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文高材生蹲低跳遠 帶領家族企業品牌路

還記得電影《穿著Prada 的惡魔》(The Devil Wears Prada) 中的一幕嗎?女主角安德莉亞進入新職場領域時,受到主管米蘭達的冷言奚落與資深人員的冷淡,百般委屈的跑去向同事奈吉哭訴。沒想到,奈吉卻非常不以為然的說:「妳要我給妳個擁抱,安慰妳並且一起痛罵米蘭達嗎?假如妳真的這麼不滿,那就辭職,沒有人強迫妳一定要忍受這份工作⋯⋯妳根本不喜歡妳的工作,也刻意讓自己置身事外,工作只是工作,只是用來交差,卻不肯用心融入。」這席話如同澆了一桶冷水,卻也讓女主角重新審視自己的心態與在公司的定位。
鑫興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業務經理蘇盈予與特助蘇彥璋進入家族企業的辛酸史其實不輸安德莉亞,然而從挫折中堅持「傳承」並「創新」就是支持他們一路走來的信念。

俄文系到機械業 傳承從「心」開始
由蘇盈予的父親蘇中德總經理白手起家一手創立的鑫興機械,從 1983 年開始就專營各種塑膠成型機之製造及銷售,機械科班出身、工程師起家的他,不同於一般塑膠射出廠的老闆多是黑手出生,肩負了許多射出廠機台電路及油路客製化工程,當時是台灣塑膠射出產業界知名的大師。因此,鑫興機械主要以技術主導,擁有很強的研發能量。
但是,大學畢業,毫無其他工作經驗的蘇盈予,進入鑫興機械就要擔任生管採購工作;以前學的是俄文、輔修廣告,現在要看懂機械圖、學會熱處理與機械加工等專業;不會講台語也不了解工程語言,卻要和公司的師傅還有研發工程師溝通;身為女性,要破除在這一行被認為相對弱勢且沒有說服力的形象。蘇盈予表示,如同多數的二代子女,剛開始她不是很願意接管家中事業,「你一定很難想像,那時候我壓力大到每天開車從台北到桃園上班的路上就開始掉眼淚,自己都可憐自己。」
因為不具有專業背景,開會的時候,蘇盈予常聽不懂大家討論的事情而打瞌睡,然後被父親當頭棒喝叫醒罵一頓;白天要和廠商、客戶溝通並身兼卡車司機親自送貨,晚上則必須與研發工程師學看機械設計圖,進行專業討論。「那段時間真的很辛苦,甚至有陣子我會因為壓力太大出現過度換氣症候群,在公司和員工溝通的時候突然昏倒。不過,就像我一開始所說的,接受或排斥取決於心,當我發自內心自願融入公司、做好這份工作的時候,就不再自憐或抱怨,也驚覺自己開始由內而外改變面對工作態度。」
「剛進公司的時候,和廠內的師傅溝通,因為台語不靈光,又不懂機械專業,跟催師傅工作進度問不出交期。最後師傅只丟下一句:跟你說也不懂。」蘇盈予說,當時的她又急又氣,內心跳出的台詞是──我也是老闆,你怎麼可以這樣對我?然後轉身走出廠房就哭了,充滿不被尊重的委屈與「叫不動人」的無力感。
不過,一個轉念與心態的調整,卻改變了她的做法,「當時我負責生管工作,讓現場的人做事是我的工作。而且,身為企業第二代,老員工看待你多少會覺得這個門外漢憑什麼坐這個位置?因此,我想要做到讓他們『忘記我是誰』,開始肯定我的專業。」蘇盈予說,就是一個念頭的轉換,讓她停下離開的腳步與眼淚,放下委屈與不平,回頭走進廠內和師傅重新溝通。
從「心」開始而重新開始,讓蘇盈予漸漸步上事業軌道,雖然難熬,不過這一段從抗拒到接受,從一無所知到專業精進的日子,卻成為她日後管理員工與帶人的最佳利器,「因為經歷過這些挑戰,我比較具有同理心,能理解員工面臨困難的心情,該如何協助他們學習或調整工作心態,也懂得用人要用其『長處』。」

一步一腳印 沒有接班時間表
相對於蘇盈予,鑫興機械的特助,也是她的弟弟蘇彥璋或許幸運一些,退伍後即與軍中個性相投的同袍一起加入公司,他笑說,「可能是因為我本身主修機械與電子商務,還有姐姐與公司同仁協助,不論是心境或專業上都有準備。」不過,蘇彥璋也坦言,雖然具備相關科系的專業,但是在學校習得理論卻沒有實際看到機器與製程,直到進入公司才懂得結合理論知識與實務,初期跟隨父親蘇中德在中國大陸歷練,經歷辛苦的學習過程,但也打下良好的基礎。
蘇彥璋表示,父親是老師傅,研發重視每個細節,處處用心,研發出來的機台到20年後還有業界在使用。但他深切感受到全球市場競爭激烈,現代客戶已不再期待機台能用20 年,而是希望迅速開發出新型機以承接訂單,所以他一方面承襲父親的研發技術為本,精益求精,開發出走在產業前端的機台;另一方面,也利用槓桿原理,直接購入部份技術系統進行新機開發,以快速發展出客製化需求的機台。傳承父親技術的蘇彥璋加入鑫興機械,等於為研發後勤部隊增加了實力。
蘇彥璋笑說,「我敢說進鑫興機械磨練3、5 年抵外面的工作7、8 年的經驗。」蘇盈予也補充說明,因為基層的實務經驗可以了解整個公司的運作情況,以她自己為例,從生管工作開始了解製程,才發覺當中的基本功並不容易,必須穩紮穩打,也激發自己不輕言放棄轉行的信念;開始接觸客戶之後,才知道業務行銷的重要性,「其實我們姊弟倆加入鑫興機械,都沒有明確的時間點或是所謂接班時間表,就是一步一腳印從基層開始接觸公司業務,漸漸對本業工作產生熱情,最後才思考如何轉型升級。因為我們是所謂的第二代,自然而然在做事的時候會比一般員工多想一點。」

【完整內容請見《能力雜誌》2013年5月號,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