來。
特別是基層主管的情形最為明顯,主要是因為許多人都是在此時第一次擔任主管的職務,過去只要個人辛勤做好每項任務即可,但現在還要督導其它人有好的表現,不幸的是大部份的人都不喜歡被管,偏偏主管又必須做這件「管人」的事。
以前輔導一家企業時,遇到一位剛被發布晉升令的專案成員,當我向他恭喜時非但未看到高興的表情,反倒是滿臉愁容地問我該如何是好?原因是過去接任主管職務的人,幾乎沒有人待超過3個月就自請離職,主要因素簡單來說就是不知如何同時滿足上級的目標,但又能與同仁相處融洽。結果夾在主管與部屬中間,必須面對目標達成的要求,又要面對過去人情的包袱,在這種雙重壓力且不知如何因應的情況下,當然表現不如預期,甚至連自己都喪失信心而掛冠求去。組織若不正視這個問題,一旦變成惡性循環,晉升就變成另類的「逼退」手段,對組織未來長遠發展一定會產生非常不良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