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旅行家】工作倦怠症是荷蘭職業疾病No.1

cover.45.jpg

你可能會驚訝像荷蘭這樣工作、勞工福利、社會福利制度完善的國家,還藏有許多因工作壓力而產生的倦怠症?「你累了嗎?喝了再上!」這句數十年前的廣告詞,道盡上班族心聲。無論是在荷蘭或台灣,因工作倦怠而發生的意外從未間斷,是社會應該重視的問題。

「工作倦怠症」是荷蘭職業病No.1
工作倦怠症(Occupational Burnout Syndrome)英文簡稱Burnout,由美國心理學家Herbert Freudenberger於70年代提出,根據荷蘭中央統計局的報告,工作倦怠症是荷蘭第一名職業相關的疾病。

從2007起,荷蘭Burnout人數逐年攀升,直到2014年間總計有14%的勞工有此病症,約有5%的勞工因此在家休養,每七人中就有一位勞工過勞,因工作倦怠症請假缺席的日數高達242天,造成約1.8兆歐元的損失。



工作倦怠症最早反映在心理狀態
工作倦怠症源於過多的壓力以及自我奉獻,早期常見於醫生護士,近年因工作環境、社會趨勢變化,工作倦怠症的患者已不限於醫療界。

主要症狀為:
因極度疲倦而造成情感上、精神上、及生理上的疲勞及衰竭。
患者有極大的無助感且覺得自己被掏空、喪失期待、憤世嫉俗、對週遭提不起興趣以致無法勝任工作。
起因大致始於以下三方面:

*工作環境:沒人認同或讚美、不明的工作指派、一成不變的工作內容、在高壓或混亂環境中工作。

*生活方式:工作佔去大部份時間,沒有機會放鬆、缺乏親密可以協助的親朋好友、工作或家庭責任太多、缺乏睡眠。

*個性使然:完美主義者、悲觀、對於工作有高度控制慾,無法將工作委託給其他人、使命必達的個性。
H先生是一位醫院經理,半年來持續右手臂痠痛,起初以為是常見的「滑鼠手」,但嘗試改善工作與運動習慣後卻不見改善,H走投無路下決定向家醫尋求協助。

經歷各種檢查,H始終沒有找到病因,家醫最後讓H轉做物理治療,推測是因姿勢不良而造成手臂痠痛。誰知道物理治療師的一個問題「你累了嗎?」讓H情緒潰堤,原來H是受苦於工作壓力(初期的工作倦怠症)而造成生理性影響。之後心理諮商師協助H在高壓環境下更有技巧地做決定,並尋找管道讓身心放鬆,至此H先生的心理狀態變得穩定,H的手臂也在物理治療下恢復健康。

專門診所治療工作倦怠症
工作倦怠症的症狀反映在心理、生理以及精神狀態,不管是從哪個方面引發症狀,在荷蘭都要先由第一線醫療人員--家醫(General practitioner, GP)進行診斷,並照不同的狀況將病人轉診介紹到專門診所。



2014年起荷蘭政府撥款補助家醫參與心理治療訓練,此後家醫也可就近協助有輕微心理問題的病人。症狀輕者可由家醫和心理諮商師直接協助,重症者則須轉介到更專門的診所(primary or secondary mental healthcare)。如果病人希望匿名也可以利用網路諮詢(e-health)。

社會應認真看待「累」的影響力
根據Trimbos Institute統計,約43%的荷蘭勞工因為心理健康問題而長期請假,這也促進荷蘭政府提供健全的心理諮商治療,除為了讓勞工早日恢復健康回到職場;另方面也基於公共安全考量,希望降低因工作倦怠症產生心理壓力,或是憂鬱症而導致工作上的失誤機率。2015年德國機師因憂鬱症自殺所造成的空難,或是像台灣近期因超時工作所引起的交通意外事故都是實例。

反觀台灣在高工時、過勞的工作環境中,又存在著多少工作倦怠的隱形炸彈?加上台灣社會普遍沒有心理治療,並視心理諮商為精神治療的觀念,勞工的心理、生理健康狀況是否獲得重視實為隱憂。此外,獨力背負著長照壓力的許多家庭,更是工作倦怠症的病兆溫床。

至此,你仍然認為工作倦怠症只要透過旅行或吃喝玩樂就能治癒?你仍然相信工作倦怠症只是一時高度負能量的集結,明天會更好?如果一個家庭的支持僅只來自於一個人的勞動力,那麼我們更應該重視工作倦怠症產生的問題,別讓一個倒下去的人,成為整個社會更高的負擔。

*本文收錄於英語島English Island 2017年8月號