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的蛻變-嘉義縣中埔鄉的成長與躍升

日治時代嘉義由於木材業和製糖業很繁榮,曾吸引許多台北人至嘉義就業,1906年的一場地震侵襲,使得嘉義城垣全毀,日本當局乘機制定都市計畫,使得重建後的嘉義成為當時全亞洲最現代化的都市,工商業極為繁榮,更有著「全台第一華都」的稱謂。由於製材工業的需要,日本政府在嘉義大舉興建驛站及阿里山鐵道,嘉義成了一個繁華的林業城市,直到1960年代,阿里山林業資源耗竭,相關產業也隨之沒落。隨著林業的式微,阿里山山腳下的中埔鄉也從風華一時的舞台上退下,慢慢淡出人們的記憶。


平凡小鎮的翻身

相信對外縣市的人而言,中埔鄉是一座名不見經傳的小鎮,但在這個面積僅130平方公里的彈丸之地上,卻有著許多不平凡的光芒。

1960年代的中埔,伴隨著當地林業與菸草業的沒落,成了一座人口嚴重流失的鄉村小鎮。農民溫四郎先生鑒於中埔鄉位居八掌溪畔,有著適合菇類生長的高溫多濕生態環境,遂至日本帶回菌種自行培育,自此帶動眾多鄉民投入菇類栽培。食用菇類因具有高經濟價值,而成為世界不少國家目前積極發展的對象,亦有「白色黃金」之稱。目前中埔鄉栽植菇類面積廣達50餘公頃,年產值高達2.3億元,菇類產量佔全國市場的50%以上,也培育出當地獨特的「菇類文化」。

優越的地理條件,使中埔鄉蛻變為嘉義地區重要蔬果及菇類產地,從早期作為國產葡萄柚及食用菇類的發源地,至今日中埔鄉成為台灣最大的菇類、黑木耳及山藥產地,亦擁有全國評鑑第一的絲瓜產銷班、木瓜產銷班與台灣獨一無二的「黃金板栗」產銷班。


20年的歲月與家鄉的山林

永榮牧場是座坐落於中埔鄉的乳品公司,其所生產的「老爹鮮奶」為台灣第一家採用低溫殺菌方式製造而成的鮮乳。這項鮮奶低溫殺菌技術曾於1986年登上國際期刊「乳業科學雜誌(Journal of Dairy Science)」,是全台第一家登上國際期刊的非政府公司。

因為成功經營牧場鮮乳事業,使得場長曹榮旭先生的生活不虞匱乏,也讓他開始有時間,對於自己深愛的土地,做更長遠的思考。二十年前返鄉工作的曹先生,發現昔日成長的家園已面貌丕變,處處林立著檳榔樹,兒時景象已不復見,目睹此景的曹先生決心重新綠化這片大地。為了讓基地重生,曹場長先將自家8.3公頃的檳榔廢耕,再逐步收購附近檳榔園進行原生植物林復育,二十年來雖已投入近千萬元,但如今辛苦復育而成的生態園區已成為上百種自然生態的家園,不僅受到國內外媒體多次前來採訪,亦被教育部指定為全台中小學自然生態教育點。

曹榮旭的付出也喚起了當地的社區意識,越來越多人表達同樣願意提供土地一起加入生態復育的意願,社區老老少少開始動了起來,只為替自己的家鄉營造更好的環境。


改變的起點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戰敗國的日本經濟嚴重受創,故致力於城市的重建,當時政府把主要的資本集中在東京、大阪、神戶等大都市上,因而導致巨大的城鄉差距。1950至60年代,日本經濟高度成長,但農村卻因缺乏工作機會,造成青壯人口大量外流到城市,而呈現人口高齡化,生產力低落,甚至面臨社區瓦解的危機。1960年,美日簽訂安保條約,日本大學生擔心軍國主義再起,因而發起學生運動。學運沈寂之後,返鄉的學生們將這股熱情轉化為深耕故鄉的運動,希望藉此來改變故鄉現況。自此,以活化地域、重振農漁山村為目標的地方振興運動,便在各町村自發性地展開。

為了振興農村活力,日本陸續推動4次全國性的農村綜合性建設計畫,期望有效縮短城鄉差距。但是前3次由政府主導的政策,成效深受限制。

最近10年改由地方自治單位與居民自發性主導後,激起了居民的參與及熱情,意外獲得良好成效。借重日本經驗,嘉義縣中埔鄉決定以整合鄉內地方資源、帶動當地休閒旅遊等產業與經濟發展為目標,推動結合當地特色的地方振興運動。中埔鄉體認到日本地方振興運動其出發點是經濟:不只是要找到足以讓地方自傲的特產,也希望這些特產能為居民帶來財富。為此,中埔鄉公所及參與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地方產業發展計畫的21家當地業者,決定以打造「阿里山下的有機樂活村」為願景,以當地特產的菇類、山藥等健康蔬食為主軸,在嘉義縣政府及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地方產業發展基金」的補助下,展開「中埔鄉養生蔬食特色產業發展計畫」。

【完整內容請見《能力雜誌》2010年12月號,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