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聯電子 走出黑暗山洞逆境求勝

2008年11月10日,溼冷的天氣籠罩台北市,位於信義區四段的宏遠證券7樓會議廳,正舉辦IC設計廠群聯電子法說會。董事長潘建成一身輕便,跳上台第一句話就是:「2008年,我們能活著就不錯了!」打開天窗說亮話,潘建成坦言,「景氣真的很不好」,面對台下的外資投信分析師、媒體質疑的眼光,潘建成只說,「我們已有重新再來的決心,明年的群聯一定會更好」。

帳面數字來看,2008年群聯營業額,達新台幣188億元,較2007年小跌14億元,減少6.9%,仍是百億俱樂部一員。然而,深入數據背後,2007年群聯毛利率守在10%以上,去年卻一路狂跌,最低點時只剩0.2%,第三季更出現本業虧損、只靠業外匯兌收入撐營收的窘境;且從2000年創立以來,原本營業額一路呈現3級跳:2004年40億元、2005年50億元、2007年超過200億元,負成長是第一回,這對習慣兩位數成長率的群聯,是一大打擊,更讓潘建成罕見地在法說會,喊出不排除「二次創業」的重話。

景氣風暴大起大落

不亞於矽谷的「車庫創業」傳奇,群聯電子在台灣工研院育成中心寫下「地下室創業」的篇章。來自馬來西亞的務農子弟,潘建成獨自來台念書,2000年和4位交大同學共同創立「群聯」電子—意指一群人聯合創立的公司,研發NAND Flash(儲存型快閃記憶體)控制IC與相關成品。白手起家的故事,甚至吸引媒體拍攝他的成長影片,在各界注目下,群聯也的確交出漂亮成績單。

群聯並非「純正」的IC設計公司,它不止設計NAND Flash控制IC,還進行垂直整合,轉投資封測廠、也賣記憶卡、隨身碟等模組成品,跳脫一般單純設計模式。5位25、6歲的年輕人,靠著創新研發腦袋和背水一戰的衝勁,2001年開發出全世界第一個USB控制單晶片,製造出全球第一支單晶片隨身碟Pen Drive,超強的成長爆發力搭上隨身碟風潮,群聯相繼吸引NAND Flash上游製造大廠東芝(Toshiba)、金士頓(Kingston)、海力士(Hynix)投資,成為重要股東與策略夥伴。

成立以來,每年都賺進超過一個股本的群聯,在2007年7月以698元的股價打敗聯發科,躍升IC設計股王寶座,倍增的年成長率優於同業,讓群聯成為新創企業的神話,當時33歲的潘建成,躍升最年輕的股王總經理。

2008年,對群聯來說,是更加戲劇性的一年。

自2008年下半年,金融海嘯席捲全世界,美國次貸危機、消費緊縮,嚴重影響消費者買氣,主要運用在消費性電子產品的NAND Flash供過於求、價格大崩盤。8Gb NAND Flash價格從2007年9月中約6.54美元,到2008年10月跌破2美元;16Gb NAND Flash的價格也從13.77美元跌破5美元,跌幅超過50%,「整個市場需求掉下來,價格似乎看不到底了,非常恐怖。」潘建成回想,搖搖頭說。群聯產品價格,一個月之內跌掉80%,加工後的成品售價比原料成本還低,股價也從218元直直落,最低還曾跌破50元,市值大縮水。

庫存是不可承受之重

不光是群聯,整個產業都面臨著嚴峻的考驗。潘建成形容,金融海嘯好像一場「流行性感冒」,無人倖免。加上為了展現「共體時艱」維護策略夥伴關係,群聯還忍痛吃下許多東芝的高價產品,價格狂跌,得承受更大的庫存成本壓力,讓外界對群聯的營運狀況產生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