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轉設計大國 兒童文創當先鋒

中興新村是在政府推動「愛台12 大建設」計畫中,規劃發展成為「高等研究園區」,其中一部分將發展成為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看到中台灣在文創產業的發展前景與潛力,深耕南投草屯地區已長達20 餘年的兒童創意培訓業者橘子布著色公司總經理江希宜,以自身專長結合包括食品、餐飲、民宿、製瓦以及設計公司等8家在地業者,共同成立「兒童文創產業群聚」,並進一步結合中興新村的社區和環境,發展成為「中興兒童文化創意園區」,進行文創產業的橫向整合,藉由實現南投在地兒童的創意並將之商品化對外推廣,作為凝聚群聚向心力的指標,同時進一步將能量擴散到群聚內的成員,共同提升群聚內的產業規模。


甜美的記憶 凝聚群聚心動力  
江希宜說:「以前中興新村一向給予外界神秘的形象,但是在凍省之後,中興新村褪下了神秘的面紗,而更多的是親民的對外開放空間。」她進一步指出,台灣省政府在1956 年從台北市遷移到台灣南投縣南投市虎山山腳「營盤口」的中興新村辦公之後,中興新村就成為台灣戰後第一個新市鎮。而到了1957 年,中興新村更參仿英國倫敦「新市鎮」的創建模式設計建造,中興新村發展之初的面積約200公頃,是採取辦公與住宅合一建造而成的田園式行政社區,而當時中興新村更開台灣先例,建造雨水和污水道分流的下水道系統,擁有先進國家的生活環保標準。此外,中興新村房舍的整體規劃更是融入自然環境之中,具有大片的綠地、美麗的植栽和樹木,提供敦親睦鄰守望相助的環境,並容易培育強烈的社區意識。
江希宜進一步說明,仿造倫敦新市鎮所設計的中興新村,和許多台灣封閉性的社區設計不同的,是中興新村親民的設計除了容易整合住在內部居民的共識之外,更會吸引周遭的社區居民主動前往活動。而幾乎所有南投在地人的童年都是在中興新村度過的,目前中興新村不僅已成為中部地區觀光休閒及兒童遊樂場所,更保存了所有南投人成長的共同記憶。
因此,當江希宜向「兒童文創產業群聚」中的其他成員提出要結合中新興村的過往歷史,同時推動兒童創意產業,並進一步活化中新興村在地資產構想時,立刻獲得了其他成員的認同,而迅速的組織成「兒童文創產業群聚」,未來更朝擴展為「中興兒童文化創意園區」的方向邁進。


結合價值鏈 文創展商機
而之所以將產業群聚定位於「兒童文創產業群聚」,江希宜說明,除了中新興村豐富了南投人的兒時記憶之外,自東海美術系畢業後就長時間投入兒童創意教學工作的江希宜,目前不僅身兼中華民國兒童藝能發展協助理事長,也是美國全球藝術發展協會認證教師以及英國City&Guilds 認證藝術評審。她長期推動兒童美育,深知孩提時期是人一生中最具備創造力以及想像力的階段。
她表示,近年來政府推動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瓶頸之一即在於台灣的創意不夠,但說到創意。「沒有人的創意可以比得上小孩子,而孩童的創意更是極具原創性和潛力。」
因此她除了成立橘子布著色公司從事兒童美術教學之外,也成立創意商城,將創意商品化,目前已經有在包括新時代購物中心等大型賣場進行銷售,江希宜解釋說:「文創概念必須透過與商業價值鏈結合,轉化為商品之後,才具有「產業」的價值,更容易向外界推廣兒童的創意,同時達成能量的擴散。」
在江希宜的帶領下,「兒童文創產業群聚」有了產業群聚的靈魂,同時,江希宜也與同樣是南投在地鄉親的多家地方業者,包括:「小無敵書坊」、 「敏隆製瓦工廠」、「森田創意料理」、「萊德堡食品」、「茴香館」、「田心巫婆工房」、「禾田舍商行」以及「又是設計」等涵蓋食品、餐飲、民宿、製瓦以及設計公司等在地的業者共同參與「100 年度中小企業品質管理提升計畫」中的「產業群聚輔導」子計畫,希望透過標準化作業,充分運用兒童的創意並讓創意商品的來源多元化。
協助「兒童文創產業群聚」輔導計畫的中國生產力中心生活產業輔導組陳大振顧問表示,透過中小企業處出資168 萬元,以及群聚內成員各出資3 萬元,共同針對流程進行精實策略,不僅可以簡化「兒童文創產業群聚」針對將創意開發成商品多餘的程序,也可以降低成本的浪費。此外,透過活動展場以及場域的經營,讓兒童的創意有明確的展示空間,並且可以創造新的利潤來源;並導入資訊科技化的平台,使群聚內成員可以不受空間以及時間限制,全天候都可以上網留言並進行知識的分享;陳大振也因過往曾經協助輔導同樣是位於中台灣的「漫遊樂活日月潭群聚」以及推廣中餐的「中食產業群聚」 和位於台東的「台東鹿野高台樂活群聚 」得以運用這些現有群聚的資源,進行交叉聯合營運,為發展中的「中興兒童文化創意園區」注入新的創意元素。

【完整內容請見《能力雜誌》2012年1月號,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