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住宅 - 人人可負擔

台灣的人口老化速度,世界第一,
台北市購屋難度,世界第一,
我們的增溫速度,高於世界平均值三倍…
新型態的「家」應運而生,這些住宅的設計思考,能夠解決哪些問題、為家創造什麼樣的全新可能?
高房價、居住空間擁擠等因素,使得微型住宅的設計概念在全球興起,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發揮最大的效益成為設計師最重要的考量。

什麼,空間要更小?
紐約My Micro NY計畫



2013年一項人口調查,大約一半的紐約人都是單身,紐約市高額的租金對單身者來說是不可承受之重。人口統計學家預測,2040 年前紐約市將再增加100萬以上居民,龐大的人口如何生活在有限的都市空間?

nARCHITECTS建築設計公司提出My Micro NY計畫,規劃建造微型建築,針對紐約市高房價、人口稠密、單身者眾多的特性出發,建造空間較小但居住品質不打折的微型公寓。



居住空間縮小換來的是什麼?nARCHITECTS的建築師 Mimi Hoang回答:「陽光和空氣」。微型公寓採用面積更大、高度更高的窗戶,戶外的景色一覽無遺,「當你打開窗戶,你能感覺到和街上還有社區連結在一起。」

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