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煉「人才學」 企業逆風取勢絕塵遠颺之要訣

當全球還壟罩在次貸風暴所帶來的經濟衰退、景氣蕭條之際,兩岸經濟腹地之大中華經濟圈的景氣領先指標─台灣股市以及上証指數,都已經在全球一片哀鴻遍野之際,旱地拔蔥般狂漲了五成有餘,使全球相信,兩岸將能領先全球景氣走出泥淖。

筆者認為「乘虛取勢」正是兩岸化全球危機為華人轉機的制勝寫照。歐美因為金融監理機制的付之闕如、與品格操守的蕩然無存,衍生了對金融體系的信任風險與道德懷疑,給了兩岸「敗部復活」的機會,然而我們是否還有能力「乘勝追擊」呢?關鍵的制勝能力又是什麼?哪些是企業必須迎頭趕上的作為?


綜觀歷史以「明道」

古代兵家與策士,總以圍棋對弈作為運籌帷幄、施展抱負之競局,其間勝負多重「取勢」。所謂「勢高則圍廣、勢卑則圍狹」,由今觀之,「勢」正是所謂「藍海策略」。兵聖孫武更以「因勢利導」之長策,在春秋時代立下「西破強楚、北威齊晉」之不朽豐碑。孫子兵法中特別強調「勢」之運用,書中名句:「善戰者也,求之於勢」、「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勢也」,由此可知「勢」絕對是戰局中勝兵先勝之重要關鍵。

若將此論點應用於企業今日之市場競局中,筆者尊先賢之智,認為商場崢嶸,必須倚仗大「勢」所趨。然而取勢、造勢之根基,首要必定在「人」。古代軍爭,講的是「君王」有識、「將相」有謀、「兵卒」有勇;戰國時代奠定秦滅六國一統江山局勢的關鍵,就在秦孝公嬴渠梁擁有放眼天下人才之胸懷,親自寫下檢討嬴氏先祖窮兵黷武的罪己詔,在窮弱的首都櫟陽,建起宏偉的「招賢樓」,向天下世子宣示,願意借重中原各國有志之士,在君國世襲的年代,願意昭告天下英才「共治」秦國、「共享」秦國,這是多麼謙卑且尊重的禮賢下士之舉。

而後,他慧眼獨具起用戰國時代的強權魏國一位飽讀法家經典的中庶子─公孫鞅,秦孝公盡其所能的掃除變法可能的障礙,甚至不惜罷黜親兄長嬴虔太子首傅的爵位,剷除秦國諸侯士族的反制實力,以全力協助公孫鞅《強秦九論》的實踐,結果在二十餘年的變法圖強中,開創了戰國時代絕無僅有公平賦稅、農耕授爵、軍功晉級、度量統一的太平盛世,最後封公孫鞅為商君,真正與嬴氏公室「共治」與「共享」秦國。

同時在受爵「大良造」兼領「上將軍」之時,秘密訓練了一支士氣高昂、戰無不勝之新軍,最後將秦國歷代所割讓列國之屬地盡數奪回,同時也完成了歷史上著名的「商鞅變法」之復國功業,此正是「君王」有識、「將相」有謀、「兵卒」有勇的最佳詮釋。今日商戰,憑藉的當然同樣是「領袖」有視野、「主管」有方略、「部屬」有專長,所以「人才學」絕對將成為企業強盛之長策與方略。


宏觀趨勢以「思變」

知名人力資源顧問公司萬寶華(Manpower)在「2008全球人才短缺調查」報告中,出現了出人意表的壞消息,台灣竟然高居全球「招募人才困難」國家的第六名,國內有高達51%的企業感嘆,能符合組織發展的人才非常難尋覓,分數甚至遠高於全球平均值31%甚多。

同時根據IMD的報告,台灣的「資深經理人國際化經驗」排名在全球第21位,大幅超越中國大陸的第44名,可見短期內台灣的專業人才仍然在大中華經濟圈炙手可熱;但距離排名第2名的新加坡、第3名的香港仍然存在大幅差距。此外,台灣對外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也不夠,在「能夠吸引外籍專業人才至本國工作的意願」調查項目中,台灣排名第26,居兩岸三地末位。

無獨有偶, 2008年IBM全球人力資產研究報告《The Global Human Capital Study 2008》中表示,全球有超過 75% 的人資主管,對於培養未來領袖的能力表示在意,亞太地區更以88%的高比率,勝出全球五大洲。報告中同時指出,全球化的經營趨勢及市場競爭之下,企業版圖的變遷及新的經營模式等多重因素,多必須仰賴企業所具備發展高適應性的工作力。

然而,為了因應變動的經營環境,卻只有14%的受訪企業相信,他們已經具備足夠高適應性工作力的專業人才。長年紮根在人才資產研究的美商惠悅企管公司,曾經在1999年針對北美進行人才資產效益指數(Human Capital Index)調查發現,企業若明顯改善人力資源制度與作為,將可使公司股價上漲30%;2000年針對歐洲企業的調查也同樣呈現,人才管理的投資將可為公司創造26%的經濟效益。

2001年在通訊與網路的泡沫破滅後,再度針對北美與歐洲進行持續性的調查,再次證明人才管理的投資,將對於長期股價增值比率分別為47%與89%;2002年首次針對亞洲12個國家、超過5百家上市公司進行調查,同樣發現優良的人才資源制度,能為股東帶來78.7%的股價上漲資本利得;調查排名在前25%之企業,過去5年股東報酬較市場的平均值高出107%。

筆者以為,現在業界非常盛行的管理術語「KPI」(key performance index)應該更正為重視Key Person's Intensive (KPI),例如:企業文化、高階主管之薪酬管理與領導典範、產品研發之能力、員工的學習成長意願、健全的人才培訓機制以及多元平衡之績效管理制度……等預測性與領先性指標,作為企業當下之核心提升要項。

細想,當大中華經濟圈挾著13億人口的市場,以及高居全球翹楚的外匯存底以及藏富於民的高儲蓄率,逆著金融海嘯而力爭上游,以引領全球產業,此時正面對著未來全球化市場再次復甦,龐大商機所引發的人才需求,「人才學」將絕對是企業領導逆風取勢的當務之急。

【完整精采內容,請參閱《能力雜誌》2009年5月號,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